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

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陋道围岩变形@ 衬砌受力特征 田 兵 ,杨建国。,张.晓’ (I.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两西安710054) 摘要: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 ,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 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可为该工程后续施工和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衬砌受力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0)07—0109—03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tress of Lining Structure for Shallow-buried Loss Highway Tunnel TIAN Bing。YANG Jian—guo .ZHANG Xiao’ ,(1・Gansu Province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Lanzhou 730000,China;2Highway Institute in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Tunnel deformation and stress field of rock engineering test information are the dynamic reflection 伐,尽早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 目标,有以下几条建议。 7 1建议市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 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挂帅,相关 b)财政部门补助 市对通村 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 可据市财政收入的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 补贴多少; 公路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各乡 镇、开发区应出台相应的优惠,加 快村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 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 行政村应保证取土、临时占地、用电等 部门(计划、财政、交通、建设、国 土、农业、等)和各乡镇、开发区 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 建设的组织与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 C)乡镇村自筹在群众自愿的原 实际问题,国家和市“以奖代补” 的资金只作为公路施工费用。通村公路 建设新占用土地,以乡镇、开发区为单 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用民主 方法筹集资金; d)社会捐资积极发动有一定政 建设的统一指挥与协调。 位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门应 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7l2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许可范围 内,建议全市各乡镇、开发区在不新增 治影响力、地位、经济实力、社会影响 力,并对家乡有感情的各界人士对家乡 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 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涉及供电、林业、水利、电信等部门的 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几个办法 筹集通村公路的建设资金: a)交通部门支持通村公路修建 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 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 ~e)部门帮扶利用省市扶贫对口 油路(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是每公 里10万元,工程竣工后,经上级主管 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 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7 3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村村通 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 收稿日期:2010-03—03 部门验收合格后补助到位; TRAN TRANSPORTSTANDARDIZ《交通尝 ATION2 OFHALF J ULY.7l 2月下半_010(No2月 2‘25 ) 总第 期 ・109’ ‘・ of project surrounding rock state,it provided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engineering design,construction and theory research,and provided a reli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rom intensity of damage control limit state to deformation limit state contro1.Analysing measurement and educing the characters to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tress of lining structure of loess highway tunnel may take reference to following construction and tunnel design,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homoplastic geology condition. Key words:loess highway tunnel;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tress of lining stuctrure 1引言 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高等级 公路的发展,黄土公路隧道的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多。