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年6月第6卷第3期Chin Pediatr Integr Tradit West Med,Jun 2014,Vol 6,No.3 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 疗效观察 周秀玲, 郭亦男, 冯晓纯 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课题(2011-js18)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周秀玲),儿科(郭亦男,冯晓纯) 作者简介:周秀玲(I 966一),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中NJL科护理。 通讯作者:冯晓纯,130021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观察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O例小儿外 感咳嗽(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腧穴拔罐 疗法治疗,疗程7 d。结果义(P<O.05)。结论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传统中医技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咳嗽)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且此种方法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咳嗽; 腧穴拔罐;外治法; 风寒咳嗽; 儿童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14.03.013 【中图分类号1 R7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1674—3865(2014)03—0224—02 外感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 一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 4~14岁;病程2~5 d。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 例;年龄3~14岁;病程2.5~6 d。两组患儿在性 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多由异常气候因素、感受外邪而引发。《医门法 律》卷五:“风火热湿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风 寒咳嗽表现为起病较急,咳嗽频作,多属实证。目前 多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为主。 临床中笔者采用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外感咳嗽(风寒 咳嗽)的4,JL,通过规范的辨证分型、取穴及操作技 术设计,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轻患儿口服药物的痛 苦,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 用儿科学》中关于咳嗽的诊断标准口]。(2)中医诊断 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频作,咳 痰稀白,咽痒声重,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头身疼 痛,舌苔薄白,脉浮紧[2]。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10/2013—03长春中医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 3~14岁;(3)家长同意接受本疗法者。 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外感咳嗽且中医辨证为风寒咳 嗽型的患儿6O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陈秀,李业瑜,许立伦,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E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77—79. 贾金平,黄小霞,李芳芳,等.脐血胆红素和溶血3项对早期诊 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ol4,29 (2):227—230. 1.4排除标准 (1)拔罐穴位处皮肤有溃疡者;(2) 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 (32):149-150. [12]Song MH,Zhu GJ,Ma I ,et a1.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iliru— bin in correlation to AI B between nephrotic syndrome pa— tients and 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 patients[J ̄. Genet Mol Res。2014。13(AOP). Berger RP,Dulani T,Adelson PD。et a1.Identification of in— flic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well—appearing infants using serum and cerebrospinalmarkers:a possible screening tool (收稿日期:2014-04—08) (本文编辑:刘颖) EJ].Pediatrics,2006,117(2):325—332. 徐志威,张海燕,李远媚,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O14年6月第6卷第3期Chin Pediatr Integr Tradit West Med,Jun 2014,Vol 6,No 3 凝血机制障碍者;(3)不能完成疗程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液(广东化州 中药制药有限公司)。5岁以内每次5 mL,6~12岁 每次1O mL,~14岁每次15 mL,每Et 3次口服,疗 程为7 d。观察组依据临床选取穴位情况,使患儿暴 露前胸或背部,跟据年龄大小、拔罐部位不同,选择 0.05)。 3讨论 传统中医技术拔罐疗法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 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 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 血或淤血现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其具 有负压、温热和调节作用,在临床中是常用并行之有 效的物理疗法。其通过温通经络,温养阳气,温散寒 邪的作用,达到振奋机体的调节功能,使阳气来复,散 其寒邪的目的。/bJb#b感风寒咳嗽,乃风寒外邪从口 适合患儿的火罐,检查火罐罐口的完整性,一般选用 1~3号罐。取穴天突、膻中、肺俞、膈俞。按照拔罐 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为患儿拔罐治疗,同时密切观 察患儿的局部皮肤变化及患儿的适应程度。起罐 后,如发现局部出现小水泡,嘱患儿家长不可自行处 理,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数日水泡可自行吸收。如 水泡较大,应对局部皮肤进行相应处理,避免感染。 每隔2 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 疗程后观察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中咳嗽疗效判定标准制定。(1)治愈:咳嗽及 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为邪束,宣肃失司,肺气 上逆而咳嗽,中医治疗以疏风散寒,宣肃止咳。 拔罐疗法治疗风寒咳嗽,选取肺俞穴、膈俞穴、天 突穴、膻中穴,肺俞穴为肺之背俞穴。是肺脏之气转 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 《针灸资生经》言:“哮喘,按其肺俞穴。”《针灸大成》: “肺俞,主咳嗽系痰。”选其治疗咳嗽,乃遵《素问・咳 论》“治脏者,治其俞”之旨。膈俞穴为八会穴之血会, 位于背部,主治呃逆、气喘等证。天突穴位于颈部, 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主治咳 嗽、咽喉肿痛、哮喘等肺系病证。膻中穴为八会穴之 气会,位于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问隙,两乳头连线 的中点,主治咳嗽、气喘、胸闷等胸中气机不畅病证。 见表1。 上述诸穴相配意在疏风散寒解表,宣肺降逆止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 临床体征消失;(2)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3)无 效:症状无明显改变。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 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以z±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表1两组疗效比较[”(%), =303 部体征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腧穴拔罐疗法具有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其 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治疗咳嗽,效果显著,尤其适用 于/bJh#b感风寒咳嗽。该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实用,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S, 一3O,d) 疗效显著,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3.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6:1169—1170. E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11. I-3]石雪敏.针灸学E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1—77. 注:与对照组比较, t=2.42,2.59,P<0.05。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体 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收稿日期:2014一Ol一29) (本文编辑:张小冬) 本刊电子信箱:zxek@163.corn网址:http://www.1nwsxy-edu.com/zxek/index ̄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