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盐城市乡村景观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盐城市乡村景观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9年7月住宅与房地产【城乡建设】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盐城市乡村景观的现状分析

与发展思路

王晶晶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摘 要:现如今乡村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乡村景观的优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盐城市有着优越的乡村自然条件、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农业资源基础,文章针对盐城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乡村景观的发展优化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的更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盐城市景观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7-0231-02

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虽然城市能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激烈的职场竞争、拥堵狭小的生活空间、污染的空气和亚健康的身体等状况,使城市居民产生了能短暂地离开喧嚣的城市环境,到空间开阔、悠闲惬意、民风朴素的乡间,去回归田园、放松身心的旅游动机,乡村旅游因此随之应运而生。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面,这也对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 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整体环境为发展空间,以传统的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地域文化、田园风光及当地的自然资源,最终形成具有特色风情的乡村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区别于传统的“农家乐”,更注重于挖掘当地的风土资源、民俗文化,其独特性使游客能获得从其他旅游项目中无法体验到的视觉及感官上的享受。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也对乡村旅游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首先,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味及丰富性,必须以独特的乡村性和民俗文化为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主要服务的是城市居民,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享受古朴纯真、自然惬意的田园风光的愿望;最后,农民是主要的经营者,他们为旅游者提供食宿,使其在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农业休闲活动,让游客感受自然之美,享受乡村生活的乐趣。2 盐城市发展乡村旅游背景

2.1 乡村自然条件优越

盐城作为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坐拥广阔的土地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东临黄海,海岸线总长582千米,滩涂45万公顷,拥有沿海地区最大的滩涂、湿地。得天独厚的海岸生态湿地环境也带来了丰富的滩涂动植物资源,如丹顶鹤、麋鹿等。同时,盐城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水网密布,极具水乡风情,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都是开展乡村旅游最好的载体。

2.2 城市文化底蕴十足

作为旅游城市,盐城也具备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人文资源,独特的以“红色铁军、绿色湿地、白色海盐、蓝色海洋”为代表的“四色文化”,与盐城的自然资源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乡村旅游的基础。作为知名的老区,反映新四军抗战历史的新四军纪念馆的建设,让红色文化延续至今。盐城地处海边,因盐建城,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围绕“煮海为盐”而开发的一些海盐文化旅游资源,如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滨海“天赐场”、海盐生产活动和盐民生活的文化习俗等都成为盐城的民俗特色。除此之外,淮剧、发绣、农民画、十八团杂技等民间艺术文化都使盐城发展乡村旅游拥有游乐性极强的文化底蕴。2.3 农业资源丰富

盐城是江苏省内地域最广的城市,其农业资源优势也很明显。盐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省内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利用这些农业资源,结合已经拥有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可以推广乡村观光游、乡村体验游、乡村主题游等,这些都为盐城发展乡村体验旅游奠定了基础。

3 盐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的不断重视及扶持,盐城市依靠独特的乡土文化、浓郁的乡村风情,迄今为止,已经拥有了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4家省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盐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因素。3.1 缺少整体规划指导

乡村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型产物,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国家并没有形成合理的规划体系以及出台有效的扶持。盐城市虽然有丰富的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在乡村旅游规划上,因为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所以经营者都盲目地把“农家乐”这一类似的经营思路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主要产业。这样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盐城市地域广阔,有的乡村景观在地域上分布较广,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没有办法有效地整合各类乡村

旅游资源。同时单一的发展农业特色生产,造成各景区盲目跟风,开发产品层次低、生命周期短,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影响了乡村旅游及乡村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 知名度低,缺乏乡村特色品牌

盐城市虽然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但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化发展相对较慢,城市规模小。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过去交通僻塞,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盐城市开始重视乡村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在电视、网络媒体上进行旅游推介,也注重旅游节庆活动的安排,如举办“花开盐都 春游水乡”系列活动、建湖乡村旅游节、踏青·射阳乡村旅游节、乡约恒北梨花节、城南新区“趣春游”等。但是在营销过程中,由于只是的单一宣传,同时宣传策划的精准度差,导致效果很难有保障。这些不足都导致了盐城的乡村旅游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3.3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盐城乡村旅游现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景观区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建设完善。首先,大部分乡村景区以家庭自营为主,各家庭之间位置相对分散,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农家餐馆、农家旅社是现在乡村旅游中常见的“吃、住、游”的形式,但是住宿条件及卫生条件却很简陋,加上游乐项目偏少,消费结构化单一,很多游客逗留时间短,更多地选择一日游。这样的基础条件不能为游客提供便利,影响了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程度。其次,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门槛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当地的农民,这导致服务人员的文化修养、服务水平、业务素质与规范化、标准化的市场需求不匹配,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也阻滞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另外,随着自驾游的兴起,相关道路配套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连接各乡村景观之间的道路,乡村景观内部的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可进入性不强,加上景区内部停车场的缺乏,影响了旅游客源的流动,阻滞了旅游业的发展。

