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超过24m的脚手架、卸料平台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白河(夹河)水电站交通桥是跨越汉江的一座桥梁,本桥上构共分三联,第一联主跨采用100m钢管砼系杆拱桥;第二联引桥采用3×42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第三联引桥采用2×42m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下构主跨桥墩采用单矩形薄壁墩和群桩基础,引桥桥墩柱式墩和桩基础;桥台均采用重力式台接桩基础。位于汉江白河(夹河)水电站坝轴线上游670m处,为永久公路桥,是电站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交通要道。拟施工桥梁设计长度为320m,属于大桥。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 JGJ33-2001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4-200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980-5-2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 等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规程;
(2)《汉江白河(夹河)水电站交通桥桥梁施工设计图》等施工图及设计料
及有关的企业标准规范;
(3)业主及局指挥部有关要求及相关文件。
可编辑
-
二、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施工需要搭建脚手架平台,操作人员可站在平台上进行钢筋绑扎安装、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振捣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脚手架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φ 48×3.5mm 钢管,立杆柱距 1.5m、行距 1.2m,横杆步距 1.8m。
1、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的搭设顺序如下: 脚手架底部支撑处理 步纵向水平杆 水平…… 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1)脚手架底部支撑处理
以主桥支撑为例,脚手架基础采用临时辅助桩支撑,后用工字钢架设作为脚手架底部支撑体系。
脚手架的柱距、排距按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2)放置纵、横向扫地杆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部下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3)立柱的搭设
相邻立柱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在高度方向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
(4)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
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纵向水平杆的搭接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 1m,并等距设置 3
可编辑
-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放置纵、横向扫地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立柱横向扫地杆。
第二步横向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 1/2。
(5)剪刀撑、横向支撑等的设置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 5~7 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 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度~60度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以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连接要求同立柱。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 1~2 步之内, 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 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6)扣件安装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 ,并不大于65N.m。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7)脚手板、栏杆及挡脚板的搭设
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架长度小于 2m 时,可采
可编辑
-
用两根横向水平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覆。脚手板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其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 的镀锌钢丝绳固定在支撑杆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上层栏杆高度 1.2m,中间栏杆居中设置。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2、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其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拆除顺序,报经分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安全措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技术交底。
(2)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脚手架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有关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三、危险源辨识与技术控制措施
1、主要控制点
(1)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 (2)高空作业; (3)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4)脚手板的铺设; (5)安全防护设施; (6)起重作业;
可编辑
-
(7)模板安装与拆除; (8)砼浇筑; (9)钢筋绑扎; (10)其它方面。 2、主要防范内容
(1)防脚手架、钢筋倒塌事故; (2)防高处坠落事故; (3)防物体打击事故 (4)防起重伤害事故; (5)防触电电击事故; (6)防高温中暑; (6)防火灾事故 。
3、主要工序(环节)的易发事故及专项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3.1脚手架安装与拆除 3.1.1易发事故
(1)物体打击事故;(扣件、钢管坠落击伤操作人员) (2)起重伤害;(使用吊机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 (3)高处坠落; 高空违规作业
(4)脚手架倒塌。(安装拆除不按规范要求) 3.1.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搭设前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禁止使用质量和规格不合理的钢管和扣件;
可编辑
-
(2)脚手架搭设架子工必须是经验丰富体检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3)脚手架搭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图纸搭设顺序搭设,不得随意做出更改;
(4)脚手架拆除作业按拆除程序进行,己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己松开连接的杆件。拆下的杆件以安全方式吊下,严禁向下抛掷。在拆出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动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
(5)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到位,脚手板铺设规范满铺,不得出现探头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作业层外侧加一横杆形成安全通道,脚手架外挂安全立网作业 层下挂安全网,脚手架必须设置上下安全通道(扶梯),设置安全警示牌;
(6)施工人员必须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带,高空不违章作业;
(7)脚手架搭设必须仔细检查扣件是否上紧无松动; (8)起重作业必须有专业信号指挥人员,信号明确; (9)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10)起重机械和吊具必须经常检查保养; (11)禁止酒后上岗;
