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华德学院
ARM培训
(报告)
学 号:10212235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单片机应用)
学生姓名:尹佳兴
指导教师:孟祥莲、朱国晗 、毕津滔
2011年9月
数码管显示方案
姓名:尹佳兴
专业:单片机应用技术与开发 班级:10212235
摘 要:近几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嵌入式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和命令通过网络接口或串行口经过ARM程序处理后,或显示在LCD上,或传输到远端PC上。数码管由于其轻便、占用空间少、方便灵活等优点,特别是对于现在的显示的嵌入式界面操作来说更加方便快捷。本设计即将展示这种组合的方便性。
关键词:数码管、嵌入式
一、 数码管显示方案
图1-1 键盘与LED显示的结构框图
数码管显示方案我通过控制键盘的键值来实现数码管的各个方案,图1-1 键
盘与LED显示的结构框图就是我下面要运用模块的框图。
二、基本功能介绍
利用利用实验箱上的小键盘及数码管,实现按下1键控制数码管从左向右点亮,按下2键控制数码管从右向左点亮,按下3键数码管全灭。
三、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框图
MCU按键模块LED模块
图2-1键盘与LED显示的结构框图(系统框图)
系统初始化:
在系统运行之前, 必须用软件程序对各部分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RM 以及系统初始化;显示按键模块初始化,外部器件、接口初始化,软件系统的初始化。
系统软件部分主要是在主程序中检测按键按下的键值,确定本系统的软件部分开发工作是基于LCP2290实验箱环境实现的。根据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各个模块的运行情况,软件采用C 语言编写。系统启动后,通过按键对数码管模块进行执行相应的要求,由于系统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以上思想即可完成所需要求。 四、硬件设计 1.键盘与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显示数码管所需要的各个功能,ARM实验箱与PC机进行串口数据的通讯。显示模块通过串口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将按键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同时接受数据处理模块的显示数据命令, 在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据, 从而实现数码管所需要的各个功能。
五、软件设计
使用硬件I2C对ZLG7290进行操作,利用中断方式操作,将跳线器JP11、JP12、JP30短接。主程序不做键盘防抖处理,以及其他情况的处理,初始化串口0。设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主模式I2C初始化,包括初始化其中断为向量IRQ中断。
主程序用按键来控制所需要数码管执行的要求,按下相应的按键跳入相应的程序,数码管最低位为0x10,最高位0x17,利用for循环来实现数码管左右移动的现象。 程序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串口0
主模式I2C初始化
启动按键程序
否 执行数 执行判断是否有 数码码 数码效的按键动 管从管 管从作 左向全 右向 右点灭 左点是 亮 亮
取得键值
1 3
判断键
值 2
六、调试报告
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错误,数码管不显示数,按键不正常工作,AXD运行不成功等,其实这些都不是程序上的错误,数码管不显示,可能是你实验箱没有与电脑连接,按键不正常工作也可能是,AXD不运行说明没有连接上实验箱,应该先设置属性,所以我的感受是,在做实验时,应先把你要的设备检查一下,是否正确的连接起来。
七、设计体会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ARM课程设计也在这两周内完成了。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起课程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设计的预习,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其次,老
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选题目做设计,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
虽然这次的课程设计算起来在实验室的时间有两周的时间,但我们程序的编写量也就相当于三分之一的编写量,其余的时间都在研究程序该怎么编写和调试上了,日过一日,我们的课设也即将结束,在这次课设中,自己总结了一下以后要注意的几点:第一、不够细心如函数编写的不够正确,思想上混乱。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课设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对于这ARM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实习,我的第一大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绝对应该是严谨。我们这次实习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在这次难得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通过题目选择和设计程序模块的过程中,加强了我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可行性。在方案设计上,培养了我们综合思维能力,对ARM的LCD触摸屏模块有了一步的认识。还锻炼我们个人的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我们熟练掌握了遇见问题的思维角度。再次感 谢老师的辅导以及同学的帮助,是他们让我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生活是实在的,要踏实走路。课程设计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
参考文献
[1] 孟祥莲.《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