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来源:华佗小知识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草船借箭》教课方案(详细讲解)

教课要求:

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生字,会写商讨、推却、打听等词语,理解

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 一定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 理清它的因由、

经过及结果,并领悟事件的实质意义。

3.认识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由是因为

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领会文章首尾响应的写法。

教课要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由是有

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述的人物性格中领会文章首尾响应的作用。

教课时间: 三课时 教课准备:

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质料。 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露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

塑造特别成功, 此中诸葛亮这个人物特别生动。 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 3.审题。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何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

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以下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原由、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

题)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作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由: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迫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纲要给文章分段:一( l 、 2 自然段)、二( 3--5 自然段)、三( 6-9

自然段)、四( 10 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序次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 l 段。

什么叫“忌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胸怨恨。 )

2.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忌妒”吗? (1)指名 2 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 2 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 2 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忌妒。让我们再来看看,周

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依据老师提的问题想一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多半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2)那周瑜 内心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 。

交流: 2 人一 ,一人 周瑜 的 ,一个 周瑜的心理活 。

(可 想

象,有不一样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 就落入了我的圈套。 生:“你必定会 是弓箭,那 就正合我意”⋯⋯

(3) 渡: 然,周瑜正在 想诬陷 葛亮,那他怎 一步一步 行下

去的呢?

4.学 第二 。

(1)指名 2 人 , 在其 提 大家思虑周瑜的心理活 。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不可以推却?(周瑜以

公事来 葛亮,使 葛亮没法不答 。

(2)同桌一起像 才一 周瑜的心理活 。

交流:“我用公事来 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 5.学 第三 -- 六 。

(1)分四 ~六 ,学着 才的方法,先分角色 ,再 周

瑜的心理活 。

最后一 ,周瑜没有 但有 作──立 令状、白酒款待 (2) 、交流。

6.小 ,我 看到了,周瑜是步步 逼,把 葛亮圈入了他 置的。

从每一次 中,我 都能看到周瑜的忌妒、怨恨之心。

7.周瑜 诬陷 葛亮,而 葛亮仿佛已堕入他的, 周瑜 划得逞

了。真的是 ?

A、思虑: 葛亮在与周瑜 心理活 怎 ? B、他 什么答 周瑜这样 到的任 ?默 (1)( 葛亮其 已 破了周瑜的 划,

考 ,不 个人恩怨,答 三天造十万枝箭。

(2)分 分角色,指名一世 旁白,朗 第

1~2 ,思虑 些 。

但他以国家大 重, 水 利 )

1. 2 ,领会人物内心活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四、小 :

周瑜想害 葛亮, 而 葛亮更是立下 令状,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 展的呢?下 学 。

第二

一、复 引入:

1.上 我 初 了 文,按事情 展的 序 文章分了四段。并学 了

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借箭”的因由是周瑜忌妒 葛亮,用 枝箭的命令来 暗杀 葛亮,而 葛亮立下 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 点出了周瑜忌妒 葛亮的原由?

(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 : 文开 就点了然原由, 此句。 3. 文二—四段中也有一 直接写出了 葛亮有才华,

找出 句 。(全文末端一句。)

二、学 二──四段:

1.全文末端 句 与开 的句子什么关系?指名 生配合( 首句,生尾句) ,领会首尾呼 。 2.理解 神机秒术。 (板 :神机秒术) :用 素合成的方法如何解 ?

出示:神机秒术──惊人的机智,奇妙的 划,形容有 性,擅长估 客

情 ,决定策略。

3. 葛亮究竟是怎 神机秒术的呢?

4.默 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述 葛亮神机秒术。胸中有数,料事

如神的句子,用“——”划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留有十万枝箭。

2 人 。(首尾呼 。)

快速默 二—四段,

10 天造十万

(2)不可以 周都督知道,否 我的 划就完了。

(3) ⋯⋯回来 了周瑜,果真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 候, 葛亮奥密地把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到船里。

(5) 大,曹操必定不敢派兵出来。

(6)我 尽管 酒取 ,天亮了就回去。

三、学 “知周瑜” :

1.默 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假如⋯⋯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2. 葛亮 什么会有 的假 ? (1)指名 第三 。 (2)口 完成填空。

因 葛亮知道周瑜忌妒他有才华会从中阻 , 周瑜 件事。

两人一 填空、交流。 。 板 :知周瑜心

因此 葛亮要 不要告

3. 葛亮要 什么事?指名 句: “希望你能借⋯⋯船的两 。 ”

(1)比 句子。

A、希望你能借⋯⋯船的两 。

B、希望你借 我一些船, “每只船上要有 士与 多草把子。 :两个句子有什么区 ?用哪句好? 什么?

