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第一小学2018年秋季学期校本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发现和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特殊情形。
2、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几何图形的奇妙。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PPT 三角板 量角器 若干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港珠澳大桥的图片,初步感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美在生活中的运用导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知识点1:认识等腰三角形
出示一组三角形,仔细观察下列三角形边长的特点,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师指两个不等边三角形,请学生说出三边有什么特点?教师归纳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
再指出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说说你的发现?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1)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底角。
(3)请同学从手中的三角形中选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指名汇报他标的名称,最后点名上来指一指黑板上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教师及时标注以便巩固。
活动一: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活动要求,请学生来读活动要求。
2、其他同学提示活动中要提醒的地方。
学生根据任务单的提示同桌二人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指导。
3、学生上台汇报,其他同学作补充。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学生探究的结果。并对对称性特征让其他同学再次体验。
(二)知识点2:认识等边三角形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形,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引出等边三角形的概念。请学生巩固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活动二: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1、大胆猜想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对比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大胆猜测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它的对称性呢?
2、对猜想进行验证,学生仿照学习等腰三角形的过程,自主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完成后和同桌二人交流。
3、交流汇报,验证猜想,总结结论。学生再读一读。
4、思考: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其特征,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5、你会将三角形按边分一分类?
学生自由汇报,补充,最后完善分类的结果。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面图形的面,哪个是等边三角形,哪个是等腰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征进行判断,着重说出判断的理由。
2、有两块被打碎三角形玻璃:应该划什么形状的玻璃才能将玻璃重新换好呢?
学生观察边和角的特点进行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们根据学习自由汇报,其他同学完善补充。
五、作业设置
生活中有用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例子吗?和父母分享一下吧。
六、板书设计(略)
播州区第一小学2018年秋季学期校本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反思
播州区第一小学 李开秀
本节课让学生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等边三角
形,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再折一折的过程中体会等
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让学生
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
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
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
同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前面
已学过的知识,同样等边三角形也配相应的题日进行巩固,在课本后
面的练习中,介绍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将课本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
REe
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
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
练讲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
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只备教材
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如在学生动手折等边三角形时,很多学生都没
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给学生充分的
自主探究机会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己受益非浅,并由衷地庆幸户也能费
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5编辑
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合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