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编制依据 ............................................ 2 三、施工准备 ............................................ 4 四、脚手架方案的选型 .................................... 5 五、马道的搭设规定 ...................................... 5 六、马道的使用规定 ...................................... 6 七、马道的拆除规定 ...................................... 6 八、马道的质量检查及验收和管理 ........................... 7 附图: .................................................. 7
第 1 页
马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总体简介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计划开工日期 内 容 计划竣工日期 合格 总工期 6 要求工期 7 质量要求 1.2建筑设计概况
序号 1 2 3 4 6 7 8 9 10
项目 建筑功能 建筑特点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 建筑高程 建筑防火 外装修 屋面防水 室内装修 第 2 页
内 容 马道施工方案
11 节能保温 1.3 结构设计概况
序 号 1 项 目 基 础 结构形式 主 体 地下水位 内 容 2 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质 3 地下防水 基础垫层 基础底板 4 混凝土强 度等级 墙 框架柱 板、梁 5 6 7 8
抗震等级 钢筋类别 钢筋接 头形式 结 底板(mm) 第 3 页
马道施工方案
构外墙(mm) 断面内墙(mm) 尺寸 顶板(mm) 主要轴跨尺寸 9 楼梯 二、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
2.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3《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钢管强度高、刚度好等优点,本工程上下人马道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材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1钢管:钢管采用外径48 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的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稳定的Q235钢。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长度为4~6m,便于工人操作。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3.1.2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应与钢管管径相配合、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制造,扣件附件的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中Q235钢的规定,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无出厂合格证、表面裂纹、变形、锈蚀的扣件,扣件活动部位灵活转动,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并经检验合格的材料。
3.1.3脚手板:木脚手板采用50(厚)×250(宽)×4000(长),脚手板厚度为50mm,防滑条选用30mm×30mm木条,步距30cm,1.2米长。
3.1.4安全网:选用3m×6m的密目安全网。
第 4 页
马道施工方案
3.2技术准备
3.2.1各级负责人按照马道搭设的要求逐级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2安全部和物资部须组织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3.2.3清除基底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四、脚手架方案的选型
4.1采用双排排单立杆脚手架,立杆纵距1.5米,立杆横距1.2米(根据肥槽宽度确定),横杆间距1.5米,马道两侧均设防护栏杆,距地50mm设置纵横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内侧立杆距离基坑边缘根据肥槽宽度定。
4.2考虑以后地下室施工情况,上人马道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之”字形。 4.3 马道均满挂密目网。
4.4通道上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跳板,并设防滑条,间距为30㎝。 4.5 拉结件设置:坑顶上方设置地锚埋件,间距2米,马道上方皆与地锚埋件相连,并保证拉接件牢固连接;拉结点位置尽量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结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拉结件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马道连接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4.6马道顶部设置防坠物板,避免上部坠物伤人。 4.7上人马道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
4.8 地上通道搭设双层防砸棚。为了增加马道稳定性,在马道四周设置斜向抛撑。
五、马道的搭设规定
5.1 搭设顺序:做好搭设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安全技术交底等)→
放出架体位置线→铺设垫板→放置纵向扫地杆→根据立杆间距逐根树立杆,并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横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牢)→安装第一小横杆(与各立杆或大横杆扣牢)→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设置拉接件→立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脚手板→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验收使用。
5.2 搭设之前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
杆配件。
5.3 马道的搭设必须统一交底后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严格按上述搭设程序进行。
第 5 页
马道施工方案
5.4 剪刀撑、斜杆等整体连接杆件应随搭设的架子及时设置。
5.5 脚手板应铺平、铺稳,并用14#铁丝绑扎固定,上设防滑条,间距300㎜。斜道
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档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
5.6 设置撑拉杆时,应掌握其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的显著变形。
5.7 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需铺设临时脚手板并固定,工人必须戴好
安全帽和佩挂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较重杆件和易失衡、脱手、碰接、滑跌等不安全作业。
5.8 扣件一定要拧紧,严禁松拧或漏拧, 脚手架搭设后应及时逐一对扣件进行检查。 5.9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5.10 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与立杆相交点能加扣件的一定要加扣件。剪力撑采
取对接方式。
六、马道的使用规定
6.1 马道必须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2 在马道上严禁堆放材料。
6.3 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杆。确因施工需要临时
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后及时恢复。
6.4 在马道上行走时,应注意个人安全保护和他人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5 每天作业前,各施工队先行检查马道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
决后方可作业,发生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架上人员撤离。
6.6 专人打扫人行马道,垃圾清扫走,并检查防滑条和护栏是否牢固可靠。 6.7 严禁利用马道作为斜撑点,不准工人私自拆改拉接点。
七、马道的拆除规定
7.1 马道的拆除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须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脚手架顶端拆除其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抛撑→纵向支撑。
7.2 斜向抛撑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后方可拆除。
7.3 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件应及时拆除,避免误扶和强靠已松脱连接的杆
第 6 页
马道施工方案
件。
7.4 拆除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卸下,必须绑扎牢固或装入容器内才可吊下,严禁向下抛掷,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7.5 拆除马道时必须划分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7.6 拆除前须指派专人检查马道上是否清理干净,否则不许拆除,拆除时应按规定程序拆除。
八、马道的质量检查及验收和管理
8.1 在马道搭设完成后,应由安全、技术、工程、分包等部门(单位)按分段、部位、
搭设和防护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方可使用。
8.2 在搭设过程中,如需使用,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符合要求
后方可上人。
8.3 马道未经检查、验收前,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拆
改,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8.4 大风雨后,施工负责人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架子进行检查。
建立有效的外架安全管理机构和定期检查、复查制度,由安全主管主持检查和验收。
附图
第 7 页
马道施工方案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