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肇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肇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肇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42分)

1.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未求人,先存感激之心,多么新yǐng________的创意!先存感激之心,那须是真诚和信任bèng________射的火花。求人相助,先存感激之心,人间就会吹起一缕缕温xīn________而和xù________的春风。

2. (1分) 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张梦超同学从初中语文课本中摘录了四个句子,但不小心抄错了一个字,请细心的你帮他改正。

A.看不厌,看不厌那些在波峰涛谷中飞翔的白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D.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跃的雕刻家! ________。

3. (2分) (2017·营口模拟)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

D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 . 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 . 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 . 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 . 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5. (10分) 阅读下列句子,请依据病因修改。

①由近百名儿童出演的童话舞台故事剧《安妮公主森林脱险记》,在南京人民大会堂近日上演。

②《安妮公主森林脱险记》讲述的是住在故事城堡的主角“酷比舰长”,在好朋友“珂珂虎”的帮助下,救出安妮公主并打破了狮子和巫婆对森林的统治,让森林恢复宁静。

(1) 第①句话语序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2) 第②句缺少成分,请写出修改意见。

6. (2分) (2017九上·南郑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清静和雅”系列钧瓷茶壶作为官方礼品馈赠给参会的外国元首及政要。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①北京APEC会议定制的茶壶有一半是中国红,有预祝会议、顺利的含义,同时也代表了中国 ②钧瓷始于唐朝,流行于宋代,有着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 ③而另一半的天青色则代表中国玉石的颜色,象征高贵温润

④钧瓷过去是以摆件和大件居多,要烧制像茶壶这样的精密小件,对技术工艺要求很高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①②③ C . ②④①③ D . ②①③④

7. (4分) (2017·广东模拟) 仿照画线句,另写两个句子,使之和画线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倘若我是跋涉千里的夜行者,母亲必是那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地为我亮着,照亮我迟疑的脚步;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倘若我是自暴自弃的流浪者,母亲必是那天涯边一棵参天的古木,笔直地为我站着,支撑我疲倦的身躯。

8. (7分) (2018·郴州)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 以上内容出自长篇小说《________》,“老弟”指的是________。

(2) 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巨大痛苦时的表现,说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怎样的。

9. (2分) (2017八上·夏津开学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爸爸的花儿落了》采用插叙的手法,通过回忆父亲逼“我”上学,到学校给“我”送衣服,爱花,鼓励“我”独自去寄钱等往事,刻画了一个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形象。

B . 《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C . 《安塞腰鼓》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以震撼鼓舞。

D . 《伟大的悲剧》主要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第 2 页 共 10 页

10. (8分) (2017八上·大冶月考) 默写。

(1) 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 《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1.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宇。元祜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②(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 , 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④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有乞书者 ________ ②不择精粗 ________ ③书遍乃已 ________ ④虽谑弄皆有义味 ________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②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

(4)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12. (7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第 3 页 共 10 页

(2)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 .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3.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

第 4 页 共 10 页

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1)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2)

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②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4)

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14. (6分)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答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因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

第 5 页 共 10 页

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

选段文字的观点是( )

A .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C .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D .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敬业 (2)

对于选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B . 作者认为敬业的“业”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

C . 文段中引用佝偻丈人、孔子和曾文正的话都是作为道理论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看法。

D . 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了“敬”的意义。又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意义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3)

关于选段的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B .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C . 语言平易,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D . 论述的语言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路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

四、 写作 (共2题;共10分)

15. (5分) (2017·北塔模拟) 作文:

第 6 页 共 10 页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母亲安详的姿态,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这就是歌曲《画》中的歌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画”,或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或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一条彩虹……你会“画”什么呢?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为 画上

要求: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16. (5分) (2018·永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问凤凰台著名主持人窦文涛:从无名小卒到名嘴,这一步步行进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八个字: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窦文涛在回首走过的路时,感慨良深地说: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绳子捆住的,好多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人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户。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义。

要求: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见解;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请勿套作,严禁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第 7 页 共 10 页

一、 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42分)

1-1、2-1、3-1、 4-1、 5-1、5-2、6-1、

7-1、

8-1、8-2

9-1、 10-1、10-2、10-3、10-4、

10-5、

第 8 页 共 10 页

10-6、

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1-1、11-2、11-3、11-4

12-1、12-2、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13-1、13-2

13-3

13-4、14-1、 14-2、 14-3、

四、 写作 (共2题;共10分)

15-1

第 9 页 共 10 页

16-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