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技术要求
1.光伏组件采用“横向”排列方式。
2.光伏板钢支架采用前后支腿,立柱不用C型钢。 3.光伏板支架地基应依据地勘报告确定最优方式,桩距宜取1.2m~1.5m。
4.直流导线选用光伏专用直流导线,尽量减少损耗,采用上下分排分开的接线方式。
5.优化汇流箱接线,尽量减少电缆通道。 6.汇流箱内直流开关需加信号模块、浪涌保护器。
7. 组容比根据当地辐照资源及限电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不低于1.1:1 8.箱变基础高出地坪500mm。
9.箱变至逆变器联络电缆采用三芯电缆。 10.35kV集电线路每回最大不超过10MW。 11.场内通信采用环网通信。 12.电缆接头采用冷缩。
13.汇流箱内接线端子需附带接线铜排,满足现场接线要求。 14.汇流箱内加装防反二极管,逆变器侧不安装。 15.SVG采用降压型,容量按12Mvar考虑。
16.35kV智能测控装置、带电显示装置需安装在开关柜柜门上。 17.35kV配电装置底部采用电缆隧道布置电缆,在35kV配电室内设置人孔进入电缆隧道。
18.需要二次升压的升压站内采用电阻接地,开关站接地方式需满足电网要求可采用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方式。
19.光伏组件阵列间采用接地扁钢跨接并引下接地,两端需可靠接地。 20.常规地面电站组件底边在有杂草生长的地面距地不小于500mm,其余不小于400mm.
21.沿海等污染严重的地区光伏组件采用抗PID组件,逆变器配合采用抗PID配置,所有电气设备采用耐污型设备,.
22.钢支架需满足结构要求下增加壁厚及镀锌厚度抗腐蚀,也可采用玻璃钢支架.
23. 配电楼设置35kV配电间、低压站用配电间、集中控制室(面积不小于40m2,采用300mm高架空地板)、二次设备间(采用300mm高架空地板)、工具间、休息室。
24.综合楼定员按12人考虑(1个总经理、1个副总经理、10个运行人员),需设置1个总经理办公室、1个副总经理办公室、1个公用大办公室、1个大会议室、1个活动室(约50m2)、1个资料室、1个备品间、1个厨房、1个小型餐厅、5个双人宿舍(含卫生间)、1个总经理宿舍(含卫生间)、1个副总经理宿舍(含卫生)、1个卫生间。
25.升压站、综合楼区域采用水泥道路,主路宽6m,并设置停车场位置,场区采用砂石路面。
26.光伏场区围栏采用丝状围栏(总高不低于1.8m,底部距地不大于150mm),升压站、综合楼区域采用下部为500mm高实墙、上部
为铁艺、总高不低于2.2m的围栏。 27.暖通取暖采用电热辐射设备。
28.每个逆变器房角上设置投光灯,光照方向投向相对应的箱变区域。 29.逆变器应布置与方阵中心区域,,旁边设道路.
1 光伏电站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光伏组件技术要求 转换效率及功率衰减: 转换效率:光伏组件采用多晶硅材料其转换效率不低于15.5%: 60片:250W≥15.5%、255W≥15.6%; 备注 1.1 72片:295W≥15.5%、300W≥15.5%、305W≥15.6%、310W≥15.9% 功率衰减:首年功率衰减不高于2%,5年内功率衰减不高于5% 资格认证: 1.2 通过国家金太阳认证,取得测试报告和证书; 通过德国TUV认证,取得测试报告和证书; 2 逆变器技术要求 转换效率:最大效率不低于98.7%,欧洲效率不低 2.1 于98.4%,10%过载时效率不低 于96% MPPT跟踪电压范围:下限电压≤450V,上限电压 2.2 ≥820V 2.3 待机:待机自耗电≤30W 最大输出:最大交流持续输出功率应能达到额定值 2.4 1.1倍 具有核心易损部件的故障检测功能: 2.5 辅助电源故障检测、风扇故障检测、直流输入及交流电容等故障检测 对关键部件的相关要求: 直流输入及交流输出均 2.6 采用断路器保护方案 IGBT直流输入电容、交流输出电容等应采用可靠性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 维护:除磁性元件外,应具备所有部件全正面维护 2.7 功能 散热:应具有设备及整体的散热方案,确保在50℃ 2.8 环境温度下,可满载连续运行 2.9 直流电压:最大输入电压≥900V 直流配电柜智能监控功能:应能实现对每一路输入 2.10 电流、开关状态、电压等参 数的监控,且选用直流断路器 产品认证: 必须通过金太阳认证,取得测试报告 2.11 和证书; 必须通过国网公司“零电压穿越”认证,取得测试报告和证书; 通过德国TUV认证,取得测试报告和证书; 光伏逆变器应能向远程集控系统提供以下信号: 光伏逆变器运行状态(投运、退出、停运等) 直流输入: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功率 交流输出:相电压、相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2.12 电能计量:日发电量、月发电量、总发电量、每日输出功率曲线、日运行时间、总 运行时间 所有故障信息: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次数、故障持续时间、故障发生日期(存储容 量至少满足储存12个月的数据)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完成以下操作: 2.13 对光伏逆变器实现远方启、停,对功率输出实现远方调节 对光伏逆变器实现远方对时、远方复位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以下情况发出报警信号: 模块异常;电网反序、电网电压异常、电网频率异 2.14 常;PV输入过压、PV无输入 系统输出过载、紧急停机、冷却风机入口过热、输入反接报警、输出断路器故障 控制器、辅助电源异常、通讯故障、逆变器过热、逆变器孤岛 逆变器的技术指标要求: 逆变器的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应满足中国电网要求,功率因数具备在线可调功能, 给出调节范围;并应详细说明降低系统谐波的策略 逆变器中使用的核心器件应为欧美国际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逆变器的直流侧支撑 电容器必须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优质薄膜电容,确保转换效率。 