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 文I化I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陈燕梅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用人单 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 注。一直以来E大学当作改变孩子和家庭命运,所 以有些家庭不惜顷曳听有。而现实的就业状况无 疑打破了他们的梦想,这就必然产生了家庭与社 会的矛盾。大学生既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也 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希望。因此,大学生就业难 具有严重的不利后果。 1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进 众化阶段。而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的急剧增 加,进一步加剧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问题 已不单纯涉及毕业生的个人未来发展前景,而是 关系到就业市场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 调发展。进入十一世纪,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动 各级各部门还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如在税收 力的市场化配置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全球经济—体 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等,再次,还要鼓励大 化的影响。现在,我们在全球性经济交往中劳动力 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低廉的优势已经达到了—定的限度。优化产业结 和创业。 构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才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 33进行高等教育和专业设置改革 根本途径。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但阻碍了经济 国家要适当缩减教学型大学,发展高等职业 的发展还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院校,对于提高国家产业经济的竞争力,进而对于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首 高考学生分流和缓解就业压力无疑具有非常重要 先是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经济发展 的意义。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市场需求 水平当然提高;其次是产业结构,如果将给定的生 来设置和确定培养模式,尽量使每—个毕业生某 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重新分配到附加值 面的专业较为突出。通过财政支持方式, 比较高的产业,经济水平也会提高;再次,在给定 提倡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毕 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的 业生技能,使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惟一动因就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行业发展极不 34调整国家产业结构布局 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 平衡。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 国民经济要稳定快速增长,必须从改变经济 事情。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 优势的想法已经过时。这种把国家作为世界廉价 增长的依赖方式人手,在具体产业的调整上, 就业率始终只有7o%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却 产品的加工厂推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后果是:附 要由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型经济转变,发展以 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加值高的产业发展不足,大量—N—,Ik没有自己的核 自主的科技研发为核心力量的自主型经济体系。 只有l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 心技术,企业较少投资于技术研发,大学生、研究 这样,我们的经济增长与对大学生劳动者的需求 的3倍。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03年是中国高校 生等—些高素质求职者无业可就。 就紧密统一起来了,作为企业物质产品生产力量 扩招的第—个毕业生高峰期,全国高校毕业生将 23就业环境不尽人意 的初、中级劳动者和主要承担基础科学以及尖端 从2002年145万增至212万,2Oo7年全国普通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已形成一种趋向,越 科学的研究任务的大学生研究生劳动者就能够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oo6年增加82 是人才饱和的东部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前去择业 尽其才。 万,同比增幅达19.9%。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 的就越多,反之,越是急需人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 35扩大就业渠道 了,但就业结构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矛盾的 区越难招到人才。这种状况的出现,许多^t^为大 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现象。从地区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 学生就业观念和对自身的定位存在偏差,只是一 可通过加大在直接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 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高职高 厢情愿地盯着大城市和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不 的支出,增加对社会产品的需求以刺激相关行业 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 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不 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大力发展 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是说这些地方没有制定吸引人才的,而在于 经济,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 —而—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近年来我国大学 落后的用人环境和氛围。几乎所有单位招揽人才 根本E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时都打着”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口号, 3.6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宏观目标和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但真正操作和执行起来却往往大打折扣。即使领 公共体系 了解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之后,有必要对大 导雷厉风行,但没有下面职能部门的认可和周围 将大学生纳入以就业为核心来构建的公共 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 同事的肯定,那些满怀理想血气方刚的大学生研 体系之中,并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宏观目 究生们必然会面临比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更多的无 标和考核各级政绩的主要指标,把劳动力资 2.1高等教育和专业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 形羁绊。与这种“劣胜优汰、假币驱逐良币”的用人 源的开发利用列入经济规划和预算中。各级 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 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企业和跨过公司的用 还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就 级工人的初中、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 人和选拔机制。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最后 业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户籍管理制度、 无减。这说明,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量接 被他们的高薪和优越的发展空间吸引去了。 人事档案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引导更多的大 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学生走向非公经济单位、走向中小企业、走向艰苦 业的尴尬局面。这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在职业技能  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 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方面对注重理论学习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 作用的结果,需要、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 参考文献 来为他们毕业后的生存创造—些条件。但我们绝 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11唐钧.适应竞争现实.做好就业准备 当代青年 大多数院校并没有这个能力。在欧美—些发达国 3.1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研究.2000(5). 陈呈频.论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适应问题m华 家,学生上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职业技能,就连学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 业期望值。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殳有足够的岗位 东经济管理,2003(3). 士、硕士、博士在就业前都要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 3惭守建.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在哪里叨_中国青年研 求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我们在管理部门几乎无岗 供大学生占据,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 【可就而学生又缺乏职业技能的情 F,学生毕业 过高,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同时要努力 究,2004,(1’). 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校时既 141张利民.大学生创业:成功道路的选择叨.中国青 即失业也就顺理成章了。可见,进行高校教育 改革、明确高校的层次及其培养人才的不同方式, 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也要不断参加社会实践,提 年研究,2004, -36_46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 高自身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程鹏 22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3.2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l4o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