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导报2018 NO.28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工程技术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8.28.066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
控制技术核心思路分析
方小飞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吉林 132200)
摘 要:了解网预埋槽道工作中务必需要应用相对的控制技术方法以保证槽道嵌入施工误差、斜面加工误差、平行施工误差一系列指标能够合格,进而达到站后四电嵌入施工完整配合并保证运营不会出现问题。这篇文章通过对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建设技术的分析来保证各个指标能到达到要求,为类似的高速铁路隧道的接触预埋槽道建设提供帮助,共同进步。关键词:控制技术 误差 分析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10(a)-0066-02
铁路对提高中国国民经济水平有着不可缺少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是本国最为基础的设施和人民用来出行的一种方便的交通方式。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向前飞跃了一大步,铁路的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设备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段成为佼佼者。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道路上,接触网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而预埋槽道便是接触网这条设施中不可缺少的零件,也是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必要环节。接触网槽道基本用预先埋设的方法被安放在混凝土内,大大提高了其稳定性、抵抗压力及防氧化性的要求。
其短钢筋的长度可,将槽道锚杆固定在钢筋网上。在
台车到达指定位置前,按照台车设计的文本放置的定位孔,并给槽道实行装配,对有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改,防止发生超标问题依据接地要求,环绕式的接地钢筋和槽道一定要通过焊接的方式或者其他手段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把槽道与溯习络接地钢筋采用焊接除去槽道和模板已确定的点的位置中含有的发泡填充物。
3 槽道的二次定位
把台车放到相应的地方,把台车油缸顶提高到隧道的弧形的最上方,然后通过设计与更改使拱顶以下腰部的位置的模块准备就绪,慢慢靠直至与钢筋网片上的已确定好的槽道完全相贴,之后开始实行对槽道的二次定位孔。稍微更改台车的位置之至台车的孔位能够完全与槽道相对的位置吻合,完成上一步骤后再一次检验槽道的位置,防止槽道在预升过程中发生偏移现象最终达到螺栓穿过钢模板并与二次定位孔紧密连接,之后把其移动到已完成并且去除填充物的槽道内,对其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旋转至角度为零度,并且加以牢固螺母,达到槽道和台车背面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模板上的二次定位的精准目的,进而最大化的防止了在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将槽道遮挡现象的存在,隧道衬砌台车就位,依照设计接地要求,通过焊接的手段将槽道锚杆和对应的接地钢筋牢牢的连接在一起,寻找螺栓所在的地方,进而检验槽道的位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偏移。
1 槽道的类型
在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槽道基本有圆弧形、直线形槽道还有椭圆形等三大基本类型。工作之前的预备工作对槽道里的泡类填充物的完整性实施检验,一旦找到了有不完整的部分时,务必第一时间进行对填充物的填补一般以钢筋或扁钢为主,根据槽道的设计要求,对槽道组进行紧密连接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时要确保每一个槽道组两两的距离相同并保持水平,防止出现相交的趋势或者错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发生槽道偏离根据台车模板上槽道计划的应有的位置要求。给试用台车设置相对的定位孔,并且确保定位孔位置准确减少偏差,在槽道两端设有一个定位孔并在中间也同样安放一处。这项操作需要在台车厂家内实施,这样可以避免开孔位置的偏移减小误差,需要对每一个槽道预先留有的台车模块的布置图实行专业的统筹和改良设计,尽可能的减少模板的开孔数量,并且开孔的方向也必须要参照图纸的样式进行设置,避开台车模板的坚固支撑点、顶升固定点还有所有存在的连接结构的结合图纸,必须要保证槽道和台车边缘的间距,从而确保了定位开孔的合理性。
4 混凝土浇筑及脱模后的槽道检查
在上文中的封堵台模板准确施工完毕后,准备对隧道进行第二次的衬砌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在开始脱模前将型螺栓的螺母松开,然后打开封堵,反向转动型螺栓,直到转动到角度为度时方可把已经旋转好的螺栓拿出出。脱模完毕之后槽道表面会存在的一些水泥浆将其去除,之后在槽道原设置的位置再次对其补充发泡填充物,完成后对其进行混凝土的护理操作。当衬砌台车离开此处后,用全站仪检验预埋槽道的位置是否一致,计算出隧道的中心,找到线路的中线,并且对槽道的中心里程进行标记,并对槽道所具有的贯通性电阻值、槽道之间距离的偏差、是否平行还有嵌人误差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检验,测量出槽道两侧和
2 槽道的一次定位
从隧道的二衬钢筋连接至距离台车侧边缘之后,按照原本设计精准的位置开始施工放置样本,并对槽道内程的中心位置和垂直方向开始测距评估,测量结束后实用定位钢筋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后的槽道组暂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筋网上并挑出少许存在弯钩的短钢筋,按照一定距离垂直槽道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槽道偏后的锚杆处,使
66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程技术
线路中线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左右两边的间距大小是否一致。并判断两槽道相对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如果检查出现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计划处解决偏差的合理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实行。只有在这个测试阶段才能找出施工所需要的预留槽道的型号、计算出里程和测量出组间距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检验,焊接接地钢筋和槽道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有一处用到了中型号钢筋,对混凝土浇筑进行焊接时,必须要对预埋件实行严格的检查与校对,一旦发现预埋件存在位置偏差、材料质量存在问题等其他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更改或者对其进行更换,对混凝土振捣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振捣器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接触到预埋件槽道,以免因此使其因力的作用使其形状或者位置发生改变,拆模之前需要把型螺栓拧送,防止在脱模的时候因螺栓的连接将槽道一同拉起或者因力过大改变了槽道的形状。
