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配电网故障快速处理一体化智能交互系统的研究

配电网故障快速处理一体化智能交互系统的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测试工具2019.10配电网故障快速处理一体化智能交互系统的研究陈恒(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34)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配网调度综合智能研判故障点和调度业务中涉及到的各系统业务模块间配电网运行数据的智能数据交互流转进行研究探讨。关键词:配电网故障处理;综合智能研判;技术分析;快速复电Research on Integrative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System for Fast Fault Handling in Distribution NetworkChen Heng(Zhan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Zhanjiang Guangdong,524034)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intelligent data interactive flow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data among various system business modules involved in the integrated intelligent fault location and dispatching busines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patching.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handling;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echnical anal-ysis; Rapid reply1 综合智能研判技术

在配网故障中,10kV线路故障引起的开关跳闸占据量较大,且工作流程复杂,如图1所示,配网调度员按照“先复电,再抢修”的原则指导运行单位开展故障复电工作,主要包含故障信息获取、故障位置研判、故障信息传递、快速复电处理

四个大环节。故障位置研判需通过收集多源信号,结合GIS单线图综合分析判断出故障范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1.1 综合智能系统信息类别

配电网运行过程包含多种智能遥测告警信号,包括断路器跳闸、变电站开关遥测的电流越限信号、故障指示器动作

信号、电网系统断面告警信号、变电站开关遥测的功率越限信号以及监测点电压越限等,综合智能告警系统是通过对以上信号进行分析和整合,提取出最终的告警关键信息,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同一设备动作信号合并成一条智能信息统一显示,在配网自动化主站中进行综合展示。目前综合智能告警系统根据告警功能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在线综合故障诊断、故障处理辅助决策、综合告警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多,数据信息繁杂,所以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对数据信号进行分类、应用是系统功能建设的关键,对于故障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剔除无用的数据信息,实现设备数据的高效应用。同时减少配网调度对电网系统故障分析时间,提高配网故障准确定位的工作效率。在线故障诊断以及处理决策能够实现针对配电网故障全过程实时跟踪、分析,辅助配网调度进行故障处置。综合告警分析技术是以配网调度运行角度出发,通过运用这种技术来对电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告警信息进行统一整合与分析。

图1 10kV线路故障调度处理流程图

1002019.10测试工具1.2 多源数据协同,实现综合智能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分析配电网多源数据主要体现在设备本体、运行时间、所处地域上,如导入不同格式的一次设备CIM模型和SVG图形,进行一次、二次设备建模和图形的关联,支持配电网图模拓扑、实时运行数据(电压、电流等)、各类设备告警信号、设备继电保护动作信息、电网分析技术、电网地理信息图等信息,彻底解决故障诊断的全面性和实时性无法兼顾的问题,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预处理,并在数据库中提取设备运行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最后构建出分层式故障诊断的架构,将故障诊断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发挥至最佳状态。最终实现基于地理图层的配网运行监控、故快速复电处理永久性故障跳闸故障信息获取是否有明显故障点否是运维人员现场确认故障情况运维人员通过PDA向调度汇报现场情况配电网故障客户停电开关重合闸成功故障位置判断运维人员通过PDA办理检修申请单及汇报调度是是否有明显故障点否故障信息传递运维人员通过PDA向调度申请试送跳闸开关调度员通过网络向运维人员下发许可指令运维人员通过PDA向调度汇报现场情况进入故障处理流程是是否有其它开关跳闸否运维人员汇报调度故障处理情况运维人员通过PDA向调度汇报全线有电并终结工单⋯图3 配电网故障信息数据智能交互系统流转过程⋯调度下令复电障定位、停电范围分析、越限矫正控制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至此既保证了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同时也提升了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之间不连通的现状,主要需要攻克配网自动化系统(OCS)、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单线图GIS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OMS)以及移动终端设备(PDA)之间数据交互,在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OMS)中建立完成的信息集成数据库,实现全运行数据可视化。

2 配电网故障信息数据智能交互系统

2.1 配网调度故障信息智能交互技术

广东省配网调度故障处理主要支撑系统主要以配网自动化系统(OCS)、调度能量管理系统(EMS)、GIS信息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OMS)、移动终端设备(PDA)等构成。这些厂家、性能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均存在,容易形成数据孤岛,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统筹调度,会导致故障抢修过程中,降低抢修方案制定效率,弱化配网故障抢修工作具体实施的可靠性,因此需要打通配网调度应用的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利用系统间数据交互共享,实现系统及模块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调度与配网运行现场仅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即可完成业务联系,大大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的工作效率。

2.2 系统应用

一旦配电网发生故障,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综合智能诊断,精确定位故障点,并将有效信息数据传递至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OMS)系统,同时在(OMS)系统中自动生成线路故障工单。该工单是作为故障处理全过程管控的数据集中平台,具体流转过程如图3所示。

(1)在配网故障处理时,现场运行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设备(PDA)上由GIS图模生成的图形操作界面与调度员进行交互。现场运行人员可以通过选择图形交互界面上的开关向调度员发送操作申请(如开关的试送或断开等),调度员在相应申请界面发布调度命令。

