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控 部 培 训 试 题
一、填空题。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四大要素是(相互沟通)、(体系管理)、(前提方案)、(HACCP
计划)。
2.与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应(识别)、(评价)、(控制)。 3.国家标准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
4.确定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要考虑(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产品的预
期用途)。
5.ISO22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提方案)、(危害分析与识别)、(HACCP计划)、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处理)、(产品召回)、(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确认和改进)、(人员卫生及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6.所有反映产品卫生质量情况的有关记录必须具有可追溯性,保存期不少于(2)年. 7.(超出关键限值)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是潜在不安全产品。 8.车间洗手消毒浓度为(50ppm),鞋靴池浓度为(300ppm)。
9.原材料、成品的堆放应距地面不少于(15)cm,距墙面不少于(30)cm。 10. 产品批号的组成包括(产品代码)、(生产班次)、(锅号)。 11. 微生物实验前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开灯(30)分钟后关灯,间隔(30)
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
12. 菌落总数测定时,培养皿培养时间(48)小时,温度为(36±1)℃。 一、 选择题。
1.安全红色的含义是(ac)
a.禁止 b.注意 c.停止 2.库房内不准使用碘钨灯、日光灯,应使用(c)瓦以上的灯泡。
a.40 b.100 c.60 3.干燥箱灭菌的温度时间为(c)
a.100℃,2h b.121℃,15h c.160℃,2h 4.5Kg红豆馅杀菌时间为()
a.40 b.30 c.50 5.培养过细菌的培养皿要用(a)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丢弃。
a.酒精 b.盐酸 c.次氯酸钠
6.压力容器停止使用(b)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时,应作内部和全面检验。
a.半年 b.1年 c.2年 7.使用压力容器严禁哪“两超”(ac)。
a.超温 b.超时 c.超压 三、问答题。
1.HACCP的7个原理是什么?
答: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控制体系;当监控表明个别CCP失控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建立验证程序,证明HACCP体系工作的有效性;建立关于所有程序和这些原理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 2.简述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答:(1)以无菌操作取样25g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并充分摇匀,制成10倍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0倍稀释液1ml于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
成100倍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以上方法制成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一次换用一支1ml吸管;
(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液的同时,用吸取该稀释液的吸管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1g样品中所含菌落数。 3.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各适用哪些物品的灭菌? 答:(1)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 (2)湿热灭菌常用于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 4.进入车间洗手消毒程序是? 答:用温水湿手→用洗手液彻底刷洗(20s)→用清水冲洗→在消毒液中浸泡手(50ppm消毒液10s)→再用清水冲洗→消毒毛巾干手→干手器干手 5.简述车间台面、用具及加工人员手的卫生监测方法? 答:涂抹实验
用涂抹棒涂抹工器具及人员手部10cm2 左右,将涂抹棒在生理盐水中摇匀,吸取10ml于灭菌平皿中,将凉至46℃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24±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10,即为每平方米的菌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