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义乌改革与浙江国际贸易新优势的培育——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

义乌改革与浙江国际贸易新优势的培育——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

来源:华佗小知识
◆CoVersforyI专题

义乌改革与浙江国际贸易新优势的培育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

义乌实施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已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浙江国际贸易新优势的试验田。义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商业集聚”,可以成为推动以“特色强县”为特征的浙江产业集聚形态的转型升级

文/朱革胜张正荣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浙江外贸出现了增速下时期的演变,形成浙江国际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型滑,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等现象。“升级”浙江的“商业模式变迁”过程。

经济,培育国际贸易新优势,从长期来看。取决于通过一是20世纪80—90年代:形成了以“前店后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中期来家庭作坊为基础的低成本制造业和以“跑市场”为主看,在于通过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市场开发等提升商要方式的国内市场营销和国际市场开拓。浙江人利品的附加值;从短期来看,可以依赖于商业模式的创用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善于吃苦、勤于劳作的“山海新,实现贸易成本的下降和贸易优势的提升。改革开精神”,以及“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三千放以来,浙江发展了以“前店后厂”家庭作坊为基础的万”企业家精神,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形态,形成了在低成本出口加工制造业,形成“专业市场”的商贸服务纺织服装、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工业零部件等方面的业集聚融入“特色强县”制造业集聚的“浙江模式”。生产能力。浙江企业集中开拓了国内的华北、东北和在面临内外压力下,浙江需要通过商业模式的改革创西北“三北市场”,并逐步探索开拓国际市场。

新,找寻突围之道。

二是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形成了“专业市场”的商贸服务业集聚融人“特色强县”制造业集聚的新浙江对外贸易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制造能力与市场总体来看,浙江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三个

能力的基础上.浙江整合形成了以“特色强县”为特征

浙江经济ZHEIJJANGECONOMY

25May2013

的区域产业集聚,形成了义乌小商品、杭州女装、宁波男装、绍兴纺织、温州低压电器、永康五金、温州制鞋、大唐袜业、海宁皮具、新昌轴承、嵊州领带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国际市场是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终端市场,为此浙江形成了以面对国际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为辅的专业市场集聚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嵊州领带市场等一批“全球最大”的专业市场在浙江相继形成,成为了连接生产与消费、浙江制造与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与桥梁。

三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国际市场萎缩和国内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浙江需要通过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的“新商业集聚”和以发挥学习曲线效应与整合产业链为基础的“新产业升级”,创新打造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层出不穷,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人民币汇率升值大幅度挤压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同时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和能源成本等生产成本逐渐高企,出口企业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尤其是以一般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要形态的浙江,外贸增速下滑趋势十分明显,2012年浙江进出口总额增速仅0.92%,远低于全国平均外贸增长,出口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浙江外贸发展面临的困境,需要通过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加以化解。

比增长136.7%,其中出口90.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0.3%。这与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在2012年全面推进是分不开的。以商业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义乌改革”,成为推动浙江外贸转型发展的试验田与桥头堡。义乌改革对于浙江外贸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浙江特征”的外贸形态,可以通过推动的商业模式革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的“浙江特征”在贸易方式上主要体现为一般贸易、在商品结构上主要体现为一般工业制成品。浙江近年出现出口下滑趋势,但“浙江特征”明显的义乌出口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了34.05%、25.67%、150.31%的快速增长,可见只要通过推进与综合改革,实现对外贸易商业模式的创新,即使未能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引领、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未能形成通过加工贸易融人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方式,仍能实现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二是“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后危机时代“浙江特征”外贸形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尝试。推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有效整合以纺织服装、箱包鞋袜、文体用品、工艺礼品等为代表的“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对外贸易,实现“商业集聚”,降低交易成本,适合于“浙江特征”的对外贸易发展。从义乌2012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主要商品为小商品(见表2),可以得知,这一贸易方式适应“一般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三是通过商业模式的革新,以交易效率、行政效

率带动信息、市场、商业网络、物流、资金等的“新商业集聚”,推动生产集聚区的升级。围绕以“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改革,义乌提高了出口贸易的交易效率,并辅以报关、商检、通关、保税、退税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手段简化,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通过搭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国家级会展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区、保税物流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和综合交通运输平台、义乌国际陆港以及航空

义乌改革与浙江外贸

2012年,义乌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3.5亿美元.同

义乌2012年采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前十类商品

商品类别

餐厨用具

出口金额(亿美元)

4.4l

占比(%)

8.97

服装及附件

文体用品

4.322.952.742.661.97

1.78

8.796.0l5.585.404.023.62

3.42

_T艺礼品箱包饰品鞋帽伞家具

手提式电灯

钟表

来源:义乌市商务局

1.681.05O.85

2.141.74

◆COVersforyl专题

口岸等九大平台,促进了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商业网络资源、物流资源、资金资源等围绕商业模式形成集聚,通过商贸集聚带动浙江传统产业集聚区的

转型升级。

贸易的行为(张汉东,2011)。广义地讲.“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指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企业和个人在经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并在相应的主管地海关或口岸海关报关出口的贸易方式(《“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试点方案》,2012)。“市场采购”具有贸易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定向采购与即兴采购相结合、公司户与个体户并存的特点.是一种以市场平台为载体来开展对外贸易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据统计,国内依赖义乌市场贸易通道的企业超过20万家,即全国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供货,就业人数达到1000多万。作为商业模式创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市场平台的主导性。与传统的一般贸易出口由进出口双方主导、加T贸易由公司主导不同,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市场平台,在这种商业模式中具有主导对外贸易的作用,将点(企业或客商)对点的国际贸易,发展成为面(市场)对点的国内贸易的“超级市场购物模式”。二是商流与物流的整合性。义乌的对外贸易具有个体户式、多批次、少批量等特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将具有一致性的客户的交易流程.通过市场平台的信息功能和监管功能,进行整合,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运输,降低交易成本。二三是行政监管的集中性。通过将市场的监管、税收等功能,与国际贸易的监管、税收等功能相结合,可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以及企业和客户的税收和监管成本。

