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1月第18卷第1期 24赵旭,范英昌,杜云.丹酚酸B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 munieations,2008,29(12):l113—1122. ·95· 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 2008,25(1):63—65. 33吴二兵,吴芹,黄燮南,等.钩藤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会通讯,2002,19 (1):49. 25郝宪恩,王鑫国,李楠,等.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l临床,2004,20(1):7—9. 26 Yongqiu Zheng,JiarLxun Liu,Jannong Wang,et 1.Efafects of erocin 34余万桂,张恒文,杨涛,等.莲心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3):23— 25. OI1 repeffusion—-induced oxidative/nitrative injury to cerebral mieroves·· sels after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J].Brain Research,2007, 1138·86~94. 35张硕峰,贾占红,吴金英,等.银杏内酯B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 血的保护作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4):229— 27 Cengiz N,Colakoglu N,Kavakli A,et a1.Efects of cafeic acid phen— 231. ethyl ester on cerebral cortex:structural changes resulting from middle 36韦登明,廖异平,王琳,等.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 reperfusion[J].Clinical Neuropathol,2007, 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 26(2):80—84. 15—18. 28曲友直,高国栋,赵振伟,等.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37黄信全,王从平,陈开广,等.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 Be1—2和Fas—L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 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6):3082—3083. 2007,14(2):l18一l19. 29胡跃强,胡国恒,肖波,等.川芎嗪干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 38 Changmu Chen,Shing—Hwa Liu,Shodyn Linshiau.Honokid,a 鼠脑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动态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 neuropmtectant against mouse cerebral isehaemia,mediated by preset- 2005,9(25):149—151. ring Na+,K+一ATPase activity and mitcohondfila functions[J]. 30姜炎,牛延良,晁志文.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NF—KB的影 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Toxicology,2007。101(2):108 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3):501—502. —1l6. 31 李静,马兰,潘悦.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 39 凌婧,邓文龙,张杰,等.川芎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 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6):445—446. ICAM一1、血浆TNF—a及ET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 32 Haitong Wan,Huiyuan Zhu,Mei,et a1.Protective effcet of chuanx— 2008,24(4):32—3 4. iongzine—puerarin in a rat model of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 (收稿日期:2009—1l一23) clusion—indue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1.Nuclear Medieine Com. ·读者·作者·编者· 【编者按】 医学论文是以医药科学及其与之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与临床观察或现场调查后, 将所得到的直接材料经过归纳分析、统计学处理等一系列加工后写成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文章。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由于 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论文的写作也有其惯用格式和特点。在这一期我们将为您介绍医学论文如何进行分类,各种类型的论文写作 又有什么要求。 医学论文的分类(一) 医学论文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按论文资料来源、写作目的、医学学科及课题的性质、研究内容及资料内容、论文的体裁等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论文资料来源分类 根据医学论文使用资料的来源,通常将论文分为原著和编著两大类。 1、原著论文又称原始论文,即著作的原本,是作者经过具体选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 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其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历报告、病历讨论;也可以是医学理论上的 创新见解和新的科研成果;还可以是某种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与实际所取得的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原著论文既是具体单位和个人科研水平的重要 标志,又是医学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某些假说和观点的主要载体。它的主要形式又论著、短篇报道(如病例报告、技术革新成果、经验介绍)等。 医学期刊杂志主要由原著论文组成。原著论文应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及新的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推动医学科学向前发展。 2、编著论文其主要内容来源于已发表的资料,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结合作者个人的部分研究资料和经验,把来自多种 渠道的、分散的、无系统的、重复的甚至矛盾的资料,按照个人的观点和体系编排起来,使读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专题 的发展水平及进展情况。医学期刊杂志中的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多属于编著之列。 编著性论著内容虽不完全使笔者亲身所做的研究,但它充满着新观点、新见解、新设想、新资料。它为原著性论文提供大量最新信息,使医 学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完整化和理论化,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