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近世代数第二章答案

近世代数第二章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近世代数第二章群论答案

§1. 群的定义

1.全体整数的集合对于普通减法来说是不是一个群? 解:不是,因为普通减法不是适合结合律。 例如

321312 321110 321321 2.举一个有两个元的群的例。 解:令Ge,a,G的乘法由下表给出

首先,容易验证,这个代数运算满足结合律 (1) xyzxyzx,y,zG

因为,由于eaaea,若是元素e在(1)中出现,那么(1)成立。(参考第一章,§4,习题3。)若是e不在(1)中出现,那么有

aaaeaa aaaaea

而(1)仍成立。

其次,G有左单位元,就是e;e有左逆元,就是e,a有左逆元,就是a。所以G是一个群。

读者可以考虑一下,以上运算表是如何作出的。

3.证明,我们也可以用条件Ⅰ,Ⅱ以及下面的条件IV,V来做群的

定义:

IV G里至少存在一个右逆元a1,能让

ae=a 对于G的任何元a都成立;

V 对于G的每一个元a,在G里至少存在一个右逆元a1,能让

aa1=e

解:这个题的证法完全平行于本节中关于可以用条件I,II,IV,V来做群定义的证明,但读者一定要自己写一下。

§2. 单位元、逆元、消去律

1. 若群G的每一个元都适合方程x2=e,那么G是交换群。 解:令a和b是G的任意两个元。由题设

abab=ab=e 另一方面

abba=ab2a=aea=a2=e 于是有abab=abba。利用消去律,得 ab=ba 所以G是交换群。

2. 在一个有限群里,阶大于2的元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解:令G是一个有限群。设G有元a而a的阶n>2。

考察a1。我们有

ana1=e ea1=a1=e

nnn2设正整数mm假设矛盾。这样,n也是a1的阶,易见a1a。

否则 a2=aa1=e

与n>2的假设矛盾。这样,我们就有一对不同的阶大于2的元a和

a1。

设G还有元b,ba,ba1,并且b的阶大于2。那么b1的阶也大于2,并且b1b。我们也有b1a。

否则 e=b1b=aa1=b1a1

消去b1得b=a1,与假设矛盾。同样可证b1=a1。这样,除a和a1外,又有一对不同的阶大于2的元b和b1。

由于G是有限群,而G的阶大于2的元总是成对出现,所以G里这种元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3.假定G是一个阶是偶数的有限群。在G里阶等于2的元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解:由习题2知,G里阶大于2的元的个数是偶数。但G只有一个阶是1的元,就是单位元e。于是由于的阶是偶数,得G里阶等于2的元的个数是奇数。

4.一个有限群的每一个元的阶都有限。

解:令G是一个有限群而a是的任一元素,那么

a,a2,a3,...

不能都不相等。因此存在正整数 i,j,i边,得

(1) aije

这样,存在正整数ij,使(1)成立,因此也存在最小的正整数m,

j,使aiaj ,用aj乘两

使ame,这就是说,元a的阶是m。

4. 群的同态

假定在两个群G和G的一个同态映射之下, aa。a与a的阶是不是一定相同?

解:不一定。例如,令G是本章1中例2所给出的群而G是该节中例1所给出的的群。那么读者容易证明

: ng n是G的任意元

是G到G的一个同态映射。但G的每一元n0都是无限阶的,而g的阶是1。

5. 变换群

1. 假定是集合A的一个非一一变换。会不会有一个左逆元1使得

1?

解:可能有。例如令A={所有正整数},则

: 11, nn1 n1

显然是A的一个非一一变换。而A的变换

1: nn1 nA

就能使1.

2. 假定A是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证明,所有A的可以写成 xaxb a和b是有理数, a0 形式的变换作成一个变换群。这个群是不是一个变换群? 解:令G是由一切上述变换作成的集合。考察G的任何两个元素

: xaxb a和b是有理数, a0

: xcxd c和d是有理数, c0

那么

: xx(axb)c(axb)d

(ca)x(cbd) 这里ca和cbd都是有理数,并且ca0。 所以仍属于G。

结合律对一般变换都成立,所以对上述变换也成立。 单位变换

: xx

属于G。

容易验证,在G中有逆,即

1: x1bx() aa因此G作为一个变换群。 但G不是一个交换群。令

1: xx1 2: x2x

那么

12: x(x)(x1)2x2

12221: x(x)(2x)2x1

211 1221

3. 假定S是一个集合A的所有变换作成的集合。我们暂时用符号

:

aa'(a)

