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自我剖析材料
根据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的相关精神,我认真组织并参与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深刻的对照检查和反思.现将在廉政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剖析如下:
一、理论学习深度仍然不够
虽然对马列主义理论进行了较多的学习,能够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基本坚定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等.但是在理论学习上未能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刻苦认真和深入,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特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自己都已经学过了,而且比别人学的还多,同时认为自己不是搞理论研究的,无需对这方面要求太高,有差不多的思想,存在可以应付过去的思想。这是造成对理论学习不够刻苦认真和深入细致的根本原因。
二、需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认识
在以前,我总认为,自己只要做到拒腐防变、洁身自好就行了,个别分子左右不了大局。但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这些年的社会现实使我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非常重要的工作,反腐倡廉事关党的建设事业,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一个分子,特别是一个的干部,将遗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方的发展.因此,今后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1
三、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待增强.
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处于反和对立力量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较量之中,而且两种较量有齐头并进的态势。一方面,反的声势、措施、力度在加大;另一方面,的抗拒性也在增强,它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和手段也在发展.所以,还需要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下大力气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
四、还需深刻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社会风气下降,监督制约机制失效,使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滑坡,一部分人对反失去了信心,心志开始变异。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是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基础,立身之本。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有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可能有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一旦发生动摇,必然会陷入歪风邪气的泥潭.因此,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首要问题.需要加强思想改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立场上的坚定,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到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增强在复杂形势下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时刻想着群众,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特别警惕权钱交易等腐朽思想和行为的侵蚀,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几个方面的社会病;要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和人情关,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斗志和奋力工作的精神面貌,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
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这些年,我能够做到在大的原则和是是非非上能够站正立场,没有在不廉洁上出现什么问题,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然而仅仅做到这些,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不够的.几年来,我自己做了一些实事,但主动性仍然不够.这实际上是宗旨观念淡化的表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立党之本、执政之本,也是领导干部立身的重要条件。我们做工作、办事情,一切都要以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领导干部一定确立正确的权力关,真正解决好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因此,在获得权力上,要有正确的态度;在权力的行使上,要有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心力,持之以恒地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今后,我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树立马列主义的群众观点,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当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大力开展研究,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深入基层和群众,掌握实情,了解,督促工作,解决问题。三是以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来加深与群众的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待于进一步树立和发扬。
几年来,我积极响应关于艰苦奋斗,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号召,但是自己在认识上仍然不够到位,在“刹吃喝风\"的问题上态度不够坚决,措施不够得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反腐倡廉必须解决好艰苦奋斗的问题。要力戒奢侈,克服享乐主义思想,艰苦奋斗.在“刹吃喝风”的问题上态度还不够坚决,措施不够得力,就餐没有坚持标准,失之于宽,要继续
3
倡导艰苦奋斗精神,一定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俭养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