(12)加强班前安全十分钟教育。 3.2钢筋绑扎 3.2.1易发事故
(1)物体打击事故;(钢筋坠落击伤操作人员) (2)起重伤害;(使用吊机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 (3)高处坠落;(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
可编辑
-
(4)钢筋倒塌;(钢筋绑扎过高)
(5)火灾事故;(焊接、气割作业违规,用电起火)
(6)触电事故。(接电不规范线路短路漏电、电气设备短路漏电) 3.2.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钢筋绑扎规范作业,禁止向下抛止物件;
(2)安全防护设施到位,脚手板铺设规范满铺,不得出现探头板,搭接长度 不得小于20cm,作业层外侧加一横杆形成安全通道,脚手架外挂安全立网作业层下挂安全网;
(3)接电用电必须符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禁止用不合理和老化的用电线路;
(4)焊接、气割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焊接严格控制电流、气割注意气瓶安全使用距离等;
(5)施工人员必须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带,高空不违章作业;
(6)脚手架搭设必须仔细检查扣件是否上紧无松动; (7)起重作业必须有专业信号指挥人员,信号明确; (8)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9)起重机械和吊具必须经常检查保养; (10)禁止酒后上岗;
(11)加强班前安全十分钟教育。 3.3模板安装与拆除 3.3.1易发事故
可编辑
-
(1)物体打击事故;(螺栓、拉杆坠落击伤操作人员) (2)起重伤害;(使用吊机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 (3)高处坠落;(安装拆除过程防护不到位) 3.3.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模板安全拆除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不得随意安装或拆除; (2)安全防护设施到位,脚手板铺设规范满铺,不得出现探头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作业层外侧加一横杆形成安全通道,脚手架外挂安全立网作业层下挂安全网;
(3)施工人员必须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带,高空不违章作业;
(4)脚手架搭设必须仔细检查扣件是否上紧无松动; (5)起重作业必须有专业信号指挥人员,信号明确; (6)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7)起重机械和吊具必须经常检查保养; (8)禁止酒后上岗;
(9)加强班前安全十分钟教育。 3.4砼浇筑 3.4.1易发事故
(1)高处坠落(安全防护不到位、砼工与泵车配合不协调) 3.4.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和正确使用; (2)作业层安全防护设施到位;
可编辑
-
(3)砼工必须与泵车配合协调,统一指挥。
四、安全管理措施及组织机构
1、安全管理工作总体要求 结合桥梁及桥墩脚手架施工的特点,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着手,结合《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项安全方案》 ,以“一检查、两制度、三到位”的管理手段来保证实现脚手架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促使形成“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落实、处处讲文明”的良好安全生产文化氛围。
一检查:脚手架定期检查。
部分桥梁及桥墩脚手架属于高于24米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脚手架高度高,钢管、扣件用量大,高空作业危险度高,起重作业难度大,重要工序施工难度高,易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各种安全事故,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安全检查力度,项目部每周必须对脚手架施工进行定期检查至少一次,确保安全生产。
两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是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深入到项目部领导层和安全管理层人员心中,项目部的人事及安质环部门要做好四类教育培训工作:
①、进场培训:又称三级安全教育。
主要培训内容为:脚手架施工的基本状况和关键危险部位和危险源、本项目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本工种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典型事故案例。
②、特种作业培训:参加脚手架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具有危及自身和周围人群安全的特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可编辑
-
③、岗前培训:在脚手架架设施工前,根据施工情况做好岗前的安全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脚手架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危险部位及危险源、施工工艺中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典型事故案例。同时对高处作业者进行登高身体检查,培训及身体均合格者发给上岗证,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④、日常安全教育和培训: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由专职安全员或工班长在现场进行教育;开展“班前安全十分钟”制度,利用上班前的十分钟,由工班长或跟班安全员将当天的安全注意事项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待和提醒。生产安全责任到人制度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保证,按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分解,并悬挂在现场醒目处,以增强自身的安全责任感和接受员工的广泛监督,建立健全施工一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渐形成“事有人管,责有人当”的和谐施工环境。 三到位:安全防范到位,制度执行到位,考核评比到位。
安全防范到位是一种事前控制,在新工序开工前,需要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和详细的施工工艺,逐级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设施到位,个人防护到位,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要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和规范的安全行为。同时事前分析危险源,并研究相关的控制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演练。制度执行到位是一种事中控制,好的制度离不开执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个老大难问题,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高效的安全管理无从谈起,因此,汉江白河(夹河)水电站交通桥的安全管理严字当头,狠抓落实,安全责任分解到人,实行重奖重罚。现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让制度执行和经济效益相挂钩。以此促进和提高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考核评比制度是对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效果的检查。通过季度项目综合考评、月度安全考评等多种
可编辑
-
形式对职能部门、施工现场、安全员绩效等管理进行考核,奖优罚劣,通过评比,相互竞争,你追我赶,形成良性的安全管理新风尚,从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五、应急救援措施
1、火灾应急措施
(1)火灾应急响应的基本原则
火灾应急响应应将保证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保护财产,尽最大努力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防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
①救人重于灭火
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先应将被火围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
②先控制,后灭火
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资源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③先重点后一般