公路隧 (JTGF60—2009) 要求的频率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 行回归分析,绘制隧道位移一时间曲线(如图1所示)。 道具有大跨、扁平的特点,黄土强度低、风化快、自稳时间 短,囤岩松弛易塌方。因隧道工程地质、围岩本构关系和施 E E  工因素等的不确定性,使现代隧道结构计算结果仍不能作为 设计的直接依据,了解黄土地区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一直 是工程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隹确了解围岩释放 一十围岩收敛曲线 ・一拱顶沉降曲线 —应力分布及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埋设受力传感器进行现场 量测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方法…。本文以丹(东)拉(萨)国道 2 2 2 2 1 1 1 1 ∞ ∞ ∞ ∞ ∞巧O 时间(d) 主干线西宁过境公路大酉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为基础,研究 图1 YK2+750位移一时间曲线 了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和衬砌受力特征。 2工程概况 大酉山隧道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黄土塬梁区 地带,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 西翼弧形褶皱带部位。海拔2314 8m~2444.2m,左线 长2 560m、右线长2 535m,围岩全部为V级,浅埋软弱段 围岩收敛、拱顶沉降观测结果表明:a)围岩流变特征比 较突出,而脆性特征不明显。该断面处围岩变形随时间变化 率前期比较均匀缓慢,没有脆性岩石显著突变或先快后慢的 特点,而是逐渐发展,第侣d后位移值变化微小,并逐渐趋 于稳定;b)侧墙、仰拱开挖扰动引起围岩水平收敛值变化, 实测观测数据曲线均显示两处较小波动,是实际施工中左右 边墙开挖支护对围岩扰动的直接反映。从曲线形状看,围岩 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 埋深较浅,岩性为坡积、洪积和风积的严重湿陷黄土状土 (Q 、 ‘),湿陷等级为Iv级,具高压缩性,自稳能力极 差。隧道浅埋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由4m长径向药卷锚杆、 26cm厚C25喷射砼、中8双层钢筋网、120a型钢拱架、 50cm厚C25模筑砼组成。 4应力应变监测与分析 隧道开挖前,岩体处于应力平衡状态;开挖后,隧道内 壁形成临空面,原始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应力场重新 分布 ’ 。为了更好地说明隧道开挖后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内在 关系,将应力、应变传感器布设在与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观测 相同的断面上,压力盒埋设、量测与位移观测同步,使用的 3变形监测 隧道洞身开挖与支护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 围岩位移《变形)相应变化,变形是实际围岩应力状态最直观 的反映,故通过围岩变形测量信息及对变形规律性的认识, 就可预测预报围岩稳定性。 3.1量测方法 传感器为VWE型振弦式土压力盒、JXH一2型砼应变计。通 过整理现场观测数据,绘制应力应变图形如图2~图7所示。 选择典型断面作为监控量测断面,在隧道左右侧墙布置 围岩收敛水平测线。围岩收敛变形监测仪器采用JSSA30型 8 数显钢尺式收敛计,量测精度为O.06mm。拱顶沉降观测采 用日本宾得自动安平水准仪AP一128,试验监测共布设6个 7 观测断面,断面埋深25.58m~46.16m,现选择一典型断面从 14 d 围岩变形、衬砌受力等方面分析其变化规律。 3.2变形特征 观测断面布设完成后,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图2 YK2+750围岩与一次衬砌之间压力fKPa) 1 10. 《交通标准化》2010年7月下半月刊・总第225期 TRANSPORTSTANDARDIZATION.2HALFOFJULY 201 0f№225) 一ed ∞ ∞ ∞ :+佰 压力盒1 4.1围岩 一次衬砌之问接触压力 图形显示,隧道围岩与一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 匀,断面两侧不对称,主要是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造成。拱 顶下沉变形量大,应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压力随支护变形向 洞移动,故拱顶接触压力相对较小,接触压力最大之处不在 拱顶而在拱腰处(4号和5号压力盒附近),围岩压力分布呈 “牛角湾”形状。左侧墙底压力较右侧大,与拱部衬砌压力 0 -一压力盒2 压力盒3  一 一压力盒4 压力盒5 十—・一压力盒6 压力盒7 —+—一一压力盒8 压力盒9 压力盒1O 压力盒1^ 压力盒12 * 压力盒13: 大小分布情况一致。由于边墙底部土体受到了集中的竖向压 力,致使周围土体受到向上隆起的挤压作用,9号和20号压 力盒压力较大。断面右侧土体强度较低,图形显示8号压力 盒位置压力大于左侧压力。15号和16号压力盒位于边墙底 部,测得的压力值较大,是由于这两处承受了:大部分隧道衬 压力盒14 #一压力盒15 压力盒16 ~图3 YK2+750围岩与一次衬砌之间压力一时间曲线 — 压力盒17 —* ———_~压力盒18 压力盒19 压力盒2O *一压力盒21 ・~压力盒22 扣一压力盒23 ~砌所受的垂直压力。另外,一次衬砌拱腰以上、边墙底部压 力随时间略有增长,但幅度较小,边墙侧向压力和拱腰以下 位置压力变化不明显。由于所测断面属浅埋断 ,土体完成 变形的时间较快,加之施工时间滞后,监测结果显示,仰拱 所受的压力较小,但仰拱对于控制边墙位移、提高隧道衬砌 时间(d) 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2二次衬砌受力与变形 在隧道浅埋段,围岩较为软弱,施工中为确保隧道的 安全,在一次衬砌变形大部分没有完成之前进行二次衬砌施 10 0 图4 YK2+750仰拱压力一时间曲线 5 5 工。