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实验题

物理实验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顺义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图11所示电阻箱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是 Ω;图1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 N。(2分)

25.如图13所示,用网袋把足球挂在竖直墙壁上,画出球受到墙壁支持力F的示意图。(1分)

26.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并联在小灯泡两

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甲所示,与小灯泡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3分)

甲 10 1 1000 100 0 1 2 3 4 5 N 0 1 2 3 4 5 图11 图12 图13

27.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15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

3

为 cm。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5乙所示,则烧杯

3

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分) mL 50 40 50g 透明玻璃

30 B 20

5 g 4 1 0 2 3

10

白纸 A 支架 图14

甲 图15

图16

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将蜡烛A点燃,透过厚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如图16所示。出现两个像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另一个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蜡烛B与离玻璃板___________(填“近”或“远”)的像重合。

(2)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还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 的位置不变,改变

____________的位置,再做几次实验。(4分)

29. 如图17所示,小林测量木块在倾斜木板上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其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则木块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1分) O A B C 小车的位置 0 30 60 90 各点距O点距离(s)/cm 0 1.5 2 2.4 小车从O点运动到各点所用的时间(t)/s 图17 图18

30.图18是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___(选填 “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来反映的。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选填“物体A” 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6分) 31.小宁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宁保持阻力为3 N,阻力臂为0.2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宁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在 的条件下,F1 = 。(2分)

0.3 0.25 0.2 0.15 0.1 0.05 2 2.4 3 4 6 12 3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阻R2随电阻R1变化的图像,如图19所示。请你根据该图像和已有知识判断:当电阻R1=52Ω时,电阻R2=Ω。(1分) R2/

L1/m F1/N 60 40 20 0 80 Rx 10 20 30 40 50 R1/60 S 图19 图20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0.30 3.0 0.40 2.0 0.50 1.0 33.某同学利用图20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x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图中连接

电压表的线未画出。实验时,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是向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 (2)请将电压表连入电路。 (3)Rx= 。(3分)

34.小明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间只有接触时才有相互作用力,不接触就不会有相互作用力。请你利用身边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的。(3分)

35.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天平一架、刻度尺一把、足够深的大水槽一个、底面积为S的细

长平底试管一支、足量的水与细沙、小汤匙一个。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水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 请写出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5分)

顺义答案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5839,3.2(2分); 25.如图示,(1分); 26.2.5,0.3,0.75(3分); 27.30,

3

53,1.1×10(3分); 28.(1)玻璃板的两个面各成一个像,近,(2)玻璃板,蜡烛A 4分); 29. 0.75(1分); 30.(1)速度,(2)A,(3)物体B运动的距离, (4)碰前A,高度,(5)物体A(6分); 31.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时,

F1

0.6Nm(2分); 32.18(1分); 33.(1)右,(2)如图示,(3)10 (3分); L1

Rx 34.(1)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S 条形磁铁、小铁钉(1分)

33题答案图 25题答案图 (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用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但不接触,发现小铁钉被条形磁铁吸起来,说明条形磁铁对小铁钉有力的作用。(2分) 35.(1)实验步骤:

① 天平调平衡,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沙子,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水槽中,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1分)

② 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用天平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并将m、h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③ 试管中加入适量沙子后放入水中,使试管仍漂浮在水面上,重复步骤②;(1分) ④ 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实验;(1分) ⑤ 用pF Fmg公式算出各次试管底部的压强p,并记录在表格中。(1分) SS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关系记录表

(2)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

h/m m/kg S/m2 p/Pa 房山

四、实验、探究题(共34分) 24.(2分)如图10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 25.(2分)如图11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N F

B B

A O I

O

图12 图11 图10

26.(2分)在如图12所示的通电螺线管中标出N、S极。 27.(2分)如图13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kW·h

1 8 5 6 3

A

220V 10A (20A)

1500r /kW•h 50Hz 1 4 2 0 3 cm 北京电表总厂 图13 图14 28.(2分)如图14所示的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29.(2分)如图15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一定。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甲、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30.(1分)如图17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杯中的水位升到金属块B处 时, 灯亮。(选填“L1”或“L2”)

图18

31.(1分)如图18所示,小东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填“大”或“小”)。 32.(3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其中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经过仔细观察和测量,发现该像是倒立、等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 cm,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通

0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 、放大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图19 33.(2分)下表是小玲给酒精加热直至沸腾的实验记录数据。从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 是 ℃,查资料发现测量值比在标准气压下酒精的沸点高,说明当时酒精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22 32 40 49 56 62 67 72 77 81 81 81 34.(2分)当物体对水平面压力一定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随受力面积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20所示,根据图像得出,压强随受力面积变化的表达式: 。 35.(3分)小明想利用一块已经调好的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等符合实验要求的器材,测量电阻RX的电阻值。他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21所示。

(1)请你添加一根导线,把开关S2连入电路,完成实验电路连接。

(2)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请你利用U1、U2和R0表示Rx。RX= 。

100 36、(2分)某物理小组用如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将小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并使其浸没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当天平

3

再次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的质量为 g。(已知ρ石=3g/cm,取g=10N/kg)

图22

37.(3分)小东学完摩擦力的知识后,发现当物体受到向前的拉力或推力时,物体向前运动,这时物体就会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所受拉力或推力的方向相反。请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东的结论不正确。请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结论。 38.(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0串联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随其阻值的变化规律。设计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房山答案

四.实验、探究题 24.(图略)(2分)。 25.(图略)(2分)。 26.(图略)(2分)。 27. 3.10(3.1) (2分)。 28. 1856.3 (2分)。 29. 0.5 A, 5 Ω(2分)。 30. L1 (1分)。 31. 小 (1分)。 32. 实 、 15 、 正立 (3分)。

33. 81 , 大于 (2分)分)。

35.(1)(图略)(1分);(36. 160 (2分)。

. p=(3×103Pa·m2)/S (22)RU1XUR0(2分)

2U1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