来说明一个变换。证明,我们可以用

12: a1[2(a)]12(a)

来规定一个乘法,这个乘法也适合结合律并且对于这个乘法来说,还是S的单位元。

解:令1和2是S的任意两个元而a是A的任意一个元。那么2(a)和

1[2(a)]都是A的唯一确定的元。因此如上规定12仍是S的一个唯一

确定的元而我们得到了一个S的乘法。

令3也是一个任意元,那么 [(12)3](a)12[3(a)]1{[3(a)]} [1(23)](a)1[23(a)]1{2[3(a)]} 所以(12)31(23)而乘法适合结合律。

令是S的任意元。由于对一切aA,都有(a)a, 所以

(a)[(a)](a) (a)[(a)](a) 即而仍是S的单位元。

4. 证明,一个变换群的单位元一定是恒等变换。

解:设G是由某一集合A的变换组成一个变换群,而是G的单位元。任取G的一个元和A的一个元a。由于,有 a(a)a

由于是A的一个一一变换,所以aa而是A的恒等变换。 5. 证明,实数域上一切有逆的nn矩阵对于矩阵乘法来说,作成一

个群.

解:这个题的解法很容易,这里从略。

6. 置换群

123

s1. 找出所有3不能和交换的元。 231

解:s3有6个元:

123123123

,,, 123132213123123123,,。 231312321其中的

123123123123 ,,=231

1232313122显然可以和

123123

交换。通过计算,易见其它三个元不能和 交换。231231

2. 把s3的所有元写成不相连的循环置换的乘积。 解: =(1),=(2 3) 123132123123123=(1 2),=(1 3),=(1 2 3) 213231321123=(1 3 2) 312

1231233.证明:

(ⅰ)两个不相连的循环置换可以交换; (ⅱ)

解:(ⅰ)看的两个不相连的循环置换和τ。我们考察乘积τ

使数字1,2,…,n如何变动。有三种情况。

(a) 数字 在中出现,并且把变成j。这时由于和τ不相连,

j不在τ中出现,因而τ使j不变,所以τ仍把变成j。 (b) 数字k在τ中出现,并且τ把k变成。这时

因而使k不变,所以τ仍把变成。 (c) 数字m不在和τ中出现。这时τ使m不动。

如上考察τ使数字1,2,…,n如何变动,显然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τ=τ。 (ⅱ)由于4.证明一个解:一个别把变成

循环置换的阶是 。 循环置换π=

。同理

的一次方,二次方,…,次方分把i2变成i2,…,把变成。因此,那么

。这就证明了,

,所以

不在中出现,

。由上面的分析,若是

π的阶是。

5.证明的每一个元都可以写成

(1 2),(1 3),…,(1 n)

循环置换中的若干个的乘积。

解:由于每一个置换都可以写成不相连的循环置换的乘积,所以只须证明,一个循环置换可以写成若干个(1 )形的置换的乘积。设π是一个

循环置换。我们分两个情形加以讨论。

(a) 1在π中出现,这时π可以写成

容易验算

(b) 1不在π中出现,这时

§7.循环群

1.

证明,一个循环群一定是交换群。

解:设循环群Ga。那么G的任何两个元都可以写成am和an(m,n是整数)的形式。但 一个交换群。

2.假定群的元a的阶是n。证明的阶是 ,这里d=( r,n )是r和n的最大公因子。

解:由于d|r ,r=ds ,所以

现在证明, 就是的阶。设的阶为。那么令 得 但

的阶,所以

aamnamnanmanam 所以G是

于是| 。(参看本节定理的第二种情形。) 为了证明

,只须反过来证明| 。由

而n是a的阶,

同上有n|r , 因而|互素而有

。但d是n和r的最大公因子,所以

3.假定a生成一个阶是n的循环群G。证明:也生成G,假如(r,n)=1 (这就是说r和n互素)。 解:由习题2,的阶是n。所以

互不相同。但G只有n个元,所以 而生成G。

4.假定G是循环群,并且G与同态。证明也是循环群。

解:由于G与同态,也是一个群。设Ga,而在G到的同态满射φ下,

。看

的任意元

。那么在φ下,有 。这样,的每一元都

是的一个乘方而G(a)。

5.假定G是无限阶的循环群,是任何循环群。证明G与同态。 解:令Ga,G(a)。定义 Φ:的一个同态满射。

(ⅰ)由于G是无限阶的循环群,G的任何元都只能以一种方法写成

的形式,所以在φ之下,G的每一个元有一个唯一确定的象,而φ是G到的一个映射。 (ⅱ)的每一个元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因此它在φ之下是G的元

我们证明,φ是G到

的象,而φ是G到的一个满射。 (ⅲ)

所以φ是G到的一个同态满射。

§8. 子 群

1.