(第一句用了详细数字, 写

出了 葛亮 船的详细要求。 用第一句好,表 了 葛亮 划早已胸有成竹。 )

(2) 此句。

: 排的一千多个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 四、学 “知 ” :

1. 葛亮要 把 事告 周瑜, 果怎 ? 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句子。

(1)“ 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 与所 或所猜想的吻合。

(2)“事 ”是什么?“所 或所料”又是 所料的什么?用上“果真”有

“草船”。

什么作用?(事 是 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 葛亮 不要提此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事。)

:相吻合 ?(吻合)用上“果真”表 事 与 葛亮所 料完好吻合。

(3) 句子领会。

3. 介 : 是 吴的一 大将,他 人忠 、守信,正因 葛亮知

道 的 人,因此才想到他不会把此事告 周瑜。用上“果真”一 也表 了 葛亮──板:知 人

4.到 在,借箭的 划已井井有条地准 就 。 第二段领会。 五、学 “ 天象” :

1. :(指小黑板上①④句)

2.指名 6-7 自然段, 葛亮 什么 在第三天四更 候出 ?(板

:四更 候,因 候江上大 洋溢。

(1)板:大 洋溢

(2) 候江上大多洋溢到了什么程度?( 面 面都看不清。

3.有了 的大 会有什么 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A、出示:因 江上大 洋溢, 面 面都看不清,因此⋯⋯

B、先默 6.7 ,而后四人一 用多种方法来 充完好句子。

(因此 第三天四更出 。 因此把船凑近曹 水寨。 因此叫 士一 擂鼓,

一 大声 喊。因此曹 才不派兵出来。

4. 然,大 洋溢 一天气的 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行少的一个因素,也

是 葛亮 第三天四更 分出 的原由。

(1) 葛亮是什么 候决定 一 出 的?

(三天前立 令状 。) 什

么?

(2)早在三天前, 葛亮就 到三天后有一 漫天大 , 要 功于他 天象,认识天气 化状况。板 : 天象

(3) 小黑板上第①、④句,领会 葛亮 天象的神机秒术。

5.正因 江上大 洋溢, 葛亮在天 没亮 ,把船凑近曹 水寨,并怎 布船?引 中有关句子。 (船 朝西,船尾朝 ,一字儿 开)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1)看表示 1。( 示出船 朝西,船尾朝 。 )

布船的目的是什么?(准 受箭)

(2)引 ,可 布船,船 离曹太近了, 不由吃惊地 :(引)“⋯⋯”,可 葛亮却笑着 :(引)“⋯⋯”。

第三

一、温故。

二、 学 2-4 部分:

(一)、学 “知曹操”:

1. 是 葛亮的 料,事 又是怎 的呢?引 ──(曹操在 寨里⋯⋯

箭忧如下雨一 。)

2.“虚 ”是指什么?

(“虚”与“ ”是一 反 , “虚 ”表示内部的 状况。 )

3.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 ?(用波涛 划出 葛亮一方的内

部 状况。)

“ 20 只船⋯⋯排在船上的两 。 ”(第四自然段)

4. 少的战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 绝不用惧怕,可他 什么

不敢派兵?口 完成填空。

出示:曹操之因此不敢 易出 ,是因 (江上大 洋溢, 面 面都看不

清。)

:在 种状况下, 假如是 人 也 有派兵的可能, 的,因 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板 :知曹操性

5. 曹操是怎么做的, 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 曹操的句子,大家 写 葛亮的句子,配合 第 6.看表示 2:船 朝 ,船尾朝西。

: 葛亮命令把船掉 来,船 朝 ,船尾朝西, 是 什么?(一

受 了箭, 另一 再来受箭。 ) 在你能 个“妙” ,妙在何 ?

(二)、学 “ 地利”

8 。

而曹操是 不会派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忧如下雨一般时,

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喝酒取乐。 因为诸葛亮这样说── (引)小黑板上第 6 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

括。板:顺风顺流

9 节,找出一个词来概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 1。

(1)依据“顺风顺流”这个词再次默读第

9 节,想一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

时的风向又是如何的?(请学生在表示图上用箭头表示。 )→

(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流的时辰,二十

条船像飞相同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3)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流的条件是巧合吗?这表现了诸葛亮认识地理的

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书:晓地利

4.齐读第 9 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2.联合课文说感觉。

四、朗读全文(分组朗读)思虑概括各段段意。

五、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虑:

1.全文用什么形式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怎

样的人?而诸葛亮呢?

2.指引概括中心,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由。 (有胆有识,神机秒术。六、完成课后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