二次衬砌完成后围岩仍在继续变形中,这种变形受到二次 衬砌的约束。图5、图6显示,二次衬砌承受了一定的围岩压 力,在施工中为承载结构,所以在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中, 3 88 不能将二次衬砌作为安全储备而忽视其工程质量的控制。 二衬混凝土应变变化范围在拱顶和拱腰处相对较大,不 图5 YK2+750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压力(KPa 同位置混凝土的应变值在6u E~76 u E之间变化,且混凝土的 应变随时间不断增大。 ———◆一压力盒24 ._压力盒25 蕾一压力盒26 5结语 ——》 压力盒27 压力盒28   一围岩变形过程反映了围岩开挖后应力调整和建立新平 衡的过程,通过对浅埋软弱黄土隧道进行位移和应力应变监 测,得出以下结论: —压力盒29 一一压力盒30 压力盒31 a)浅埋软弱黄土围岩在施作一次衬砌后变形呈流变状,脆 时间(d) 性特征不明显,且变形基本遵循缓慢变形期—基本稳定期规律; b)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自成型后即承受部分 围岩压力,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尽早形成封闭结构,二次 衬砌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在不断增大,但二次衬砌的承载作 用变化并不明显; 图6 YK2+750一次衬砌与二次衬砌之间压力一时问曲线 8O 70 60 50 40 30 2O 1O O 时间(d) ~ 应变计1 应变计2 应变计3 应变计4 应变计5 应变计6 应变计7 应变计8 应变计9 应变计10 应变计11 应变计1 2 应变计13 C)围岩与与初衬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左右不对称,且 拱腰压力值最大,故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拱腰位置的工程质 量控制,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初衬拱腰以上、边 墙底部压力随时间略有增长,但幅度较小,边墙侧向压力和 拱腰以下位置压力变化不明显。 图7 YK2+750二衬混凝土应变一时间益线(u E) TRANSPORTSTANDARDIZATION 2 {ALFoFJuLY 2010(No2251 《交通标准化》2010年7月下半月刊・总第22 15期 .1 1 1. 火车站枢纽片区改造{i勺交通系统规戈Ij 以厦门火车站为例 徐玉莲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福建厦¨361012) 摘要:厦门火车站是厦门市极其重要的交通门户,厦门火车站枢纽片区改造是在发达的商圈内进行交通枢纽的整合,交通系统的 规划无不考虑整个系统的统筹,其开发发展依赖于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开发。 关键词:枢纽;改造;交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U2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2—4786(2010)07—011 2—04 Transport System Planning of Railway Station Hub Area Alteration —— IIal【e Xiamen Railway Station as aII Example XU Yu.1ian (Xiam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io,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Xiamen railway st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 gateway in Xiamen,the hub area alteration of Xiamen railway station is integrating transport hubs in developed business district.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hould consider the whole system of CO—ordination,it's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Key words:hub;alteration;transport system 0引言 与外部交通系统良好衔接,成为每个此类型片区实现功能更 以现有火车站为典型的交通枢纽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区 替、焕发新的活力必须要考虑的课题。厦门火车站(梧村片 内,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其原有的规模、格局和城市空间利 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位于城市中心区内,以铁路客运站、 用、交通网络都可能发生矛盾,其交通枢纽的功能急需发 城市商业活动中心为主要功能的交通枢纽,片区交通系统改 展和改变。由于此类片区原有的交通功能一般较复杂、道路 造规划对片区的更替、开发、升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系统交通压力较大,因此,规划好片区内部的交通系统,并 1现状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 【2】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 反映,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 【3]林立华.深埋隧道穿煤段围岩变形特征研究[J】.交通标准 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 化,2008,(1O):17—2O. 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f4J胡素敏.围岩监测信息在浅埋大跨连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J]交通标 隹化,2008,(5):1O0—1O3. …李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0-03—05 2002. ・1 1 2・ 《交通标准化 铎 高蔓3} HALF。 JuLY,2们。(N0 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