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外贸出口发展及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
义乌外贸出口发展及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 【内容摘要】 义乌外贸出口发展及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义乌外贸历史很长,但长期扮演土特农副产品的出口供应地角色,
一、义乌外贸出口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外贸出口总额稳定增长,
2、外贸出口商品种类繁多,我国海关把出口商品分成22个大类和99个小类,
3、外贸出口市场广阔,2004年义乌商品出口到182个国家和地区,xx年回落到160个,xx年又增加到178个,xx年又小幅回落到177个,
4、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义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经营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表12004-xx年按所有制区分的外贸经营主体出口额比例表,
5、出口产业聚集,
6、对本地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中西部地区的贡献大。
义乌外贸出口发展及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 义乌外贸历史很长,但长期扮演土特农副产品的出口供应地角色。19世纪末,义乌已有对外贸易,清朝光绪年间有金华火腿出口的记载,中华初期,义乌出口货物以传统土特产品为主,主要商品为火
第 1 页 共 5 页
腿、桐油、南枣、毛猪、猪鬃及萤石等。19年义乌第一家“合资”企业批建,1990年开始有自营出口。1994年义乌第一家外贸流通企业成立,从此以后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开始增加,外贸出口总额有一定的增长。19世纪90年代末期,小商品出口开始兴旺。21世纪初,来自中东、东亚、欧美大批外商长驻义乌直接开展小商品采购,境外企业驻义乌商务机构越来越多地设立起来,开展业务联络、产品介绍、技术交流等活动。同期,众多外地进出口公司来义乌设立办事处采购进货,从而形成了外贸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和外地进出口公司等共做外贸的大格局。
一、义乌外贸出口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外贸出口总额稳定增长2004-xx年,义乌外贸出口总额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
2、95%,高于同期义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其年均增长率为1
5、78%,而低于同期全国和浙江省出口总额年增长率,全国2 9、18%,浙江3
2、63%。2004年义乌外贸出口总额为 9、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
8、03%,xx年10、92亿美元,增长2 6、1%,xx年1 3、41亿美元,增长2 2、8%,xx年1
第 2 页 共 5 页
6、7亿美元,增长2 4、87%。
2、外贸出口商品种类繁多 我国海关把出口商品分成22个大类和99个小类。统计资料显示,xx年义乌出口商品19个大类72个小类,xx年出口商品18个大类69个小类。
3、外贸出口市场广阔2004年义乌商品出口到182个国家和地区,xx年回落到160个,xx年又增加到178个,xx年又小幅回落到177个。对欧洲与亚洲的出口超过其他各洲,2004-xx年对欧洲和亚洲的出口基本上平起平坐,2004年出口亚洲
3、15亿美元,欧洲
2、53亿美元,xx年出口亚洲 3、47亿美元,欧洲
3、53亿美元,xx年出口亚洲 4、22亿美元,欧洲
4、10亿美元,xx年出口亚洲 5、14亿美元,欧洲 5、19亿美元。
4、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 义乌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经营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而且义乌民营企业出口不断增加,在全市出口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且有超过国有、“三资”企业出口额的趋势(表1)。
第 3 页 共 5 页
表12004-xx年按所有制区分的外贸经营主体出口额比例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民营企业 出口额 占全市出口总额比例 国有、“三资”企业出口额 占全市出口 总额比例2004293743
4、2%565156 5、8% xx474104 3、4%618305 6、6%
xx66850%66850% 注:本表数据来自义乌统计网。 5、出口产业聚集 义乌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县,改革开发以来,小商品批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实行“以贸促工,贸工联动”的策略,通过贸易促进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的诞生,形成了纺织、服装、工艺品、印刷、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优势行业,这优势行业的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义乌的出口提供了重要平台。小商品市场和工业与超过万人的常住外商相结合,使得义乌外贸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外贸管理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在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征途上,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义乌外贸出口发展不仅带动了义乌市以至周边地区小商品产业的集聚发展,而且在金华、台州、衢州和丽水等地区形成了以义乌为中心的小商品产业带。
第 4 页 共 5 页
6、对本地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及全国的中西部地区的贡献大 义乌外贸出口的发展对本地区财政收入的贡献大,对浙江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就业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