找出的所有子群。

解:显然有以下子群:

本身;((1))={(1)}; ((1 2))={(1 2),(1)}; ((1 3))={(1 3),(1)}; ((2 3))={(2 3),(1)};

((1 2 3))={(1 2 3),(1 3 2),(1)}。

若的一个子群H含有(1 2),(1 3)这两个2-循环置换,那么H含有(1 2 )(1 3)=(1 2 3 ),(1 2 3) (1 2)=(2 3)

因而H=.同理,若是的一个子群含有两个2-循环置换(2 1),(2 3)或(3 1),(3 2),这个子群也必然是。

用完全类似的方法,读者也可以算出,若是的一个子群含有一个2-循环置换和一个3-循环置换,那么这个子群也必然是。 因此上面给出的6个子群是的所有子群。 2.

证明,群G的两个子群的交集也是G的子群。

解:设和是G的子群。 令e是G的单位元。那么e属于

令a,b

。那么a,b属于

。但

是子群。所

,因而

以属于 ,因而属于是G的子群。

这就证明了,

3. 取的子集S{(1 2) ,(1 2 3)}。S生成的子群包含哪些元?一个群的两个不同的子集会不会生成相同的子群? 解:见习题1的解。 4.

证明,循环群的子群也是循环群。

解:设循环群G=(a)而H是G的一个子群。

若H只含单位元e=a0,则H=(e)是循环群。若H不仅含单位元,那么因为H是子群,它一定含有元am,其中m是正整数。令是最小的使得属于H的正整数,我们证明,这时at。令

t=iq+r 0≤r<i

那么ai=aiqar。由于at和aiq都属于H,有

ar=a-iqat∈H

于是由假设r=0,at=(ai)q而H=(ai)。 5.找出模12的剩余类加群的所有子群。

解:模12的剩余类加群G是一个阶为12的循环群。因此 由题4,G的子群都是循环群,容易看出:

([0])=[0]

([1])=([5])=([7])=([11])= G ([2])=([10])={[2],[4],[6],[8],[10],[0]} ([3])=([9])={[3],[6],[9],[0]}

.看H的任一元

([4])=([8])={[4],[8],[0]} ([6])={[6],[0]} 是G的所有子群。

6.假定H是群G的一个非空子集并且H的每一个元的 阶都有限。证明,H作成一个子集的充要条件是: a,b∈Hab∈H

解:由本节定理1,条件显然是必要的。

要证明条件也是充分的,由同一定理,只须证明: a∈Ha-1∈H

设a∈H,由于H的每一元的阶都有限,所以a的阶是某 一正整数n而a-1=an-1.于是由所给条件得a-1∈H。 §9. 子群的陪集 1. 证明,阶是素数的群一定是循环群。

解:设群G的阶为素数p,在G中取一元a≠e,则a生成G的一个循环子群(a)。设(a)的阶为n,那么n≠1. 但由定理2,n│p,所以n=p而G=(a)是一个循环群。

2. 证明,阶是pm的群(p是素数,m≥1)一定包含一个阶是p的子群。

解:设群G的阶是pm。在G中取一元a≠e,那么由定理3,a的阶n│pm.但n≠1,所以n=pt,t≥1,若t=1,那么d的阶为p,(a)是一个阶为p的子群。若t>1,可取b=a个阶为p的子群。

p

t1,那么b的阶为p,而(b)是一

3. 假定a和b是一个群G的两个元,并且ab=ba,又假定 a的阶是m,b的阶是n,并且(m,n)=1.证明:ab的阶是mn。 解:设ab的阶是k。由ab=ba,得 (ab)mn=amnbmn=e 因此k│mn。我们反过来证明,mn│k。由 e=(ab)kn=aknbkn=akn 以及a的阶为m,得m│kn,但(m,n)=1,所以m│k.同理n│k。又由 (m,n)=1,得mn│k. 这样,ab的阶k=mn。

4. 假定~是一个群G的元间的一个等价关系,并且对于G的 任意元三个元a,x,x’来说 ax~ax’ x~x’

