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假定的客观呈现逼真的主观——谈电影艺术的假定性

以假定的客观呈现逼真的主观——谈电影艺术的假定性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以假定的客观呈现逼真的主观 谈电影艺术的假定性 张妙珠 (集宁师院中文系,内蒙古集宁012000) [摘 要]电影的假定性特征不仅体现在素材选择、主题提炼、故事情节的安排,而且还体现在色彩、光影、音乐等电影 语言的具体运用以及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电影的假定性不能离开逼真性任意虚拟,它所用的技法是假定的,但 表现的却是本质的真实和本真的情感,创作者总是用最恰当的手段制造最逼真的效果,在电影的假定性中营造主观的逼真。 [关键词]电影逼真性主观的逼真假定性本质的真实 [中图分类号】,/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OLO}O3—0063—02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现实的逼真性引起人们的兴 问题,而选择本身就是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体现。即使是以纪 趣。电影的摄影技术能够逼真地纪录和复现客观世界,它的 实性为基础的纪录片也不能完全做到“物质现实的复原”,上 图像符号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似于它的所指。而近代科学技 至几千万年前的恐龙世界,下及遥远莫测的未来星际,神秘 术的发展又使其在客观再现事物图像的基础上更能够逼真 诡谲的幻想领域甚至动魄缠绵的人鬼恋情,都会通过摄影机 地再现事物的声音和色彩,因此,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 呈现在银幕上,并通过各种假定性的技巧力图营造逼真的效 具有的真实地反映对象的能力是所有其他艺术都无法企及 果,使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在场”,目睹着 的。它既有视觉的感知又有听觉的感知,既有时间的延续又 “真实”的发生。如《十面埋伏》一开场伴随着片名的出现以 有空间的展现,其中的人物、场景、声音、运动都可以与现实 字幕的形式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唐大中十三年,公元八五 的存在方式完全一致。然而,电影只是一种“逼真”,而绝不 九年,唐王朝处在没落之中。因皇帝昏庸,朝廷,民间内 是真正的真实。电影艺术所反映的并非一个完全客观的真 乱四起……朝廷严令奉天县剿灭飞刀门总部……”,作者极 实世界,而是经过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等各种技术人员 力想在故事展开前将观众带人一个真实的情境中,然而无论 再创造了的一个艺术世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它在逼真地 创作者还是观影者都明白,现实并没有真正存在于电影中, 再现客观现实的同时,也在表现着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每一 假定性的技巧只是为故事的讲述展开一个相对真实的背景, 部电影作品从创作之初如对电影题材的选择和加工、主题的 让观众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作一个真实的“白日梦”。即使 提炼、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的设置及创作过程中具体视听 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的故事片,在情节的构筑和细节 语言的运用直到后期的剪辑等,无不体现着创作者的创作意 的设置上也会经过艺术的处理,并不等同于历史,同样具有 图、思想感情、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电影展示的“逼真”世 很强的假定性。 界融注了太多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是一种主观的逼真。它的 电影的假定性特征不仅体现在素材选择、主题提炼、故 逼真性与其假定性总是结合在一起,或者说正是通过种种带 事情节的安排,而且体现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电 有假定性的艺术手段才实现了电影的逼真性。“逼真的虚拟 影能够通过假定性极强的蒙太奇手法中断自然连续的时间、 为电影带来了客观性,而虚拟的逼真则为电影带来了主观 空间,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改变时间的物理长度和节奏,改 性”、“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最鲜明的逼真性,同时 变空间的广延度,根据影片的需要制造特定的银幕假定时 也具有最隐蔽的虚拟性”。…尹鸿在这里所说的虚拟性,也即 空。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已成年的“我”在讲述二十 电影的假定性。 年前我成长的故事,本应是一段连续的物理时间,然而影片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都会首先面临着素材选择的 似乎只从“我”的记忆中抽取了几个关于简单的有些稚拙的 [收稿日期]201o一01—21 [作者简介]张妙珠(1975一),女,集宁师院中文系,副教授。 一63— 张 坏 友情、特定年代的英雄梦和朦胧青涩的性意识的故事片断, 根据一定的思路重新组合,来表现成长的懵懂、茫然,而这一 过程中其他的经历和事件便都被从线性的时间流中省略,呈 现出全新的时间组合。影片中读小学的“我”在和朋友的嬉 闹中将书包高高地抛向空中,伴随着画外音“小学就这么毕 业了,大家升入了不同的中学”,等到书包落下时,接着书包 的已然是一个长成青少年的“我”,几年的时问和“我”成长 的广阔空间就在这书包的一抛一落中被压缩了。再如著名 的《广岛之恋》,影片不是按照自然的物理时间来展开故事, 而完全是女主人公心理时间的自由游走。伴随着女主人公 错乱复杂的心理活动,镜头在1958年的日本广岛和1944年 的法国内委尔之间来回跳跃,使影片的时空在过去与现实之 间自由转换,呈现出极强的假定性。