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期 财经学院学报 No.1.2O06 (总第2l期) Journal of xinjiang Finance&Economics Institute Gened No.2l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哲学思想 薛松华 (财经学院,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金庸借武侠小说写人生,刻画人生。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处处折射出哲学的思想。他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儒、道、佛学思想融会于其作品中,通过主人公的言行、观点、立 场和命运对这三种哲学思想进行阐述;他又将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引入到小说的主题中,通过对 荒诞的悲剧英雄的描述,对“我是谁”的人生探讨,对现代非英雄化人生的剖析等展示了人生的 困惑,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关键词:武侠小说;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06)01—0070—04 金庸自1955年开始发表《书剑恩仇录》起,就 生、情爱、政治、历史的独到见解统统融合于作品 蜚声内外,到1972年9月写完《鹿鼎记》后宣布封 之中,理性的哲思包含着文化人的大智慧。他以 笔,创作共经历了l7年时间,作品共计15部,包 充分的拿来主义精神,吸取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精 括l2篇和3部中短篇。学术界也是大兴“金 华,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融会于其小说之 学”之风,至今方兴未艾。金庸先生以人生、历史、 中,而去其糟粕。他一改中国传统小说中人物性 传奇三者为轴线,描绘出丰富多彩的人生立体画 格单一的缺憾,实现人物性格多元化,使小说的角 卷。 色成为有血有肉的一个个典型。在表达手法上。 金庸之前写武侠者大有人在,或能武不能文, 金庸先生也表现出多样化,故使他的武侠小说没 翻开一页书,血腥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得不掩面 有雷同之处,包括语言风格上都各不相同。同时, 而弃;或能文不能武,将武侠小说写成都市言情 他独具匠心地将西方近代的哲学思想也融入到小 剧,使武侠成为恋爱的手段。金庸先生并非开山 说的主题中来,使其小说在思想上大放异彩。正 立宗之人,但惟其成大器。道家之谓阴阳兼济、刚 因如此,才使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卓而不群,成为 柔并存,方得天下之道,金庸正是这样一位能双剑 雅俗共赏的文学精品。 合璧的胜任者。 金庸的武侠小说题材甚多,但终归是以虚构 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说:“我写武侠小 情节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正如人着各色奇装 说是想写人生”,叭‘只有刻画人生,才有长期的价 异服,但衣服始终是裹着身体的表象,去掉表象。 值”, ‘武侠小说并不纯粹是娱乐性的无聊作品, 才是真实的个体。如描写爱情,可以选择柴米油 其中也可以抒写世间的悲欢,能表达较深的人生 盐的生活琐事,也可以选择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 境界”0——可见金庸的追求。他把自己对于人 都能够表现得如歌如泣。如果抛开武侠的外壳来 收稿日期:2005—04—06 作者简介:薛松华(1975一),女,财经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①金庸‘金庸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63页。 ②金庸‘金庸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63页。 ③金庸‘金庸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64页。 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看金庸先生的小说内涵,则无法不赞叹其博大精 深。 一佛家文化也是他的小说所要体现的一个重要 、儒、道、佛三大思想的汇总 方面。金庸先生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对佛 学的理解和倾慕。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 恩仇录》中,他借陈家洛之口,以佛家典故来阐述 自己对天下苍生和个人利益的理解。尔后,他在 多部小说中体现佛家学说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也 将少林寺作为自己心目中佛学源头放在了重要位 置,并将佛家的感化力提到了一个崇高的境地。 比如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博、萧远山数十年的仇 金庸对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大思想有着深入 的探究,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他把对这些思想的 领会在自己笔下的武侠小说世界里进行了充分的 展示。 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不是为表现以武功杀 人的快感,而是充分体现着中国儒家“仁”、“义”思 恨竟然被无名老僧的一席话感动,使其放弃仇恨, 出家为僧;再如《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在少林寺 的晨钟暮鼓的感召下,深感罪孽深重,自废武功, 想。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死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无 论“好人”还是“坏人”,不是轻易就能死得了的,也 很少在小说结束时,给读者留下一地的尸体,而多 出家为僧。