231

【城乡建设】

3.4 产品内涵不丰富,互动性缺乏

目前,盐城的乡村旅游大多还是以游览型为主的乡村景观环境观光,让游客能够主动参与的项目还很少,缺乏一些休闲度假、教育科普、生产制作等深层次的体验活动,体验的娱乐性、趣味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导致游客的互动性与参与度不高。此外,乡村旅游是一个普遍性很强的旅游资源,在规划上各乡村之间缺少科学统一的产业规划,各自为战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容易造成乡村景观及旅游产品同质化、档次低、缺乏特色文化主题的系列问题。这样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体验性的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品位层次低,也会使得游客旅游消费低、回头客少,制约盐城乡村旅游及乡村景观的发展。4 旅游发展下乡村景观优化思路

4.1 科学规划,造就精品

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先导,在盐城市乡村景观的建设开发中,首先就是做好、做细乡村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精准把握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目标游客的需求品味,有机整合村落、郊野、田园、水体等自然环境资源,通过分析、对比,再与后期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交通路线、餐饮住宿、商品购物、民俗体验、文化娱乐等各类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形成内涵丰富、形态各异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同时在规划实施后也要及时进行监督反馈,对规划阶段未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提高精品项目的成功率。

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有观光型、度假型、体验型、科普型等,根据不同的旅游目标,可以建设的乡村景观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盐城市地域宽广,共有3区5县1市,可以挖掘各个乡镇及其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以市区的盐阜文化为核心,可以依靠东部的沿海湿地、西部的湖泊水系、北部的黄河故道、南部的西溪文化,分层次打造不同的乡村景观项目,从而形成项目丰富又各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市场。4.2 大力推广,提升品牌

盐城乡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各乡村景观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百家争鸣

232

住宅与房地产

的局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提升景区形象,区分和强化各类乡村旅游产品的亮点,增强乡村景观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势在必行。首先,要将单一宣传营销的方式变成“+企业”的主动合力营销,举办旅行社外联促销、旅游交易会推介、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需加强乡村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智慧营销。其次,依托大数据统计的基础,针对不同游客的源地与市场,选择不同的宣传手段。团队游客可以通过与旅游中间商联合,策划举办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地方美食等新型活动,打造乡村农事节会品牌。针对自助游的客人则以手机移动终端、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为主,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盐城市乡村旅游营销宣传创造良好的条件。4.3 完善配套,提高服务

乡村景观的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游憩环境,也是加快盐城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一是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公路网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通达性。完善乡村道路网络布局,提高乡村道路等级标准,定期针对自驾游游客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二是健全乡村标识标牌设置,改善乡村公共游憩及儿童游乐等设施,强化信息咨询、通讯服务、医疗卫生、停车场建设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为了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可以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平台建设,让游客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预定、支付、交流等。三是实施“厕所”,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厕所建设改造,适当增加数量,优化设计布局,坚持卫生实用,改善全市乡村旅游的厕所面貌,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4.4 跨界交互,增强体验

乡村旅游需告别过去“吃饭钓鱼”的单一经营模式,积极推进与农业、工业、文化、科技等产业的交互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由传统的观光休闲向康养、

2019年7月

科普、文化体验等方向的融合转变,开发体验型的乡村景观产品,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原来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生产景观和经营模式,除了介绍瓜果蔬菜的生长知识,还可以传授家庭易培蔬菜和瓜果培育技巧,满足游客自主栽培的愿望,体验种植的乐趣。此外,盐城还可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发展湿地景观、环境养生、森林探险等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开发主题休闲、农忙赛事、农产品展销等乡村旅游项目,营造游客能参与其中的乡村生活体验空间,提升游客与乡村景观的互动性。5 结束语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盐城市乡村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乡村景观的优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各地各部门要发挥好农业资源的优势,在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下,结合实际出台落实意见或实施方案,做好做强乡村景观的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市场营销、规范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盐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参考文献:

[1]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2]叶舒娟,杨效忠,罗世俊.基于“反规划”视角的乡村旅游规划新途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77-79.

[3]郑文俊.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102-106

[4]费如星.盐城发展乡村休闲游已有190个休闲农业景点[N].盐阜大众报,2014-10-28(04).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568);2019年度盐城市社科奖励基金项目(19szfsk138)作者简介:王晶晶(1988—),女,江苏海安人,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