逆变器的直流输入侧必须加装ABB、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高品质直流断路器,其 额定直流分断能力不小于20KA;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侧必须加2.15 装ABB、西门子等国际知 名品牌的高品质低温型交流断路器,在AC415V时的极限短路电流分断能力不小于 70KA,磁脱口电流≤5*In,额定电压不低于AC690V 逆变器需同时具有被动式检测、主动式检测两种技术;逆变器应具备易损部件故障 自动检测功能 逆变器产品需具备金太阳认证型式试验报告;具备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 验)中心所做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报告 逆变器厂家需提供最大交流持续输出功率,用以体现逆变器超发能力 3 3.1 汇流箱技术要求 汇流箱直流断路器机械寿命应不低于5000次 汇流箱智能测控单元应能向远程集控系统提供以下信号: 光伏组件信号:光伏电池组串电流、光 3.2 伏电池阵列电压、光伏电池组串故障告警及定位 汇流箱信号:汇流箱保险器熔断告警和定位、防雷器状态和输出断路器状态、汇流 箱箱体温度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以下情况发出报警信号: 3.3 光伏电池组串故障、汇流箱保险器熔断、汇流箱体内温度过高 4 主变压器技术要求 主变压器应能向远程集控系统提供以下信号: 设 备运行状态:运行、退出、异常及故障等各种运行状态运行参数,应至少包括: 4.1 1.电气量参数:主变高低压侧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 功功率、功率因数; 2.非电量参数:主变油温、油压、铁芯温度; 3.有载调压开关 档位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主变压器完成以下操作: 对主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有载调压开关、有载 4.2 调压开关油箱滤油机、主变压器 冷区风机(如果有)实现远方操作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以下情况发出报警信号: 保护动作、重/轻瓦斯、变压器油温高、油压高/低、4.3 变压器油位低、主变高低压参 数越限,包括三相电压(过/低、闪变)、三相电流 5 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 无功补偿装置应能向远程集控系统提供以下信号: 装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无功输出容量 各IGBT5.1 换流阀组单元的工作状态 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 各类保护动作情况及故障告警信息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无功补偿装置完成以下操作: 5.2 对无功补偿装置输出容量、滤波功能实现远方调节、远方开停机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以下情况发出报警信号: 5.3 直流过压、电力电子元件损坏、丢脉冲、触发异常、过压击穿、温度过高 6 直流、UPS系统技术要求 直流、UPS系统应能向远程集控系统提供以下信号:蓄电池电压、电流、浮充电流、充电装置直流 6.1 电压、充电装置直流电流、直流母线电压等模拟量 蓄电池保护设备开关状态、直流系统接地等开关量 整流器输出电压、电流,直流回路输入电流、电压;逆变器输出电流、电压、频率;旁路交流电压 整流器、逆变器运行指示;静态开关、旁路开关位置指示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直流系统完成以下操作: 6.2 对直流系统交流充电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实现远程操作 远程集控系统应能对以下情况发出报警信号: 蓄电池回路保护设备事故跳闸、蓄电池过充电、直流侧保护设备事故跳闸、充电装置故障 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绝缘监测装置故障 整流器输 6.3 入、直流输入、旁路交流电源电压低报警 逆变器输入、输出电压低/高报警 静态开关(旁路位置)报警;整流器、逆变器、静态开关故障报警 说明:除上述相关技术要求外,其他常规性的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行业及集团公 司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