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写作指导 思维导图 病文升格 第五单元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部编版)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写作指导 思维导图 病文升格 第五单元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部编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同步作文详解 之写作指导、思维导图和病文升格

第五单元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要求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写完后,把你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读给小组同学听,展示你的观察所得。 交流习作之后,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最近的观察感受,和同学分享心得。如: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审题指导 本次习作内容比较广泛,写自己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它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细致观察,准确描述出新发现的内容,同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拟题思路 如果你选择观察的事物为动物、植物、场景,可以直接以发现的内容来命题,如“我发现了仙人掌的秘密”“狗儿‘吃醋’”“我发现了蝴蝶的秘密”“姥姥家的菜园”“秋天的田野”等为题;也可以用主题来命题,如“我的‘怪’老师”“大自然的奥妙”“我的发现”等。

1

写作思路 1.破题明要求。“我”字表明了观察的视角,是第一人称;“缤纷世界”是观察的范围。世界很大,要把大化小,化到你最近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2.选定观察对象。要选择自己身边易于观察的事物或场景,一是你对它较为熟悉,二是你经常见才易于发现它的变化。

3.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时,不仅要调动我们的感官,用眼睛看、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比如,观察植物时,要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还可用鼻子闻一闻植物散发出来的气味;如果观察对象是动物,在观察动物外形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息习惯等。另外,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或场景的变化。

4.理清写作思路。首先,交代清楚自己所观察的对象。其次,对观察对象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看看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和写作,是不是写出了观察对象的特点,有没有错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是否写得具体生动等。

写法指导 一、利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世间万物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会调动不同的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观察事物,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感受到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①视觉。用眼睛看看观察对象的大小、形状、颜色、构造等。②听觉。用耳朵听听观察对象的声音。③触觉。用手摸摸观察对象的软硬、冷热、干湿等。④嗅觉。用鼻子闻闻观察对象的气味。⑤味觉。有的东西可以用嘴巴尝尝它的味道,如荔枝不同时候的酸甜。需要注意的是,写作的时候,并非前面提到的所有感官都要用上,同学们需要根据观察对象进行选择,可以写两三种,也可以写四五种。比如课本习作例文中《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就用了视觉、触觉、味觉来观察杨梅。

我爱故乡的杨梅(节选)

杨梅圆园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情通身生若小刺。等杨梅浙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文章的作者先通过视觉去写杨梅的样子,再通过触觉写杨梅的刺。)

……

2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通过味觉写杨梅熟透时和没熟透时的不同味道。)

二、抓事物的特点,写出事物的变化。首先我们抓特点。对于观察的事物,要细致观察,深入不解,总结出事物的特点,然后把你发现这个特点的过程写清楚。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可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其次要写变化。我们在观察时要用心去的受,,在写作前要认真去回忆,比如以前大街上的车和现在的车的不同;家里的小猫以前是吃肉的,现在变成了吃素的,等等。变化,往往是在对比中看出来的。我们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通过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现象来展现变化。比如课本中《金色的草地》一文,作者就写出了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有时是绿色的、有时是金色的。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蒲公英草地在各个时间段的不同颜色,从而展现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海是合拢的。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本次习作是写观察性的作文,要注意做到“言之有序”,即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能够使文章条理清淅,层次分明。不同的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去写:①观察植物。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如栽种、发芽、长叶、开花去写。②观察动物。可以先写静态,再写动态。③观察自然最观或现象。可以按照景物的形状、颜色、光亮、声音等顺序一一介绍,还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空间顺序去写。④观察熟悉的场量,可以先写景物,再写人们的活动;也可以先写人们的活动,再写景物。⑤观察生活现象。可以先写以前是怎样的,再写现在是怎样的。比如课本中《搭船的鸟》一文,作者就按照从静态到动态的顺序描写翠鸟。

搭船的鸟(节选)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静态描写,通过羽毛、翅膀、嘴巴的颜色刻画小鸟的美丽外形。)

……

3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有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动态描写,通过捉鱼和吃鱼的动作表现小鸟动作的敏捷。)

思维导图

佳作引路 蜗牛 下过一场细雨,在一个阴暗又潮湿的地方,我找到了那名师点评 ①开头颇有趣味,写了自己和蜗牛的初识,字里行间满含惊喜。 ②小作者调动视觉、触觉来观察蜗牛,描写了蜗牛的外形特点。 ③这个自然段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地描写了蜗牛的吃食情况,同时还写了自己观察时的想个小家伙——蜗牛! ① 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和田螺的壳很像。身子呢,也和田螺的有点儿像,摸起来软软的。我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了起来,蜗牛有一长一短两对触角,眼睛长在长触角上。蜗牛有腹足,它是靠腹足爬行的。②它爬过的地方,会留下许多黏液。 蜗牛喜欢吃苹果皮、嫩绿叶等。它吃苹果皮时可有意思啦!先爬到苹果皮上面去,再把苹果皮卷进嘴里,把嘴里塞得满满的之后,用“齿舌”碾碎食物,以便消化。别看蜗牛的嘴巴和针尖差不多大小,里面却有25600颗牙齿,可想而 4