对于不能完全立即扑灭的火灾,应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有爆炸、倒塌、坠落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危险的方面是重点。易燃、可燃物集中的区域与较少的区域相比,集中的区域是重点。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他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是重点。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
可编辑
-
是重点。火势在周围与远处相比,扑灭周围的火势是重点。
(2)火灾临界状态的响应
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以下操作:
①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应立即进行扑灭。 ②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的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的蔓延扩大,一方面立即向现场的管理者汇报 。
③大面积着火或火势蔓延扩大,应按下面程序进行响应。
现场最高领导者应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到指定的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组织营救。
现场最高的领导者马上向项目经理汇报,并立即通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到场。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情况:单位名称、火灾地点、火势情况、联系号码等,在回答完“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听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2、防大风、雨雪、大雾措施
(1)遇六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高空作业和起重作业,并且脚手架设置揽风绳,吊机下放吊臂;
(2)雨雪天气需加强注意防滑措施,施工前要进行积水或积雪清除工作,脚手架应设置避雷针,严防雷雨天气造成的影响。
(3)大雾天气能见度很差时必须停止高空作业和起重作业,不得冒险作业。 3、烧伤处理措施 烧伤最常见的是被火烧伤,此外患有接触高温蒸汽、热水、热油等造成皮肤的烫伤。烧伤后,应立即用大量的冷水冲洗降温。一边冲水,一
可编辑
-
边小心地脱掉衣服,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如果被烧部位出现水泡,不要挤破。如果烧伤处皮肤已损坏,不要涂任何物质,应用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迅速送医院救治。
4、创伤处理措施
创伤是最常见的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跌倒、被机械伤害都会造成创伤。创伤中最危险的是大量出血,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止住,就会有生命危险。止血的方法是:用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者其他布包扎。如果四肢或头部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指用力压迫血管靠近心脏的一端来止血。手指或者脚趾切断,千万不能用水清洗断指(趾),应将断指(趾)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到塑料袋内。将此塑料袋放 在另一个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断指(趾) 然口迅速送往医院。千万不要把断指放在水中或酒精等消毒药水中,更不要用热水袋保温。
高处坠落的伤员不能盲目搬运,否则容易高位或者四肢瘫痪,造成终身残疾或者死亡。搬运时不能扭动伤者身体,也不能在担架上垫软物,以免加重损伤。 严重撞击或跌倒后没有外伤或疼痛感觉也要到医院检查,以防内伤。有些人在车祸后看来很正常,但在几天以后突然死亡,就是这个原因。
5、中暑急救措施
人们在烈日或者高温环境下工作,如:建筑工地等,就可能发生中暑。中暑的 主要症状时感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高度中暑就会出现昏迷、神志不清、体温超过40摄氏度等情况。发现有人中暑,应尽量将中暑者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皮带、衣扣,同时用冰块或毛巾冷敷身体,或用冷水喷淋等方法降温。轻度中暑者,可以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可用清凉油、风油
可编辑
-
精擦涂太阳穴,同时服用清凉饮料。
6、触电急救措施
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要直接接触带电者,也不能用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助工具,是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时触电急救的关键。如果电源开关或插头在触电现场附近,可以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插头。如果距离较远,可以用干木棒或者其他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如果触电者在高处,要采取防摔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 电源后摔伤。人触电后,可能出现“假死”现象,这时不能中断抢救,可以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口立即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急救。
7、物体打击急救措施
物体打击所造成的事故常常伴随着骨折和出血,对此类事故的紧急救治应立即上报,并由办公室派车、联系医院,同时采取初步的治疗和止血,应遵循以下方案:
①上肢止血:上肢止血时在锁骨上离凹陷处向下向后模到博动的锁骨下动脉,用拇指按压。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中断内侧压迫肱动脉。手掌部出血,压迫 手腕内外侧的尺、桡两动脉。
②下肢出血:下肢出血时在腹股沟韧带中点股动脉走行出,用拇指或手掌垂直压迫。足部出血,压迫踝关节外下侧的胫后动脉和足背的胫前动脉。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或敷料、棉垫等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紧紧包扎,也能起到止血作用。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的机会。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无菌纱布、敷料或干净毛巾、布料等折成比伤口略大的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以压迫止血。此发多用于静脉出血止血。 加垫屈肢止血法 前臂出血 时,在肘窝部加一棉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一
可编辑
-
棉垫,上臂紧贴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部加垫,屈膝;膝部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位置固定,即可止血。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受选。怀疑骨折时忌用。
③对尚未完全断离的肢体,伤口包扎后应用夹板妥善固定,以免在搬运时增加病人的疼痛,引起再度损伤。夹板的形式不一,可就地取材,只要达到制动的目的即可。下肢有骨折时一般用直木板,上肢有骨折时可用直角夹板,维持肘关节屈曲于90°
④应先进行有效止血和伤口包扎后再行固定。对戳出伤口的骨端不可送回; ⑤尽可能就地固定而不移动伤肢,以免增加伤员痛苦。
⑥用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将病人转移到附近医院治疗。转移前后注意与医院联 系,以便他们做好准备工作。
8、高处坠落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空坠落伤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发生高出坠落事故后除立即上报,要求办公室派车外,应立即采取如下救治方案:
①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可编辑
-
②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③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 颅内感染。
④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 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⑤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⑥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一半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⑦医务室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⑧快速平稳地送附近医院救治。
可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