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2期 2007年2月 机 电 工 程 Vo1.24 No.2 Feb.2007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GAZINE 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童秀瑾 ,那文波。 (1.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93;2.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结合传统PID控制原理、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及预测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控 制器结构。给出了在线调整PID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 PID控制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线性预测;比例积分微分 中图分类号:TP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51(2007)02—0062—04 Neural network.fuzzy PID control based on linear prediction model T0NG Xiu.iin .NA Wen_bo (1.College of Optical&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niversity f o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rt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2.College of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theory、neural network、fuzzy control and prediction control technique, a new structure of controller was presented,the method was designed,which PID parameter can be adjusted online,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neural network—fuzzy PID control owns good robustness, Key words:fuzzy control;neural network;linear prediction:proportional—integral—diferential(PID) 0前言 实现模糊推理,是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性结合的常 用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在传统控制 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中加入逻辑、推理和启发式知识的重要性,把传统控 制理论与模糊控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 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人的控制知识对复杂系统进 行智能化控制,逐渐形成了智能控制理论的较完整 的体系。模糊逻辑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都是智能 控制的重要方法,两者虽然在概念、内涵上有着明 显的不同,但都是为了处理由实际系统中的不确 图1 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结构 定性和不精确性等引起的、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 控制的问题…。 本研究将两者有机结合,融合各自的优点,得到 了性能更好的控制器 。 控制器由3个部分组成:①传统PID控制器,直 接对被控对象进行闭环控制,并且3个参数 、 ,、 为在线整定式;②模糊化模块,对系统的状态变 1控制器组成结构 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模糊推理相当于对一种输 入/输出关系的映射,输入为前提(误差E、E的变化 量进行模糊量化和归一化处理,利用模糊控制的鲁棒 性和非线性控制作用,对神经网络(NN)的输入进行 预处理,避免了在NN的活化函数采用Sigmoid函数 时,由于直接输入量过大而导致输出饱和;③神经网 络(NN),用于表示模糊规则,经过神经网络的学习, 以加权系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规则的产生就转化为 率AE等模糊量),输出经非模糊化后即为推理的结 果输出。利用神经网络任意映射函数的映射功能而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童秀瑾(1979一),女,浙江江山人,主要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童秀瑾,等: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加权系数初值的确定和修改;④预测模型,用于建 立被控对象的预测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所计算的预 测输出来取代预测输出的实测值。 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 使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状态对应于PID控制器的3 个可调参数 、 ,、 。,通过神经网络的自身学习、 加权系数调整,使其稳定状态对应于某种最优控制 律下的PID控制器参数 J。 1.1 传统PID控制器 经典增量式数字PID的控制算式为: u(k)=u(k一1)+ [e(k)一e(k一1)]+ K,e(k)+ 。[e(k)一2e(k一1)+e(k一2)] (1) 式中 K 、K,、K。一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将 、 ,、 。视为依赖于系统运行状态的可调 系数时,可将式(1)描述为: u(k)= u(k一1), P, ,,KD,e(k),e(k一1), e(k一2)] (2) 式中 ・]一与 、 ,、K 、u(k一1)、Y(k)等有关 的非线性函数,可以用BP神经网络(NN),通过训练 和学习来找到一个最佳控制规律。 1.2 模糊化模块 模糊化模块的功能是对系统状态变量{e(k)} 进行“归档”模糊量化、归一化处理。本研究采用“归 档模糊化”,通过计算e(k)/r(k),将系统误差e(k) =r(k)一Y(k)归一化,并将其在闭区问[0,1]内分 成若干等级,完成“归档”模糊量化, 5sgn(e) l e/r l ≥0.8 4sgn(e) l e/r l ≥0.5 E= 3sgn(e) l e/r l  e/r l ㈩ 2sgn(e) l1 sgn(e) l e/r l ≥0.03 0 l e/r l <0.03 式中 E一系统误差的模糊论域,再乘以一个缩减 系数,可调至0~1的数量级,即将误差e(k)转化成 “概念”值,送给神经网络(NN)。 1.3 BP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有 个输 入节点、Q个隐层节点、3个输出节点。输入节点对应 经模糊量化处理后的系统状态变量。输出节点分别 对应PID控制器的3个可调参数 K,、 。由于 K,、 。不能为负值,输出层神经元的活化函数取 非负的Sigmoid函数,而隐含层神经元的活化函数 可取正负对称的Sigmoid函数 ’ 。 隐含层 输入层扭}一 墨输出层 KD 图2 BP神经网络 由图2可见,BP神经网络NN的输入为 。0  1 )( 0,1,… l(J 一 4) 式中 输入变量的个数 取决于被控系统的复杂 程度。网络的隐含层输入/输出为: , ̄etl ( )=∑ ( ) 。 ( ):,[ e ( )] ( :0,1,…,Q一1)(5) 。(J2 ( ) 1 式中 一隐含层加权系数; 一阈值, = ;f[・]一活化函数, ・]=tanh( );上角标(1)、 (2)、(3)一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 最后,J网络输出层的输入/输出为: Q netl”( )=∑ 3)0 ) 0 ”( )=g[net ( )] (1=0,1,2) 0 (k);K (6) 0 ( );K, o ( );K。 