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C.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B.能成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 D.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3.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密度为 4g/cm3 B.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丙比甲的密度大 D.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相同质量的0℃水和0℃冰,用水冷却食物更好

B.使用电风扇能降低室内温度,所以人们感觉到吹电风扇时凉爽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后雪开始熔化,吸收空气中热量,导致气温降低 D.用高压锅煮熟食物更快,是因为高压锅比普通锅厚

5.周末,小科一家到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6.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高速公路上小轿车正常行驶时速度是4m/s B.击鼓时,力量越大音调越高

C.工厂里的工人戴一个防护耳罩,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教室的门宽约80cm

8.《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9. 图为某幼儿园购置的迷你汤勺置于成人手掌的情形,关于它的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 )A.长度1cm C.质量200g

B.长度10cm D.质量20kg

10.如图所示,在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选项正确但不全对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11.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C.运动路程长,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以3m/s的平均速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一定前进3m 12.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实像

C.小明从远处走近对面墙上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 1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的脉搏正常跳动每次间隔的时间约为5s B.普通教室门高约20dm

C.人洗澡水的适宜温度大约是60C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00g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4.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顺利的将载有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入太空。如图,火箭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

______ 为参照物,王亚平是静止的。

15.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

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_ 的原理,从 减弱噪声。

16.上课时,老师说话的声音是声带_ _产生的,通过_ _传播到同学们的耳中的。 17.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8.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9.现有(1)小孔成像;(2)立竿见影;(3)海市蜃楼;(4)水中倒影四个光现象。其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请你再举出一个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实例 。 20.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 。

(2)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2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22.如图所示,小明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研究成像情况.

(1)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所成的像最小; (2)烛焰放在______点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3.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是_______,水的体积是 ______。(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四、探究与实验题(24题7分,25题9分,26题8分,共24分)

24.如图1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材外,

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

(2)如图2,由此判断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加热到第3 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4)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

(5)在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而成的。

(6)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cm;

(5)小明将蜡烛A以0.2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______m/s,且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7)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26.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首先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把金属块放在______盘,用镊子向盘中加减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金属块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2所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五、分析与交流题(27题5分,28题5分,共10分)

27.为了锻炼小红的能力,今年国庆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太原看望姥姥。妈妈上

车送行,忽然听到一声火车长鸣,小红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赶快下车。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8.中国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许多有用的经验。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人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六、综合与应用题(29题9分,30题8分,共17分)

29.小文打车从体育中心去圆明新园,图甲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打印的部分信息, 试求:

(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若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2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30.一块岩石的体积为50m3,某同学从大岩石上取一小块作为样品,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

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到90mL。 (1)岩石的密度是多少g/cm3? (2)这块50m3大岩石的质量是多少kg?

一、单选题(20分)

1.D 2.B 3.C 4.C 5.C 6.B 7.D 8.D 9.B 10.C 二、多选题(9分) 11.AC 12.BC 13.BD 三、填空题(20分)

14.运动 火箭(或翟志刚、或叶光富、或神舟十三号) 15.不能传声 传播过程中 16. 振动 空气 17.凝固 放出 18.升华 凝华 19.(1),(2) 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 20.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光的直线传播

21.凸透镜 会聚 22.a d 23.900kg 0.9 m3 四、实验题(24分)

24.(7分)停表/秒表 晶体 3 固液共存 -2 液化 慢

25.(9分)大小 确定像的位置 2 A 15 0.2 不变 玻璃有厚度,前后表面各成一个像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 26.(8分)右 左 78.4g 7.84×103 五、简答题(10分)

27.(5分)小红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自己乘坐的火车对于于离站的列车位置发生了变化,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乘坐的火车相对于站台位置没有改变,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她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因此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8.(5分)迎着月光走时,由于月亮在人的正前方,月光通过积水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亮的地方是积水;背着月光走,由于月亮在人的背后,月光通过积水也发生镜面反射,但是反射光线无法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所以较暗的是积水。

六、计算题 29.(9分)

(1)36km/h;(2)2km

解:(1)由可知,上车的时刻是8:00,下车的时刻是8:10,共计10min,则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1t10min=h

6由车票的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

s6km

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vs6km=36km/h1 th6(2)由题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t2min=1h 30由图乙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60km/h

s由v可得,出租车这段时间所通过的为

tsvt60km/h1h=2km 30答:(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6km/h; (2)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为2km。 30.(8分)

(1)2.7g/cm3;(2)1.35×105kg 解:(1)岩石样品的体积

V=90mL﹣80mL=10mL=10cm3

岩石样品的质量

m=27g

岩石的密度:

ρ=

(2)大岩石的体积

m27g3333=2.7g/cm=2.7×10kg/m V10cmV′=50m3

大岩石的质量

m′=ρV′=2.7×103kg/m3×50m3=1.35×105kg

答:(1)岩石的密度2.7g/cm3; (2)大岩石的质量是1.35×105k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