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砼配合比中碱含量计算
作者:杨学良 刘 朋
来源:《创新科技》 2014年第1期
杨学良 刘朋
(烟台市方正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000)
[摘要] 为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发生,只有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
[关键词] 配合比;碱含量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72-1
1 试配要求
1.1 设计强度为C30。
1.2 坍落度为80——180 mm。
2 材料
2.1 水泥:四川宜宾“双马”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碱含量0.46%。
2.2 细集料:河砂——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68,表观密度Ps=2.768 kg/m3,产地:宜宾杨湾砂石厂。
2.3 粗集料:破碎卵石。
规格:5—16 mm,表观16—31.5 mm,掺配比例:40:60,产地:泥溪鸿运砂石厂。
2.4 水:饮用水
2.5 外加剂:淄博双联SL-H2缓凝高效件水剂,用量0.6%,碱含量8.58%
3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1 确定试配强度:
fcu,o=fcu,k+1.5σ=30+1.5×5=38.2 MPa
3.2 计算水灰比:
设定水泥28天强度fcp=42.5 MPa
W/C=Afcek/fcu,o+ABfcek=0.46×38/(38.2+0.46×0.07×42.5)=0.49
3.3 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掺0.6%SL-H2
减水剂后减水至175 kg/m3。
3.4 计算水泥用量
mco=mco/(w/c)=175/0.49=357 kg/m3
3.5 砂率采用βs=43%。
3.6 计算砂、石单位用量: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5 00 kg/m3,
经计算求得:
石子:mgo=1 122 kg/m3
砂:mso=846kg/m3
3.7 确定基准配合比为:
计算混凝土中的碱含量:①357:846:1122:175:2.142
水泥:357×0.46%=1. kg
SL-H2:2.142×8.58%=0.18 kg
1组砼配合比中碱含量为:1.+0.18=1.82 kg
②398:809:1118:175:2.388
水泥:398×0.46%=1.83 kg
SL-H2:2.388×8.58%=0.20 kg
2组砼配合比中碱含量为:1.83+0.20=2.03 kg
③324:880:1242:1121:175:1.944
水泥:324×0.46%=1.49 kg
SL-H2:1.944×8.58%=0.17 kg
3组砼配合比中碱总含量为:1.49+0.17=1.66 kg
在1、2、3三组配合比中,水泥与外加剂代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为1.=1.82 kg、2.=2.03 kg、3.=1.66 kg。
混凝土要求碱含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大于3 kg。根据3组配合比的强度及碱含量决定上报基准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为357:846:1122:175:2.142,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1.82kg/m3。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计算,选择碱含量最低的第一组配合比数据,从而减少了混凝土的开裂破坏因素,延长混凝土的寿命。
收稿日期:2013 年12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