式中 一输出层加权系数; 一阈值, = 0 ;g[・]一活化函数,g[・]=(1/2)[1+tanh( )]。 取性能指标函数为 .,。=÷[Y (k+1)一Y(k+1)] =了1 z (k+1)(7) 以最速下降法修正网络的加权系数,即按.,对加权 系数的负梯度方向搜索调整,并附加一个使搜索快 速收敛全局极小的惯性项,则有: Atol, ( +1)=一’7 + △ )(8) 式中 一惯性系数; 一学习速率。 旦一 . ( ±1 2. 兰( 2. 一3y(k+1) u( ) oj ( ) . ()k  由于 未知,则采用预测输出 ( +1)代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4・ 机 电 丁 程 第24卷 ),(.j}+1)。 1.4 线性预测模型 设被控对象可用下面的线性模型来描述: ( 一 )Y(.j})=Z-dB( ‘ )Ⅱ(.j})+ (.j}) (10) 式中 Y(.j})、u(.j})一系统的输出和控制输入信号; (.j})一均值为0的同分布随机干扰;cf一系统 滞后,d≥1。 A( )=1+∑ B( )=∑b z 系数n ,6 为未知或慢时变。 由式(10)可得辨识方程: Y(.j})= (J}一1)0+ (.j}) (1 1 a) 式中 (.j}一1)=[一Y(J}一1),一 (.j}一2),A,一Y(.j} 一n ),Ⅱ(.j}一d),Ⅱ(.j}一d一1),A,Ⅱ(.j}一d—n )] 0=[n。,n2,A,A 6。,6。,A b] 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出参数矢量0,一步预 报输出可由下式计算: 日(J})=日( 一1)+K( )[),( )一 ( 一1)日( 一1)] 拦 } P( )=[,一K( )妒 ( 一1)]P( 一1) ・J (1 1b) 即可得如下的一步预报输出: 夕(.j}+1)= (.j})0(.j}) (12) 由式(1)求得: f, ( ) o (J}) ( ) ooi (J}) (1 3) ( ) 0 (J}) 可得BP神经网络(NN)输出层的加权系数 △ :”( 十1)= 6j oi! ( )+ △ ( ) … × × × (14) ¨ , 0I托) g [netl (J})] (1=0,1,2) 依据上述推算办法,得隐含层加权系数: 式中 l/ [・]=[1一 ( )]/2; [-]=g( )[1一g( )]。 2 仿真结果及分析 lI =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被控 ,}、i对象的近似数学模型为: 一 e ( c = +u c 一 一 1 、 n(.j})=1.2(1—0.8e‘。¨) 神经网络的结构选4-5—3,学习速率为0.28,惯性 系数为0.04,加权系数初始值取区间[一0.5,0.5]上 的随机数。 输入信号为:r (.j})=sin(2err) 其仿真结果,如图2,图3所示。 0 6 加! 一0,8 —1 0 图2正弦跟踪曲线 0.35 0.20 0 l 5 l八 : △ 0.8 0 7 0 6 0 1 2 3 4 5 6 O 30 t/s 0 28 O 26 0.24 \厂、九』 \ O 22 1 2 3 4 f/s 图3参数自整定曲线 由仿真结果町以看出,PID控制器自整定参数 随着输入参考信号的变化,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而 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3结束语 本研究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PID控制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神经网络模糊PID 控制结构。该结构根据输入参考信号的变化来自动 调整其加权参数及PID参数,免去了人工调整时存在 的种种困难。因此,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与预 测控制结合,是一种很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下转第73页) II  k  一 2 e ( k I、 一  + e /L 一 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赵亮,等:基于DSP平台的微型UAV视觉系统 的图像识别功能并结合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向飞行控 制系统提供飞行参量,完成微型UAV的自主降落。 参考文献 SRIKANTH S,JAMES F M,GAURAV S S.Visually— Guided Landing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J],R0一 图4微型UAV识别到图标的效果图 botics and Automation,2003,(12):371—381. 5 结束语 [2] 谷El庆治.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篇[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2. 本研究采用基于DSP平台的构建方式实现了微 [3] 孙亦南,刘伟军,王越超,等.一种用于圆检测的改进 型UAV机上视觉系统的实时识别功能。但此视觉系 Hough变换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 统目前还只是整个微型UAV系统中一个相对孤立的 (2O):35—37. 组成部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将是利用视觉系统 [编辑:罗向阳] (上接第69页) 参考文献: 械设计与制造,2006,44(2):79—81. [1] CHIN C H.Feature—based process planning and automat— [3] 杨德先,游志成,易长松,等.复杂电力系统综合实验 ic numerical control part programming[D].Department 培训系统的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 of Computer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Utah,1997. 68—71. [2] 龚敏,陈友东.数控技术及开放式数控系统[J].机 [编辑:李辉] 《机电工程》杂志2006年编委会会议在杭州召开 浙江《机电工程》杂志社2006年编辑委员会会议于近 础上。提出了2007年的工作任务。 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枝区召开。杂志社编委会主任、浙江大学 杂志编委会主任、浙江大学常务副陈子辰教授 常务副陈子展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就杂志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明确办刊 杂志社赵群社长主持会议,他首先代表杂志社作了关于 方向;二是要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三是要加强编辑部自身 《机电工程》杂志社2006年运行情况的通报:在过去的2006 建设。 年里,《机电工程》杂志抓住各种有利条件与机遇,加大编辑 会上,浙江大学唐任仲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计时鸣教授、 部管理与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成绩。2006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云电教授等十余位编委就杂志社的进 全年来稿量、发稿量、发行量、盈利水平均创历史新高。杂志 一步发展壮大、进入核心期刊、争取EI收录提出了宝贵意 社网站顺利开通,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继续位居全国机 见,为杂志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械仪表类期刊前列,本刊荣获2005~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 通过本次会议,增进了杂志社编委会各成员之间的信息 科技期刊奖。 交流,促进了杂志社更加完善的发展,相信《机电工程》在 随后,赵群社长在肯定了杂志社2006年工作成绩的基 2007年将迈上新的台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