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其他借佛家文化 感召世人向善的则更不胜枚举,而佛家的武功也 从而成为了正宗,往往具有驱魔除邪的功能,如 以喜剧的方式结束。即使是在《笑傲江湖》结尾时 本来已经构思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到处箭拔驽 张的气势,但他笔峰一转,以任我行的猝死将一场 大战消于无形,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仍旧是喜剧。 对坏人没有好结果这一点,金庸也以他独特的眼 《易筋经》、《九阳神功》等也成为他宣扬佛学的工 具,把他扬善除恶的武侠宗旨传扬开来。 金庸没有在他的小说中直接对儒、道、佛三家 思想进行直接的论述,但他通过主人公的言行、观 点、立场和命运对三种文化思想进行了阐述,从而 光处理得与众不同。他不主张仇杀,像欧阳锋、花 铁于、成昆、岳不群、南霸天、凌知府等等这些小说 中的反面角色,并不是被主人公亲手血刃的,而是 使他的武侠小说具有更深的内涵,他也成为武侠 小说的代表作家。 =、荒诞的英雄 由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各自的归宿。而民族大义、 兄弟情义、朋友之义、江湖道义也是金庸先生小说 的重要内容,重义、爱国也就成了他笔下正面人物 的重要性格特征。袁承志为了国家放弃个人的仇 恨,郭靖为了国家放弃荣华富贵,萧峰为了民族大 萨特曾经说过,人生是荒诞的。他认为这个 世界是荒诞的,人只是被偶然抛到这个世界的可 怜虫。这一观点在金庸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 现,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金庸先生笔下 的萧峰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荒诞世界的悲剧英雄, 义而自杀,而杨过为情一诺而苦候十六年等等,都 是他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道家文化则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宣扬的重 点,他比较提倡“无为”和顺其自然。金庸先生笔 下的主人公的武功修行大多不是靠勤学苦练得来 的,而是靠“无为”得来,如狗杂种、段誉、虚竹、狄 云等等,在机缘的巧合下,成为武功高手,而这些 高手偏又宅心仁厚,成为侠义的代表。在《天龙八 他以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这个世界的无意义。在金 庸的l5部武侠小说中,乔峰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英 雄,是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朋的身影。乔峰是个 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 的主人公相似,是命运悲剧。为复杀父之仇既毁 部》中,萧峰淡泊名利,但却成为大辽的南院大王、 完颜阿骨打的结义兄弟;段誉厌恶武学,却成为天 下第一的高手;虚竹只想做一个小和尚,却又成为 缥缈峰的主人、西夏国的驸马;慕容复一生想复国 却最终两手空空,半痴半疯。金庸先生笔下这些 灭了他又成全了他,英雄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 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他苦苦挣扎在一个本不该 有他那样的英雄的世界里,从而使他的奋斗成了 一种无意义的挣扎。世人追求的厚禄、荣华 富贵他唾手可得,可他不喜欢,而他一生追求的宁 静生活却至死也得不到,最终是“塞上牛羊空自 许”0。这是何等的荒诞!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生 人物的命运,正是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却又“无不 为”思想。 ①金庸:‘金庸全集・天龙八部),上海兰联书店。1999年版,第1614页。 7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物圈中,是容不得有人标新立异的,一切必须要泯 然于众人,不然你就不正常。中国人向来颂扬夸 父追日,可是现实生活中谁敢,异样的目光就能杀 长为一代人人敬仰的大侠,却又在文章的结尾中 让他喊出“我到底是谁”的话,更使平凡如我等之 辈茫然无措,惟有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0的 死他。萧峰就因如此,才成为众矢之的。他太出 色了,既有众多侠肝义胆的知己,又有卓越的领导 才能,在各类人群中也有良好的口碑,这就成了群 起而攻之的目标,谁能他,立刻就能成为焦点 人物,赢得众人青睐。故此,聚贤庄之战,有仇没 仇的都来了,“墙倒众人推”,没人觉得这不正常; 而他此前同甘共苦的兄弟,也为了各自的利益,放 弃了对他的支持。所以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荒诞 的。按照这个逻辑发展下去,萧峰以死谢天下已 是定局。 金庸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让萧峰经历一系列的 苦难,成长为一个巨人,却又让这个巨人轰然倒 下,留下一首挽歌给这个荒诞的世界,就像《红楼 梦》里那块顽石,在一曲苍凉的“好了歌”中复经千 年的风霜。 三、我是谁——人生的探究 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侠 小说,他赋予了武侠小说新的内涵,小说的主人公 不再是不愁吃喝,只知道拿着棍棒追来打去的闲 人,金庸借传奇、历史、人生组成了丰富的三维画 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生哲学故事。 这种借武侠小说来表达人生哲学,从而创造出一 种全新的视角,赋予了全新的意义,给了武侠小说 以全新的思想内容。 至今为止,没有哪本武侠小说会像金庸的《侠 客行》那样去探索人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当代的中 国小说亦鲜有闻。狗杂种在终篇喊出了“我到底 是谁”,从表面上讲,梅芳姑的死使他失去了最终 可以证明他身世的依据,这样讲合情但不合理,在 更深层次上讲,金庸先生想藉此来表达自己对人 生的一种思索。 中国人很少思考与现实无关的纯人生的问 题,而比较注重“现实”,而西方人则注重理想。许 多中国人都像阿Q一样普忘而又能自我胜利,常 常可以欣然忘乎所以,盖不会去思考“我是谁”这 样的类似于愚蠢的问题。