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综合阅读专项训练(二)

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综合阅读专项训练(二)

来源:华佗小知识
五年级语文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二)

(一) 垃圾堆上的阅读

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的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遨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阅读的妇女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里。“我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境贫寒,小学没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要养活四个孩子,靠他打零工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只好继续捡垃圾。虽然又苦又脏,但毕竟有些收入,孩子们也勉强能够吃饱,这让我很欣慰。”说完她又笑了。

米凯被安杨拉布尼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也跟着笑起来:“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对于赞扬她显然有点不适应,脸也微微涨红了:“看书让我在捡垃圾外,还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5666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那位肯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1.“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之所以说这个镜头“震撼人心”是因为( )。(多选)(2分)

A.靠捡垃圾为生的妇女,却如此热爱阅读。

B.暴雨即将来临,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阅读。

C.妇女善良而又好学的精神,打动了摄影师。

D.她的身份与装扮和她此时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 描写。“说完她又笑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她的 。(3分)

3.摄影作品《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奖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3分)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析题目的亮点。(2分)

亮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1分)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2分)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分)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分)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第21位应聘者(节选)

①佛瑞迪当时只有16岁,在暑假来临的时候,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整个夏天都向您伸手要钱,我要找个工作。”

②爸爸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对佛瑞迪说:“好啊,佛瑞迪,我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但恐怕不容易,你知道现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时候。”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您没有弄清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您给我找个工作,我要自己来找。再说,您也不要那么消极,虽然现在求职不易,但我还是可以找个工作,因为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④“哪些人?”爸爸带着怀疑问。 ⑤“那些动脑筋的人。”儿子回答。

⑥佛瑞迪在报刊广告中仔细寻找,找到了一个很适合他专长的工作。广告上说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点钟到达42街的一个地方接受面试。佛瑞迪并没有等到8点钟,而在7点45分就到了那儿。即使如此,那时也已经有20个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 ⑦怎样才能引起主考官的特别注意而贏得职位呢?根据佛瑞迪所说,只有一件事可做——动脑筋思索。于是他进入那最令人痛苦也最令人快乐的程序——思索。在真正思索的时候,总是会想出办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A]地对她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⑧秘书小姐是一名老手。如果她是个普通的职员,或许会说:“算了吧,小伙子,你回到队伍的第21个位置上去等着吧。”但她没有这样做,她感觉到,这个小伙子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质,她把纸条收下了。“好啊,让我来看看这张纸条。”秘书小姐看了纸条不禁微笑起来,并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把纸条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老板看了,紧锁的眉头放松了,大声笑了起来,因为纸条上写着:“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第二天一早,佛瑞迪便到这个公司上班了。这是他善于动脑筋的结果。一个会动脑筋的人总能抓住问题,并能解决它或者想出一种新的办法,给人启发,佛瑞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填入文中[A]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骄傲 B.恭敬 C.笑眯眯 D.小心翼翼

2.本文中涉及的人物很多,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其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3分)

3.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概括全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上下文,把佛瑞迪所写的纸条内容补充完整,写在第⑧段中的横线上。(2分) 5.你觉得佛瑞迪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合理地设计老板见到佛瑞迪后与他的连续两次对话。(4分)

老板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瑞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板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瑞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阳光的两种用法

①童年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②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晩上睡觉时我钻进去,就是暖乎乎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③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④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是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⑤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盆的水花。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⑥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⑦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文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这叫作“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独一无二:

一视同仁: 2.“阳光的两种用法”指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每空不超过6个字)(4分) (1) (2)

3.默读第②③段,想一想,画“ ”的句子写出了 ,画“ ”的句子写出了 ;画“ ”的句子又写出了 。(3分)

4.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用词儿“新鲜”“准确”和“生动”?写出你的理由。(4分) 5.从母亲和毕大妈朴素的生活中,你得到怎样的启迪?(4分)

(五)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助手连忙答道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

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上“√”。(2分)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4分)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

1.ABD 2.语言 开朗、乐观

3.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

4.知识能够使人的内心强大起来,能让人战胜一切困难,不肯读书的人渺小而懦弱。

5. “垃圾堆”点明了阅读环境差,反映了读书人的刻苦。 (二)

1、 ! : “ ! ! ” 2、 l 石

3、①失掉;过失 ④改变常态

4、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

5、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为了表现父亲救儿子历尽艰辛,但不放弃,展现了伟大的父爱! 6、因为这样既能突出时间长,又能突出父亲坚忍不拔的精神。 7、想象填空:略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分)略

(三)

1.B 2.佛瑞迪 动作 语言

3.佛瑞迪运用智慧找到了工作 4.在您看到我之前,请不要做决定

5.①懂事。知道利用暑假时间找工作挣零花钱。②积极乐观。虽然父亲认为找工作不容易,可他坚信自己能够找到工作。③肯动脑筋。在排到了第21位的时候,他想办法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并赢得了职位。 6.略 (四)

1.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文中指毕大妈的方法在“我们”院里没有第二家用。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文中指太阳让任何人都平等地使用。

2.(1)把太阳叠起来 (2)把太阳煮水里

3.条件艰苦,天气寒冷 母亲的智慧和爱 母亲温暖的爱

4.母亲说把老阳儿叠起来了,在母亲那里太阳可以像卷尺或纸或布那样折叠自如,所以感到新鲜。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种物件,家家都离不开老阳儿。所以说母亲用词准确生动。

5. 示例:生活中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即“少花钱能办事,不花钱也能办事”。 (五)

1.děi√ chuán√ 竭√ 天涯海角√ 2.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 3.苏格拉底的生命 传承者

4., : “ , 。 ? ” :“ , 。 ”

5.没有真的明白。因为苏格拉底想要的人就是这位助手,但是因为不自信,他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和传承机会,耽误了自己,也令苏格拉底失望。

6.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