这样的假定性时空被普 遍地运用于许多表现回忆、幻觉的影片中,如《魂断蓝桥》 《廊桥遗梦》《卡萨布兰卡》和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等。 在创作过程中,色彩、光影和音乐等电影语言的具体运 用同样体现着创作者的主观创造性,创作者总是用最恰当的 手段制造最逼真的效果,在电影的假定性中营造主观的逼 真。如《我的父亲母亲》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导演张艺谋用单 调的黑白色来讲述现在的故事,而用艳丽斑斓的彩色来展现 对过去的回忆,这显然有悖于客观事实,影片色彩的运用带 有极大的假定性。然而对于片中的母亲来讲,和父亲相识、 相爱、相守的日子是最幸福美好的,与其说是导演为电影中 回忆的断落构筑了如油画般的浓墨重彩,还不如说是源自母 亲心中爱的色彩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涂染。而缺失了父亲 的现在,对于母亲来说却如同失色的世界般苍白、孤独。本 不符合客观真实的色彩运用却表现了人物最真实的内心情 感,表现了本质的真实。《魂断蓝桥》中表现玛拉自杀场景时 光影的运用同样不符合军车匀速前进的客观真实,然而它所 表现出来的人物复杂、激烈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却高度真实, 与影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观影者的接受心理是相一致的。 电影中音响、音乐等声音的运用也可以具有假定性。现实生 活中,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有音乐伴奏,但在电影作品中,不同 的情节和氛围总是会伴随着相应的音乐,以显示不同的场景 和感情色彩。电影会假定性地夸大某些音响以取得特定的 效果。如中国武打片中常常会出现的细小暗器投射的场景, 往往会配以令人紧张万分的极强的声音,可以清晰地听到响 亮的“嗖嗖”声。一些电影中对于声音的处理还具有较强的 主观性,随着影片中人物心境的不同会配以极其主观化的声 音效果,以强化此时人物特定的情绪状态。如一些电影在表 现人物非常态的情绪状态时,除了演员的神态表情外还会配 以或长或短的静默(“静默”是指在有声影视作品中,所有声 音在画面上突然消失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它是影视声音 中最特殊的要素 )用以刻画人物的内心,但这种声音效果 显然是违背客观事实的。《集结号》中,连长谷子地在战友们 全部牺牲后顽强地独守阵地,他被敌人的大炮震聋了耳朵暂 ...——64..-—— 话昌。义亨 时失聪,此时银幕上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静默——敌人依然在 纷纷涌上、装甲车横冲直撞、一颗颗炮弹在炸开,然而一切都 寂静无声。如果从人物主体此时的状态来看,这样的技术处 理具有高度的逼真性,然而从客观事实来看,这又是假定性 的电影声音,正是这种假定性突出了主观的真实——连长谷 子地在失去战友的悲痛和隐隐的自责中依然牢记上级的命 令,心中别无它念,只有坚守阵地等待集结号的吹响,如果说 暂时的失聪是表象的真实,那么本质的真实则是他坚定的意 念执著到世界的无声。 此外,故事结构的假定、演员表演的假定以及观众的观 影心理等都会体现出电影艺术的假定性。然而假定性绝非 随心所欲地涂改生活,实质上它是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和手 段再现真实的生活更表现生活的真实。它运用的技法是假 定的、虚拟的,但表现的却是本质的真实和本真的情感,无论 它讲述现实的还是虚幻的故事,描绘真实的还是幻想的情 感,都必须要遵循真实的情感逻辑。正如上面论述的关于电 影色彩、光影、声音等的运用,不论具有多强的假定性,但它 要表达的情感和本质却是真实且感人的。再如前面已谈到 的《广岛之恋》,不仅存在虚拟性极强的假定性时空,而且在 画面和声音的组合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假定性:当银幕上展现 着法国内委尔的情景时,观众听到的却是在日本广岛的声 音,中间还伴随着女主人公的独自,多重的假定真实地刻画 出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女人的矛盾心态,让观众感到她虽与 现在的日本建筑师热恋着,而内心深处却又忘不掉多年前在 法国内委尔与德国士兵的真挚恋情,不仅立体地活现了一个 真实的女性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深刻揭示出战争给人们 造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使电影艺术的假定性与社会生 活的真实本质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假定性是电影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但不能离开电影的 逼真性而任意地虚拟,正如苏联电影理论家B・日丹所言 “如果对假定性采取随心所欲的、形式主义的态度,不理解它 的主要之点,即它的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本质的完整性、 不可分割性,那么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J,它是“为了使生活 真实在艺术中依然是真实的” 艺术的假定性。电影就是这 样“将虚拟与真实神奇地结合在一起”…,用假定给电影带 来广阔的艺术自由和创造空间,以逼真为电影奠定诱人的真 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让大众心甘情愿地进入电影体验的世 界,在假定的客观世界中享受别人和自己主观的逼真,在一 种“真实”中体验渴求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1. [2]陈越红.影视声音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表征[J].当代电影, 2009.117. [3]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雪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