(三)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建立双向流动的“全球商业集聚”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也是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专业市场。年,义乌市场经营面积达470

统计,2011

米,商位7

义乌商业模式创新探析

义乌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商业模式创新的延续,是浙江对外贸易“专业市场”商业模式在后危机时代的“升级版”。随着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T作的推进,义乌商业模式创新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以“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义乌成为“国际贸易高地”

2011年,批复了《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试点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T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而将义乌的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综合改革试点”使义乌在国际贸易改革中能够在上实行“先行先试”。在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m口产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以及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方面,义乌具有通过研究探索,提出改革体系建构、制定实施、管理协调优化的便利,从而有助于义乌打造全国“国际贸易改革的高地”,形成新优势。

(二)以“市场集中采购”为突破推动义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狭义地讲,“市场采购”贸易式是指国内外企业和个人通过在小商品市场洽谈成交进行进m口

浙江经济ZHEJIANGECONOMY

25May2013

个,拥有16大类、4202个品种、170万种商品,市场从业人员20余万,日客流量21万人次、据统计,2010年,义乌小商品城成交金额456.1亿元,市场外向度达到60%以上,全年经义乌市场直接f{{口的集装箱达到52万标箱.日均_}}{口商品1400多个标箱,销往215个国家和地区j义乌小商品市场目前已基本实现r“向全球卖货”的出口市场功能,作为一个综合的商贸平台,义鸟小商品市场还应成为“买全球货”的平台,实现双向流动的进m口市场的功能。通过市场平台,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品牌流、商品流等资源在在义乌的双向流动和集聚,将义乌打造成全球消费类商品的商业中心.

(四)以“商业集聚”与“产业集聚”为基础实现“产业链整合升级”

专业市场的“商业集聚”和“浙江制造”的“产业集聚”.是浙j1: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一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浙汀经济的叮持续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是转型升级的第一阶段

义乌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商业集

为了推动“产业链整合升

两个核心环节,提升了产业链价值,推动义乌乃至浙江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五)以“优化流程管理”促成低交易成本的“一站式行政管理服务”

义乌创新商业模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其中的重要方面是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由于小商品贸易.在监管上存在监管依据不充分、监管机构职能不完善、通关手续繁杂、商品质量监管难、商品追溯究责难等问题,大大增加了贸易交易商和行政管理者的成本。通过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国际贸易流程管理的优化.在行政管理上形成“市场准入、分类管理、质量追溯、责任追究”的长效监管机制;在f{j口管理中,推行海关、m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务局、T商局、税务局、市场贸易发展局和银行等机构的统一办公,形成围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一站式行政管理服务”,

若干结论

浙江外贸面临转型升级的新挑战一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浙江外贸发展特征,可以在短期实现的转型升级方式,也能带动附加值提升和产业升级为主导的中长期转型升级~义乌通过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战略,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核心.开发“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符合浙江特征,即以“专业市场”为特征的商贸集聚与以“特色强县”为特征的产业集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的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了浙江外贸的新优势

为推动浙江外向型经济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制定的角度,需要集中力量,加大研究21世纪浙江外贸发展的特征和优势,试点多种创新和便利的贸易安排;从行政的角度.应当通过优化行政服务,减少在外汇、通关、报关、商检、结汇等方面的管理环节和行政审批,降低企业和行政成本;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应当通过商业的集中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预警体系.降低共同风险;从投资的角度,应“{重点以产业链整合升级为导向,通过对交通物流、电子商务、商贸平台等方面加大投资,提供经济公共品;从企业的角度,应当树记“全球意识”.从全球商贸J叶{发,在全球市场整合货源,在全球市场寻找客户.存全球市场实现商、Ik整合.实现浙江开放型经济的伞球新发展,建立浙}【对外贸易的新优势国

(作者单位:义乌市改革办/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聚”,可以成为推动以“特色强县”为特征的浙江产业集聚形态的转型升级

级”.义鸟在打造创新商业模式的擘业市场平台外.积极在各方面加大产业链资源的整合与提升的投入力度一是建没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实现产业与商业的对接义鸟积极加快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建立为商业配套的物流中心、二是加大运输的投入力度,建立海陆宅对接的直体商港投入建没义鸟陆港.并签署《宁波港与义乌港战略合作协议》,开发航空I】岸

一是通过没直纺织服装、小商品等商

义乌经济开发IxI已升级

品的研发设计研究院,提升外贸的产业链价值、四是升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连,实行同家级经济技术开发Ⅸ。无是搭建会展平台,提升义乌市场品牌一六是加大开发境外经贸合作Ix.,实施“走}}{去”战略,开发“莫斯科一义乌国际商贸中心”、坦桑尼亚义乌开发区等项目.加快“走j}{去”步伐展电子I{{i务,文现网I:网下互通

七是发

省提fHr

《关于推进义吗小商品城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合作的若十意见》.开发国际电子商务同【)t“义鸟购”已正式I:线,拥有总商铺数66632家,发布商品总数228805个,注册川户数13311家八是提供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商贸金融一体化,通过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Ik务:推动金融衍qi产品创新,加快构建多无化金融组织体系

I:述措施大大加缇r商

业与产业的联系纽带.整合r产、Ik制造与商业贸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