证明,与G的单位元e等价的元所作成的集合是G的一个子群。 解:令H是与e等价的元所作成的集合。

由于e~e,所以H不空。

设a,b∈H,那么a~e,b~e,b~e可写成a-1ab~a-1a 因此由题设,ab~a~e而ab∈H。

a~e可写成ae~aa-1,因此由题设,e~a-1而a-1∈H。 这样,H作成G的一个子群。

5.我们直接下右陪集H a的定义如下:H a刚好包含G的可 以写成h a (h∈H)形式的元。由这个定义推出以下事实:G的每一个元属于而且只属于一个右陪集。

解:取任意元a∈G,由于H是一个子群,单位元e∈H,因此 a=e a∈H a这就是说,元a属于右陪集H a。

设a∈H b,a∈H c,那么a=h1b=h2c (h,h∈H)

12由此得,b=h11h2c,而H b的任意元 hb=hh11hc∈H c

2因而H bH c,同样可证H cH b,这样H b=H c而a只能属于一个右陪集。

6.若我们把同构的群看成一样的,一共只存在两个阶是4的群,它们都是交换群。

解:先给出两个阶是4的群。 模4的剩余类加群

1G={[0],[1],[2],[3]}.

11。 G的元[1]的阶是4而G是[1]所生成的循环群([1]) s4的子群

B4={(1),(1 2)(3 4),(1 3)(2 4),(1 4)(2 3)} 叫作克莱因四元群。B4是s4的子群容易验证,我们有 [(1 2)(3 4)]2=[(1 3)(2 4)]2=[(1 4)(2 3)]2=(1) (1 2)(3 4)(1 3)(2 4)=(1 3)(2 4)(1 2)(3 4)=(1 4)(2 3) (1 3)(2 4)(1 4)(2 3)=(1 4)(2 3)(1 3)(2 4)=(1 2)(3 4) (1 4)(2 3)(1 2)(3 4)=(1 2)(3 4)(1 4)(2 3)=(1 3)(2 4) 这两个群显然都是交换群。

现在证明,任何阶是4的群都和以上两个群之一同构。 设G是一个阶为4的群。那么G的元的阶只能是1,2或4

若G有一个阶为4的元d,那么G=(d)是一个循环群, 而G与G1同构。

若G没有阶为4的元,那么除单位元e外,G的其他3个元的阶都是2,因此有

G={e,a,b,c} a2=b2=c2=e 由于G是群,有ab∈G,我们证明ab=c 由ab=e将得ab=a2和b=a ,这不可能. 由ab=a将得b=e,也不可能 由ab=b将得a=e,也不可能. 因此只能ab=c,同样可证 ab=ba=c, bc=cb=a, ca=ac=b 比较G和B的代数运算,易见G和B4同构。

补充题:利用6题证明,一个有限非交换群至少有6个元。 §10.不变子群 商群

1. 假定群G的不变子群N的阶是2.证明,G的中心包含N。 解:令N={e,n},这里e是G的单位元,取G的任意元a。 由于N是一个不变子群,有aN=Na,即 {a,an}={a,na}

所以an=na。这样,N的两个元e和n都可以和G的任何元a交换, 所以N属于G的中心。

2. 证明,两个不变子群的交集还是不变子群。 解 令N1和N2是群G的两个不变子群。那么N1的一个子群(§8.习题2)。我们进一步证明,N1个不变子群。令a∈G,n∈N1N2是G

N2是G的一

N2,那么n∈N1,n∈N2,但N1

和N2是不变子群,所以ana-1∈N1, ana-1∈N2,因而 ana-1∈N1N2

于是由定理2,N1N2是一个不变子群。

3. 证明,指数是2的子群一定是不变子群。 解:令G是一个群而N是G的一个指数为2的子群。 若n∈N,那么显然有nN=Nn。设b∈G,b∈N。那么由于N的 指数是2,G被分成两个左陪集N和bN;G也被分成两个右陪集N 和Nb。因此bN=Nb,这样,对于G的任何元a来说,aN=Na是G的 一个不变子群。

4. 假定H是G的子群,N是G的不变子群,证明,HN是G的子群。

解:由于H和N都不空,所以HN也不空。 设 a∈HN , b∈HN 。那么 a=h11n , b=hn (h,h∈ H , n,n∈N )

12212121ab=h1n1n2h'12=h1n'h12 (n=n1n2)

'1由于N是一个不变子集,有

Nh2=h2N ,n111h12=h2 n (n∈N)

1由是得ab=(h1h2)n∈HN,HN是一个子群。

5. 举例证明,G的不变子集N的不变子群N1未必是G的不变子群 (取G=S4).