(2)系统全自动记录调度员与运行人员之间的交互信息,并记录在配电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平台(OMS)的故障工单相应区域。

(3)若抢修需要线路转检修,现场运行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软件的图形交互界面设置故障点,系统读取GIS单线图系统图模及相应的设备台帐,快速生成检修方案,减少人工填写环节,运行人员只需审核或添加部分信息,确认无误后利用抢修申请单流程发送调度处理,同时关联线路故障工单。

(4)调度端系统通过现场确认设置的故障点,生成关联

图2 配网调度各系统联系设计图

调度命令票,调度员可审核并添加部分信息。

(5)若是开关跳闸重合闸成功的故障,并确认无明显故

如图2所示,研究解决配网调度故障处理智能交互系统

(下转第139页)

1012019.10科技论坛方式选用:(1)设备直线移动且距离较近,同时需要供电、供水等,可优先考虑选用拖链供电方式。(2)非直线移动设备供电或低温寒冷或风力较大的地区,应优先考虑使用滑触线方式。(3)粉尘特大,环境污染严重宜选用电缆卷筒方式,距离较长应选用多排滚筒式卷取方式。对于具体工程应探查工程实际设备运行环境,通过多次选型对照和并结合相近应用现场反馈经验,选取最适宜的供电装置。面的型钢导轨,当载流量或电压不满足时,还需配备铜母线或铜芯导线等做辅助线。易受温差大影响造成轨道接触挤压或离缝甚至变形,另外,由于部分供电装置处于全裸或半裸密封性差,不状态,故安全性较差 因此其缺点是安全性差,适用粉尘大尤其是铁磁性粉尘场合。 [4]2.3 拖链供电系统拖链供电系统作为新兴移动供电方式,最早应用在港口岸桥等集装箱的起重设备的供电,尤其是工程塑料新材料的应用,使拖链具有耐腐蚀、重量轻等优点,但其应用在散料输送设备易出现设备撒料进入拖链空隙,特别是雨季或粘性物料,造成清理困难及拖链卡阻损坏等问题。另外长距离大口径的拖链目前还主要依赖进口,成本造价昂贵,因此上述问题制约了该供电装置在散料输送设备上的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汉青.7种电缆卷筒适用范围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2007,29(11):150~158.[2]顾文溢,杨俊超.智能化卷缆装置变频电缆卷筒[J].港口装卸,2007,(11):6~8.[3]李斌贵.国外拖链供电技术简介[J].建筑机械,2005,(4):~91.[4]郭继明.安全滑触线的原理和使用方法[J].机床电器,1996,(1):38~40.[5]梁振洪,左成兵.散料输送移动设备中电缆卷筒的应用及其电气控制[J].中国设备工程,2019,(5):38~40.3 特殊工况供电装置选用推荐综上所述,用户在选择移动式散料输送设备供电装置时,首先应着重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次再考虑成本经济性。例如在一些特殊工况,供电装置可以按下列(上接第101页)障点并全线有电的,现场运行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回填信息并终结故障工单。

实现线路故障跳闸-巡查试送-办理抢修申请-停送电操作全过程在系统流转,减少调度与现场运行人员的电话量。同时也减少调度员的记录量。提升抢修工作效率。

一步,不仅能简化配网调度的业务流程,又能够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协助运行人员掌握电网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而确保地方电网的安全、稳定,提高了地方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技术革新意义。

参考文献

[1]章立宗,孟侠,陈利跃,等.基于调配一体化的配网综合智能告警系统研究[J].能源工程,2016(3):18-22.

[2]钱江峰.电网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

东南大学,2012.

[3]辛耀中,石俊杰,周京阳,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

状与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2-8.[4]李强.综合标准化理论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及应用[J].智能电网,2015(3):272-278.

3 结语

综合智能告警作为农村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核心功能,彻底解决了配网调度“盲调”问题,智能化运行数据采集模块已成为调度日常监控和故障处理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运行数据的有效利用,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系统功能,能够实现调度控制技术的精益革新。配电网故障信息数据智能交互系统,实现配网调度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是有效地利用综合智能诊断结果开展配网调度故障处理业务的关键

(上接第123页)

测,客观评价主要针对电流、电压等电参数的评价,在测试中还应该考量冗余度问题。

磁兼容试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101.[2]刘森,孙超,刘兆杰.控制类消防电子产品EMC试验

失效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12):-92.

[3]梁晓,张春年,毕玉,樊晓冬,高文斌.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设

计要素分析及测试方法研究[J].电子世界,2018(22): 106.[4]徐煦,黄小凯,陈浪.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重要性与检测

技术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91.[5]朱丹江,高明焱,刘军.结构设计中电磁兼容研究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18(13):213-214.

[6]刘德启.电子测量中电磁兼容问题研究[J].电子制作,

2016(06):86.

5 结论

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十分必要,在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分析电子产品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自身性能,基于此进行电磁兼容测试,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电磁兼容测试能够为产品设计、产品更新与改进提供重要的指导,对电子产品性能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雨昂,李超,李光学,曲政,王岩.大功率电子设备电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