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观潮课文填空练习题
一、《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远出海门 B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略不相睹  D披发文身 2.下列加点词的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如履平地  B披发文身C吴儿善泅者数       百D鞭数十,驱之别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 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 D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2016
1 / 13
精品文档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观潮》       阅读练习题答案
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天下之伟观也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10.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五、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  写法,这种写法有  作用。
七.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
的、 、 等特征。“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八、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  ②__  ③___________ __④
2016
2 / 13
精品文档
______        参:
一、宋;周密;临安;钱塘江二、D C C B C C三略四、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后一句是对上文作形象概括,进一步说明涨潮时的宏伟景象,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五.形、色、声、势六、水军演习;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七勇猛;矫健 灵活 “旗尾略不沾湿”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潮》阅读练习
《观潮》练习题及答案        读准字音.       艨 艟 倏 泅 舸 雉       溯 僦 绮 溢        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略不沾湿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 皆披发纹身 皆出酒食       既而: 既而渐进 既而儿醒       ②生词释义点读.
2016
3 / 13
精品文档
珠翠罗绮溢目 ________________ 倏尔黄烟四起 _____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 ________________       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3. 研读.
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
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4. 赏读.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尽了大海的威仪和气派.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角度进行描绘,如:”仅如银线”写其形;”玉城雪岭”状其色;”大声如雷霆”描其声;”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绘其势.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任务
2016
4 / 13
精品文档
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点探究.       观  潮 练习题       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声如雷霆  ②吞天沃日  ③艨艟数百 ....       ④一舸无迹  ⑤乘骑弄旗 ⑥鲸波万仞 ....       ⑦车马塞途 ⑧珠翠罗绮  ⑨僦赁看幕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自既望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       吞天沃日________舞刀于水面________  ..       吴儿善泅________ 略不相睹________ ________ ...       随波而逝________鲸波万仞  ________  ...
2016
5 / 13
精品文档
倍穹常时________僦赁看幕________ ________ ...       披发文身________溯迎而上________ ..
如履平地________  弄旗、标________  ________ ...
罗绮溢目________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________  ________ .....       三、一词多义。
为:①海涌银为郭________②“敌船”为火所焚________..
③十八日为最盛________ .
势:①势极雄豪________  ②奔腾分合五阵之势________ ..
仅:①仅如银线 ________ ②仅有“敌船”________ ..
能:①以此夸能________  ②能以径寸之木________ ..
四、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项       A、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林尽水源..       B、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乘奔御风 ..       C、旗尾略不沾湿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D、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       五、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016
6 / 13
精品文档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有乘骑弄旗标舞刀于水面者。D、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六、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天下之伟观也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
①《观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②文中从视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先用比喻写潮水
2016
7 / 13
精品文档
的变化,初时 ,后如  。再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景象。  ③文中从听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是
④文中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句子是 。       ⑤写出两句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       ,。 ,。
九、请写出文中正面描写海潮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文中引用杨万里的诗句:  ,  。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文章结尾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比较阅读《观潮》:《酒泉子》,自选角度说说两文的不同之处。        参:
一、①tíng  ②w?  ③méngchōng  ④gě  ⑤jì       ⑥jīngrèn⑦sè ⑧qǐ  ⑨jiùlìn       二、
2016
8 / 13
精品文档
三、为:①成为②被  ③是       势:①气势 ②阵势       仅:①几乎,将近 ②只       能:①本领  ②能够       四、D       五、C       六、C       七、
八、①宋;周密;临安;钱塘江       ②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 吞天沃日       ③大声如雷霆      ④而旗尾略不沾湿
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九、“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写。
十、“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用:结构上,呼应首句;内容上,对潮水壮丽景象作侧面补充。
十一、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2016
9 / 13
精品文档
十二、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班别姓名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  薄雾       余波 风号浪吼       二、写近义词。       霎时  昂首  颤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形容隐隐约约。        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四、比较词语填空。       奔腾 沸腾
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了。       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恢复 重复
这个动作,他掌握不好,几十次以后,终于成功地完成了。
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平静。       观赏 欣赏
2016
10 / 13
精品文档
妈妈站在花坛边,着盛开的牡丹。       我们到音乐厅音乐。       期待 等待
党和人民我们快快长大。       地下资源我们去开发。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六、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
2016
11 / 13
精品文档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g)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划去文中不正确的音节,并在第二自然段空白之处加上标点。
2、“鼎”可查音序;还可先查部首,再查画。“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古代煮东西的器物;盛大;正为、正在。“鼎沸”的“鼎”应取第种解释。
3、短文从、这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4、按照时间顺序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两层,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
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刚来时的特点是
5、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时,只按照从 到  的顺序观察的。不但写了亲眼看到的浪潮的 ,还写了亲耳听到的浪潮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变化过程。
2016
12 / 13
精品文档
描写听到的声音变化顺序是:从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响声 ;浪潮越来越近时,  ,
描写看到的景象的变化顺序是: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那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 ;再近些,  ,  ;浪潮越来越近,,
我还从 、 、 这三个词语体会到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7、找出短文中四个字的词语。       、、 、、
8、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2016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