2018 NO.28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倾斜量存在的误差、是否平行还有水平方向是否达标以及垂直方向的施工误差实行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还需要操控好两组槽道倾斜角度的大小、槽道组间之间的距离、垂直线路角度是否精准还有纵向里程数值是否准确等。在施工其他地方时特别要注意当预埋槽道的锚杆和钢筋网发生碰撞的时候,切忌一定不要把锚杆切断,应做的相对措施是对钢筋进行细微的调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中对槽道预埋位置的预先设定,槽道需要绕过施工缝进行施工,并且与其留有所需的安全距离。
6 结语
高速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的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不仅仅决定了高铁运行的安全性,还关系着对高铁修建的经济要求,所以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证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时与设计要求需要尽可能的达到完全一致,结合施工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制定有效的施工建设方法,使其效率达到最大化。另外还要吸取其他成功的案例,取长补短。
5 施工控制要点
在施工前对槽道的总长度、摆放的地点、型号偏差进
行检验与更改是保证接触网槽道在高速铁路隧方面施工中尽可能少的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步骤。因为在整个施工中一定会存在一组槽道分布在板衬砌内,所以在设计中会出现对其计算量偏小的现象。对隧道进行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相对的管理人员需要对上述地方进行较为精准的检查,检查结果需要整理并上报至设计院进行新一轮的批改,在审核通过后才可以继续按照所设计的进行施工。在对槽道进行加工中,需要对嵌入量大小存在的误差、施工中
(上接65页)
参考文献
[1] 郭建钢.浅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接口施工技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198-201.[2] 李应红.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接口[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7(2):1-3.[3] 秦志斌.大岭山隧道出口端埋设接触网预埋槽道技术[J].山西建筑,2010(18):331-333.
下,接地电阻是完全不变的,伴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下水位
的改变接地电阻也会产生相应程度的变化。为此,接地装置一定要严格遵循国家既定标准来进行科学合理性的设计。平均每一项工程其测试点要确保两个以上。2.2 管理措施
严格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等国家法律规章制度,按照安全生产法律规章制度及相关安全技术指标来开展相关工作。做好员工安全教育知识培训,促使企业员工的安全思想认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积极做好员工教育培训的基本前提下,针对那些经常有安全事故出现的企业要做好定期的安全检查,对于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此外,安全管理部门责任人及相关安全监管机构的执法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地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管理素养。
不断的学习安全生产新方针、新,将每一项新的安全技术认真的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思想水平及日常安全防护性能。加强安全思想水平,创建完善化的安全规章制度。从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特征为依据,开展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认真落实电气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将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创建完善化的建筑电气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机制及监督反馈制度,做好工程施工图的系统性审查,开放性的接收全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举报,尽可能地采取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来保证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施工。此外,针对那些已
经办理好安全监督的建筑电气工程一定要严格按照《电
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内容定期做好工程的安全生产检查,对工程施工企业做好系统性的监督,严禁一切安全问题的出现。做好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系统性监督,认真落实各安全生产岗位的相关职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 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而言,电气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方面,我们只有不断地正视及解决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创建完善性的质量监督机制,强化对企业员工的系统性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安全施工方法,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才能够为建设高质量的电气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后期电气工程的高效运行。建筑电气安全保护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的系统性作业,需要各方面参与人员的共同配合。而唯有不断地强化电气安全技术质量,才能够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积极的做好电气工程安全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雁波.高层建筑的电气安全和电气节能电力安全技术[J].电力安全技术,2013(8):5.
[2] 吴振晗.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措施[J].房地产导刊:中,2014(5):381.
[3] 梁松坚.探析强化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国厨卫:建筑与电气,2015(2):29.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