知,它吃食的速度有多么惊人!没过几分钟,苹果皮就被它啃了一个小缺口……③ 我家共有三只蜗牛。那只大的最灵敏了!它总喜欢把头伸出来,可是当它感到外面有一点点的动静时,就以闪电般的速度把头缩了回去。还有另两只小蜗牛也很搞怪!大多时候待在盒子里一动也不动,我以为它们死了。我想到老师说的方法,把蜗牛放进水里,它就会马上苏醒。于是,我把那两只蜗牛放进水里,没过几分钟,果然,那两只“小可爱”又露出了头……④ 我家的“小可爱”可真有趣!我希望它们能在我的精心照顾下快快长大!⑤ 整体赏析 法——蜗牛吃食速度惊人。 ④小作者观察细致,发现了三只蜗牛的特点。 ⑤结尾表达了小作者对蜗牛的喜爱之情。 小作者观察细致,描写了蜗牛的外形、吃食情况、自己家三只蜗牛的特点等,既写了自己观察中的发现,还写了自己观察时的想法,让读者也加深了对蜗牛的了解。 病文展示 升格作文 病文升格 小蝌蚪 中午吃罢饭,我便仔细观察我活捉的小蝌蚪。它们黑不溜秋的,非常好看。(“惹人喜爱”才是人们爱蝌蚪的原因。) 小蝌蚪一个个长得圆圆的、黑黑的,头大尾小,整天拖着一厘米左右的小尾巴游来小蝌蚪 中午吃罢饭,我便仔细观察我活捉的小蝌蚪。它们黑不溜秋的,非常惹人喜爱。(开头直接点题。) 小蝌蚪一个个长得圆圆的、黑黑的,头大尾小,整天拖着一厘米左右的小尾巴游来游去。让人觉得它们永远是那么天真、活泼,游去。让人觉得它们永远是那么天真、活泼,那么机灵、逗人。 小蝌蚪一会儿躲进水草里,一会儿又游了出来,有时候,我去池塘边换水,小蝌蚪那么机灵、逗人。(用准确的语言写出了小蝌蚪的外形。) 小蝌蚪一会儿躲进水草里,一会儿又游 5

就静静地呆在里面。等我换完了水,把它们放进瓶里,它们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在那里相互追逐、嬉闹。(小蝌蚪会那么安静吗?把当时的情景写详细点。 ) 我发现,小蝌蚪也有领导。在这些小不点儿中,总有一只大点儿的蝌蚪的前边引路,后面的小兵们一齐跟着游着。(“一窝了出来,好像在得意地夸耀自己:“看我多会藏猫儿,你找不着我吧!”有时候,我去池塘边换水,总喜欢对它们说:“小宝贝们,我给你们换水来了,别动呀。”它们都像听懂了似的,在我手上一动不动。(通过联想,生动地表现出小蝌蚪的可爱。)等我换完了水,把它们放进瓶里,它们就又恢复了原来蜂似的”更能体现出小蝌蚪的生活习性。) 的样子,在那里相互追逐、嬉闹。 小蝌蚪是个骗子精。有一次,一只小蝌蚪浮在水面上不动。我用手摇了摇瓶子,可它还不动,我以为它死了,便把它扔到池塘里。谁知它一到池塘里就飞快地逃跑了,(“一溜烟”更能形象地表现出它逃跑速度之快。)再也找不着了。 我发现,小蝌蚪也有领导。在这些小不点儿中,总有一只大点儿的蝌蚪的前边引路,后面的小兵们一窝蜂似的跟着游。(这样的比喻很形象。) 小蝌蚪是个骗子精。有一次,一只小蝌蚪浮在水面上不动。我用手摇了摇瓶子,可小蝌蚪真惹人爱,我真的离不开它们。它还不动,我以为它死了,便把它扔到池塘不过等它们长大,我还是要把它们放到稻田里,让它们去捕食害虫。 里。谁知它一到池塘里就一溜烟地逃跑了,再也找不着了。 小蝌蚪真惹人爱,我真的离不开它们。不过等它们长大,我还是要把它们放到稻田里,让它们去捕食害虫。(结尾抒发了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整体赏析 本文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对象。接着用细致的描写展现出蝌蚪的外形(静态);再写蝌蚪游动和“我”给它们换水时的样子(动态),动静结合把蝌蚪写得活灵活现;接着写“我”发现蝌蚪不但有首领,还会骗人,写出了自己观察时看到的变化。结尾首尾呼应,再次表达自己对蝌蚪的喜爱。

习作演练 6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次观察事物(动植物、小物件等)的情形写清楚,特别是从这个事物中细心找到的“新发现”,把它写具体。要求:题目自定,语句通顺,300字左右。

作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思路: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学§ 来源:.Com] 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 7

来源:Z。xx。 k.Com] 8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