解 :令G=S4, N={(1),(12)(34),(13)(24),(14)(23)} N1={(1),(12)(34)}

已知N是G的一个子群(上节习题6)。我们证明,N是G的一个不变子群。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考察,是否对一切∈S4,等式

1(a) N1=N

成立。由于任何都可以写成(1i)形的2一循环置换的乘积。(§6.习题5),我们只须对(1i)形的来看等式(a)是否成立。又由于N的元的对称性,我们只须看=(12)的情形。但

(12){(1),(12)(34),(13)(24),(14)(23)}(12)={(1),

(12)(34),(14)(23),(13)(24)}

所以N是S4的一个不变子群。由于N是交换群,N1当然是N的一不 变子群。但N1不是S4的一个不变子群。因为(13)[(12)(34)](13)=(14)(23)N1 6. 一个群G的可以写成a1b1ab形式的元叫作换位子。证明;

(i) 所有有限个换位子的乘积作成的集合C是G的一个不变子群; (ii) G/C是交换群;

(iii) 若N是G的一个不变子集,并且G/N是交换群,那么 NC

解:(i),C的两个元的乘积仍是有限个换位子的乘积,因而仍是C的一个元。一个换位子的逆仍是一个换位子,所以C的一个元的逆仍是C的一个元。这样C是一个子群。 对于a∈G,c∈C ,aca=(aca个不变子群。

(ii) 令a,b∈G 。那么a111c1) c∈C ,所以C是G的一

b1ab=c∈C。由此得

ab=bac, abC=bacC=baC

即aCbC=bCaC而G/C是交换群。

(iii) 因为G/N是交换群,所以对G的任何两个元a和b (aN)(bN)= (bN) (aN), abN=baN 由此得 ab=ban (n∈N) a1b1ab= n∈N。 这样N含有一切换位子,因此含有C。 补充题。令和(i1 i2…ik)属于Sn 。证明

1

x(i1 i2…ik)=(i1x i2 …ikx )

§11.同态与不变子群

1. 我们看一个集合A到集合A的满射Φ。证明。若A的子集S是A的子集S的逆象;但若S是S的象,S不一定S的S是S的象,逆象。

解:(i)设S是S的逆象。这时对任一元a∈S,存在元a∈S,使Φ(a)=a,因此φ(S) S。反过来,对任一a∈S,存在a∈S,使Φ(a)=a,因此Sφ(S)。这样S=φ(S),即S是S的象。

(ii) 令A={1 ,2,3,4},A={2,4},A到A的满射是 Φ: 12 ,22 ,34 ,44

取S={1,3}。那么S的象S={2,4}。但S的逆象是AS 2.

假定群G与群G同态,N是G的一个不变子群,N是N的逆象。证明,G/NG/N。

解:设所给G到G同态满射是 Φ: aa=Φ(a) 我们要建立一个G/N到G/N的同构映射。定义  : aN a1N

若aN=bN,那么ba∈N。由于N是N φ之下的象,有

ba=b11a∈N, aN=bN

 所以是G/N到G/N的一个映射。 设aN∈G/N而Φ(a)=a ,那么

  : aN aN

 所以是G/N到G/N的一个满射。

若aN bN ,那么baN 。由于N是N的逆象,由此得 ba=b111aN ,aNbN

 所以是G/N到G/N间的一个一一映射。 3.

假定G和G是两个有限循环群,它们的阶各是m和n。证明,

G与G同态,当而且只当n|m的时候。

 解:设G与G同态,那么由定理2,G/NG,这里N是G到G的同态满射的核。所以G/N的阶是n。但G/N的阶等于不变子群N在G里的指数,所以由§9的定理2它能整除G的阶m。由此得n|m。 反过来设n|m。 令G=(a), G=(a)。定义

kkΦ: aa

 若a=a,那么m|h-k。于是由n|m ,得n|h-k而a=a。这样Φ是G到G的一个映射。容易证明,Φ是G到G的一个同态满射。因此G与G同态。 4.

假定G是一个循环群,N是G的一个子群。证明,G/N也是循环群。

解:循环群G是交换群,所以G的子群N是不变子群,而G/N有意义。设G=(a). 容易证明G/N=(aN). 所以G/N也是循环群。

hkhk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