金庸在武侠小说的表现 思想上独辟蹊径,通过让狗杂种由一个小乞丐成 ①余冠英注译‘诗经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l页。 72 喟叹。其实金庸先生完全可以指明或已经在文章 中暗示谁是狗杂种的父母,而之所以作此结尾,是 因为他明白,即便能告诉谁是狗杂种的父母,也不 可能告诉他自身又是谁。作者把人生终极推演到 了极致,这也是金庸先生第三阶段小说中想极力 表现的一种主题思想,表现出了一种他对人生存 在的探索。能在武侠小说似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末流之中表现出如此沉重的主题,震聋发馈,确是 金庸先生高明之处。 四、现代的集团生活——非英雄化人生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力作,是为武 侠小说唱的最后一首挽歌,韦小宝的成长道路即 是一曲英雄泪。在这里以往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 英雄气概已经消失殆尽,惟有一批地痞、流氓、街 头巷尾的恶棍在争权夺利,七分剑胆三分琴心的 浪漫爱情故事不复存在;壮士红粉千古佳话也演 变成了群粉争艳图,书中再没有毒蛇缠腕、壮士断 臂的豪情,也无天河鹊桥千载不变的守候,于是所 有的一切皆归于世俗的人生,那是一个没有英雄 的时代。 在《鹿鼎记》中所有发生的故事,只不过是金 庸将今天集团化的生活演绎到了那个年代,一个 没有英雄的英雄故事,没有武侠的武侠小说。作 者深刻体会到了个人英雄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再厉害的侠客也无法抵抗现代化的武器,《鹿鼎 记》中描述的火犀利及火炮的威力对这一点作 了充分的明证。而且,金庸意识到个体侠客在现 代化的集团生活中已经没有真正的意义。在写过 多部武侠小说之后,就像骑士阶层最终要退出历 史舞台一样,他意识到侠客的最终归宿只能选择 归隐,这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宿命。他在这部小说 中,竭力体现的是人性。他认为人是一种为自己 谋利的动物,在人的社会中充分体现了“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动物的竞争是为了生存,而人的竞 争不但要生存,而且是为了比别人活得更好。 在《鹿鼎记》一书中,豪杰侠士早已蜕变成为 各为其利的元赖,他们不是略带着变态的心理,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是一见面就出言不逊,然后大打出手,体现的不再 着何其相似的特点,在复杂的利益战中,个人只能 是英雄的惺惺相惜和光明磊落,而是以最终谁能 充当牺牲品。所以尽管韦小宝能在各种利益集团 得到最大实惠为标准。现实生活中也正是以集团 中呼风唤雨,但最终还是被迫流落江湖。小说的 化为核心,所有的人都是为集团利益服务,个人能 结尾使我们明白个人相对于集团化生活的无奈, 力受到了极大的,大家分别为不同的利益集 谁都不能脱离集团利益而存在。这也充分表 团服务,目标也最终是为了个人利益。 达了作者对高度发达的现代集团化生活中人性的 如果说《鹿鼎记》中尚有一个英雄,那便是韦 异化的理解和思索。 小宝了,他是各个集团斗争的惟一“幸存者”,从皇 武侠小说至金庸先生已是一个赣峰,他的15 宫内院到天地会,到吴三桂集团,到神龙教,至罗 部小说各具特色,不仅在内容、人物性格上无一雷 刹国等,他一路过关斩将,无往而不胜。可是韦小 同,在语言风格、叙述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各有特 宝凭借的不再是智慧、胆量和武功等武侠小说中 色,这是其他武侠小说所不能媲美的。其实,抛开 常用的技能,而是靠溜须拍马的“马屁功”和运气, 武侠这层面纱,我们很容易发现金庸先生的武侠 他处处投机耍滑,而又处处逢凶化吉,至于侠客身 小说描述的是爱情、人性、正义、民族等现代故事, 上所具备的东西他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对武 如小龙女与杨过、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故事;《笑傲 侠小说一个极大的反讽。就连金庸先生自己也承 江湖》和《连城诀》中关于人性的刻画;《射雕英雄 认韦小宝除义气之外,实无可仿效之处,韦小宝是 传》和《天龙八部》中民族气节和的描述 一个连作者自己都否定的人物,武侠已经进入了 等等,都使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 一个没有英雄的荒原时代。 的内涵与底蕴,这也使他的小说广为社会各个阶 个人只是集团利益的工具,这和现代社会有 层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金庸:金庸全集[M],上海兰联书店,1999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陈平原:江湖与侠客[J],文学评论。1996.6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5]张岱年,方可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洪力群】 The Philosophy of Jin Yong’S Martial Arts Fictions XUE Song—-hua (Xinjiang Institute ofFi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830012,China) Abstract:Jin Yong is good at reflecting life though his martial arts fictions.In his fictions.there is much philosophy.He has ab- osrbed essence 0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ut tlIe ideas of Confucianism。Taoism and Buddhism into his fictions.He aIso al ̄orbs western philosophy subject matter,such as spacey tragic hero.So ihs works relfect qIlite diferently m others writers’. Key Words:Martila Arts Fictions;Philosophy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