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考点梳理与典题训练 第三讲 物态变化(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考点梳理与典题训练 第三讲 物态变化(附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第三讲、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 常考的温度估测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点和凝固点 熔 化 过 程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熔化 图像 晶 体 有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质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非 晶 体 没有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质先变稀,最后成为液体。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凝固 图像 举 例

海波、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 沥青、玻璃、松香、石蜡 - 1 -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汽化需要吸热。 (1)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异同点 不 同 点 相同点 蒸 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缓慢的汽化现象 温度降低 沸 腾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剧烈的汽化现象 温度保持不变 1.都是汽化现象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要吸收热量 2.液化: 物质从气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通常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

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液体沸腾时温度要达到沸点并且还要继

续吸热。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

樟脑丸、钨等。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

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物体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时可以相互转化的,物体在发生物态 变时通常几个过程交织在一起,在分析问题时要依据具体情景合理分析。如:用久的 白炽灯玻璃泡内会发黑。其原因是电灯通电发光时,在高温下灯丝发生升华成为钨蒸 汽;灯灭时温度降低,钨蒸汽遇冷凝华为钨粉附在玻璃泡的内表壁。故发生的物态变 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具体情况见下面的物态变化循环图: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 2 -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13×3分)

1.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盛有水,小试管中装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在对大烧杯加热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 ( ) A.不能达到沸点 B.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能够沸腾 D.能否沸腾取决于当时的气压

2.将100℃的水蒸气通入到21℃的冷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是 ( ) A.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不变 B.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增加 C.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减小 D.水的温度可能到达100℃,并有可能沸腾

3.当登山队员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时,他们用普通锅烧开了一壶水,则此时水的温度应该 ( )

A.等于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 D.无法判断 4.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5.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冰一定比水凉 B.雪地上的铁块一定比木块冷 C.人感觉冷时,气温一定很低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

6.工人师傅在熔化铝锭时常常采用铜锅,但在熔化铜锭时却不采用铝锅,其中的原因是 ( )

A.铜的传热能力比铝强 B.铜的硬度比铝大 C.铜的熔点比铝高 D.铜的颜色比铝深

7.在除去蔗糖中的水份时,常常采用使蔗糖中的水份沸腾的方法,但蔗糖在100℃的温度下其营养成份会被破坏,则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用文火慢慢加热 B.缩短使水沸腾的时间

C.增大锅内的气压 D.减小锅内的气压 8.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卫星因摩擦生热而烧毁,工作人员会在卫星上涂上一层特殊材料,这层材料的作用是 ( ) A.这层材料能隔热 B.这层材料能迅速将热传走

- 3 -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C.这层材料非常光滑,不会与空气摩擦生热

D.这层材料在遇热熔化和汽化的过程中会吸收因摩擦而产生的热

9.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 ( ) 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 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

10.有一间完全隔热的房间,房间的温度维持在0℃,若在室外将一块冰放在盆中,当冰熔化一部分后,将整个盆子端到此房间,则将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 A.冰会继续熔化 B.水会开始凝固

C.冰不再熔化,水也不会凝固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这取决于进入房间时水的多少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 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C.水有可能在20℃沸腾 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12.在唐朝的皇宫,宫女会在夏天推动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沿房顶的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增加一道风景 B.为了新奇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降温 13.将鸡蛋放在火里烧,有时外面已经烧糊了但里面可能还没有熟,但将鸡蛋放在水中煮,整个鸡蛋熟了后,鸡蛋的外面也不会糊,这是因为 ( ) A.隔了水后,鸡蛋热得较慢 B.水容易吸热 C.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维持在100℃ D.水的传热能力不强 二、填空题(1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4.冬天晾在室外的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 现象;初春冰雪消融,这是 现象;晚秋地上会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 现象。

15.对固体加热,它可能会变成 体;若继续加热,它最终会变成 体。 16.用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来冷藏食物, 的效果会更好。 17.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熔化曲线, 温则由曲线可看出: 的熔点较高; 熔化过程经历的

度A B 时O 间

- 4 -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时间较长。

18.请填出下列描述中的物态变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阳春三月,江河解冻: ;衣橱中的樟脑丸不翼而飞: 。 19.饺子在水中煮,怎么都不会变黄;可将饺子放在油中炸,没过多长时间,饺子就会变黄、变焦,这说明 的沸点比 的沸点高。

20.某地区今年暑假出现了严重的旱情,部门采取了人工降雨的应急手段: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以炮弹的形式送入云层,它很快会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云层中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变大后会落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会 成为雨降落到地面。(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1.软物质包括: 、 。(写出三种即可) 三、简答题(3×5分)

22.假如我们的世界没有物质状态的变化,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请你设计出三个合理的场景。

23.一颗鸡蛋在水中煮熟后将其捞出水面,马上拿在手中,此时手并不感到非常烫,但过一小段时间后,鸡蛋表面的水干了,鸡蛋会非常烫手,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24.小颖同学在家帮妈妈炒菜时,在锅内倒油后,油燃了起来,请你帮助小颖同学想出办法扑灭锅中的火,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26题4分27、29题各6分, 其余每空1分。)

25.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腾规律时 获得的曲线。从曲线可知,加热时水的初温为 , 加热到第 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 , 继续加热时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

“不变”),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5 -

温度/℃ 14121086O 时间/min

3 6 9 1

1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2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

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图________则是

水沸腾时的情况。

27.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小明同学依据

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检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mL 水/mL 酒精/混合液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50 75 370 750 1/2 1/5 1/7 1/30 1/61 观 察 现 象 -8℃未发现凝固 -8℃未发现凝固 -8℃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 a b (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① 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小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

开?

②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③ 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28.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认清它的______.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从第 分钟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时间(分) 温度(℃) 1 92 2 94 3 96 4 97 5 98 6 98 7 98 8 98 …… …… 29.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随加热

- 6 -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0 60.7 7 80.5 1 67.8 8 80.4 2 73.6 9 80.5 3 79.6 10 84.7 4 80.4 11 88.4 5 80.4 12 93.5 6 80.5 温度℃ ①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 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 7 -

温度/℃

时间/min

中考总复习(物理) 吉泰培训辅导资料 参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C 7.D 8.D 9.B 10.C 11.C 12.D 13.C 二、填空题

14.升华;熔化;凝华。 15.液,气。 16.冰。 17.A,B。 18.凝固;熔化;升华。

19.油,水。 20.升华,凝华,熔化。 21三、简答题

22.略 23.略 24.略 四、实验探究题

25.60℃,8,120℃,不变,大于。 26.b,a29.略

- 8 -

.液晶、泡沫、胶体。 27.略 28.量程,分度值,5,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