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12ZI第32卷12期(总第287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Vo1.32 No.12 多发性骨髓瘤中西医治疗进展 蒋冬梅 ,刘松山 ,林钰久 ,陶 陶 ,车虹 ,赵冰洁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 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2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12—1257—02 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 30个月无瘤生存期的可能性为23%,但易引起呕吐、腹 不全和感染等。好发于老年患者,约占血液恶性肿瘤 泻、发热、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的10%…,仅次于淋巴瘤而居第2位,其自然病程为 1.4其他新药 0.5~1年。中医治疗MM有一定优势,综述如下。 抗CS一1、HDAC抑制剂、Pi3K/AKT/mTOR抑制剂、 1 西医治疗 BTK抑制剂等一系列新药目前均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 目前诊治MM常采用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 试验,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副作用不可忽视。 南(201 3年修订版),化疗药物治疗MM研究进展 2中医治疗 迅速,如蛋白酶体抑制剂(Ninlaro、Darzalex、 中医证治。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骨 Empliciti) 、免疫调节剂(泊玛度胺)和烷化剂 蚀、“虚劳”等范畴,病机关键在于虚、瘀、痰、热, (苯达莫司汀)等一系列药物均在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 以肾虚为本。许多医家根据化疗阶段实行分期治疗,即 试验,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化疗前期予解毒化痰瘀止痛,化疗期予健脾益气、和胃 1.1蛋白酶体抑制剂 止吐、益肾护髓,化疗间歇期予健脾益肾补髓兼清毒 Ninlaro是一类蛋白酶体抑制剂抗癌药物,常与来那 邪。 度胺及地塞米松合用,用于其它药物失败的MM患者, 现代中医。方红英等 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 可能存在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等不 MPR(美法仑、强的松、雷利度胺)治疗MM18例, 良反应。 总有效率63.64%,而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总有效率 Darzalex(daratumumab)注射剂是FDA ̄k准的首个 71.43%,且能保护肝脏、减少骨髓抑制。冯静等…发 用于治疗MM的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适 现马钱子碱能降低瘤U266细胞mRNA表达水平,抑制细 用于接受过至少3种药物治疗的MM患者,可能存在疲 胞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瘤细胞增殖。荣雯玉 劳、恶心、背痛、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 等 发现一定浓度的黄芩素可促进RPMI一8226细胞凋 Empliciti(elotuzumab)是FDA批准的第2个用于治 亡,抑制瘤细胞生长。 疗MM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激活NK细胞杀死瘤细胞,该 3中西医结合治疗 药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用治疗接受过1~3种药物治 谌俊玲等 用补肾活血汤联合VAD(长春新碱、 疗的MM患者,可能存在疲劳、腹泻、发热、周围神经 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MM,结果总缓解率(OR)治 病变等不良反应。 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和65%。黄智莉等 。。用补肾 1.2免疫调节剂 强骨方联合MP(马法兰、泼尼松)或COMP(环磷酰 泊玛度胺 是第3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 胺、长春新碱、马法兰、泼尼松)或M2(司莫司丁、环 抗血管生成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适合于MM进展期和 磷酰胺、长春新碱、马法兰、泼尼松)治疗MM临床观 平台期的治疗。研究发现,泊玛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 察,结果总缓解率(OR)为86.67%。戴微等¨ 用补肾 疗复发(难治性)MM效果较好,完全及部分缓解率 活血化痰解毒法中药联合MPT(马法兰、强的松、沙利 (ORR)达63%,但存在胃肠道反应、皮疹、神经病变 度胺)或V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 等不良反应。 MM。结果总缓解率(OR)为88.9%。 1-3烷化剂 4小结 苯达莫司汀 为治疗MM的一线和二线用药,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MM能减轻不良反应,延长生存 研究发现苯达莫司汀联合泼尼松治疗MM有效率75%, 期,提高生存质量。 [通讯作者] 刘松山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54~55 注射及刮痧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观 [16]邱文英.耳穴贴压法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 察[I]冲医药导报,2013,19(2):17—19. [I].海峡药学,2008,20(12):141—142. [20]常霞,蔡岩松,马香华,等.穴位敷贴结合艾灸、 [17]李玲霞,费玉丽,刘蕴宏,等.经皮给药治疗小儿 耳压综合治疗小儿遗尿38例临床观察[】].中国 遗尿232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 中医药科技,2009,16(1):37. 39(12):1157. [21]魏治中,王中林,鲍超.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 [18]李艳红,李东涛冲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 小儿遗尿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 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221—222. (12):21—22. [19]彭会娟,刘树科,高积粮,等.行为干预联合穴位 『收稿日期l 2016-07-15 1257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12.'1第32卷12期(总第287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Vo1.32 No.12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概述 何晓慧 ,何海珍 ,孙善斌。 (1.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 30038;2.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1 00191; 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 30061) [中图分类号]R255.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12-1258-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 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 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 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 管内,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致…。针灸治疗 LDH疗效独特,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LDH的作用机理研 究综述如下。 椎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使得后纵韧带产生 皱褶现象,并与周围软组织产生粘连,致使部分神经受 压,恶性循环导致脊柱内外的动态平衡失调,出现腰腿 疼痛为主的LDH J。机械性压迫和牵张对神经根造成的 病理性损伤,使神经根发生炎症和水肿,导致神经内张 力增高,神经内代谢产物积聚而诱发疼痛。突出的髓核 组织释放的糖蛋白、蛋白以及组织胺等致炎物质可对神 经根产生强烈的化学性刺激而引起化学性神经根炎 。 由于受累神经根对致炎物质的刺激异常敏感,从而使神 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炎性渗出进一步加 重,局部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引起根性神经痛。研究表明,针灸能明显提高机体各 组织中的镇痛物质的浓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 性反应程度、调动免疫机制,加强传人粗神经纤维的活 动,弱化传人细神经的反应,通过组织疼痛信息的传递 以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针刺可促使中枢神经细胞释 放5一羟色胺、内源性阿片肽等化学物质,可以改变神经 递质的成分,消除局部炎性致痛介质 J。针灸治疗LDH 的机理基本观点为通过针刺某些穴位,促使中枢释放数 种止痛物质如阿片肽、5一羟色胺和P物质,降低外周单 [通讯作者] 孙善斌 胺类递质,达到镇痛的作用 ;能改善血液黏稠度,增 加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表面携带的负电荷,以及分解 纤维蛋白原,使高凝状态下血液黏稠度得以改善,降 低血液红细胞压积以及全血比粘稠度 ;通过促进 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作用, 减轻和改善软组织的挛缩、变性和无菌性炎症反 应,如B一内啡呔可增加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使NK细 胞活性增加 。 髓核可引起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胞因子、生化 介质、炎性物质、免疫反应细胞等浓度的变化,突出的 髓核中白细胞介素一la,5一羟色胺明显增加,激发致炎 物质前列腺素浓度增高,炎症介质的增多,很容易浸润 至神经根诱导痛觉过敏和神经根损害,针灸能使炎症 致痛物质5一羟色胺明显下降,减少对神经根刺激和损 害,缓解疼痛。脊神经根的部位在侧隐窝和神经根管, 其在体表的投影相当于膀胱经循行线;型突出压迫 部位投影在后正中线上,与督脉循行相吻合 J。灸夹 脊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病变,减少神经根 水肿 lo]。《本草》记载艾叶其性温,可通十二经,具 有理气、祛湿散寒的功效。《素问・汤液醪醴论》载: “缓石针灸,治其外也。”ll 《灵枢・官针》载: “针之不为,灸之所宜。”研究表明,艾灸能促进局部 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达到消炎 消肿的效果¨ 。 “腰者,肾之府”,腰痛与肾经、膀胱经有关 13-14 I。 治当针刺腰椎病变局部、经脉循行穴位(肾俞、大肠 俞、委中、环跳、阳陵泉等)以及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相 l参考文献J [1]郝敬全,刘璇,雷秋红,等.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 髓瘤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 137-138. [7]冯静,马艳萍.马钱子碱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 ̄胞 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门.中国现代医生, 2011.49(13):1—2. [2]夏训明.美国FDA1个月内连续批准3种新药治疗多发性 骨髓瘤[I].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31(6):771. [3]马帅,温颖玲,周伟澄.20154-美国FDA*L准上市 的新药简介[T].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 (1):79—105. [8]荣雯玉,蔡慧丽,何莉,等.黄芩素抑制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表达及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一 8226凋亡[1].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 (5):611—614. [4]刘尚勤,何莉,许超平.免疫调节剂治疗多发性 骨髓瘤的最新研究进展[I].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26(6):747—751. [9]谌俊玲,江劲波.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治疗多 发性骨髓瘤40例临床观察[I].湖南中医杂志, 2015,31(6):37—38. [10]黄智莉,于天启,戴微,等.补肾强骨方联合化疗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5例疗效观察[1].新中医, 2010,42(1):49—51. [5]陈祥峰,马俊杰.苯达莫司汀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y].中国新药杂志,2011,20(8):665—668. [6]方红英,吴迪炯,沈一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 MPR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f].浙江中西医 结合杂志,2012.22(2):109—111. ・[11]戴嫩,于天启,陈亚勇.补肾活血、祛痰解毒法中 药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J].新 中医,2013,45(8):141—142. l收稿日期j 2016-08-01 12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