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对联(经典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16 页
寺庙对联(经典6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对联吧,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对联?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寺庙对联(经典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寺庙对联 篇一 山 门:
山收宝气,善得心中因果; 门聚祥光,德荣方外菩提。 大雄宝殿: 身心修得三宝贵; 山水常蕴六相和。 禅 房:
行止德怀沉碧树; 业心正性远红尘。 心结菩提开境界; 行修善业仰禅堂。 斋 堂: 心系菩提子; 香归智慧佛。 寺庙对联 篇二
第 2 页 共 16 页
山门:
舍西归捷径 九界有情 上何以圆成觉道 离净土法门 十方诸佛 下不能普利众萌 东门:
莫道是空门 要进来须踏着实地; 紧防有叉路 走错了便堕入深坑。 天王殿:
世外人 法无定法 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 了犹未了 何妨以不了了之 大雄宝殿:
发一心 全心 最大菩提心 要为众生造福 守五戒 十戒 二百五十戒 方能佛国超凡 客堂:
爱国守法 佛法不离世法;广度有情 热情即是真情 念佛堂: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大畅如来度生胸怀 )(弥陀弘誓 九界全收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斋院:
退一步看利海名场奔走出许多魑魅 在这里听晨钟暮鼓打破了无限烦恼 钟楼:
晨钟灌耳敲碎南柯一梦,梵音入定普度苦海无边
第 3 页 共 16 页
鼓楼:
暮鼓透重霄点化红尘歧路客;诚心归上界招回苦海梦迷人 寺庙对联 篇三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第 4 页 共 16 页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上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下联: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 下联: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上联: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 下联: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
第 5 页 共 16 页
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愁。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生涯秋风落笔香。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行。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起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落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闲。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自可放。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几回眠。
上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第 6 页 共 16 页
下联: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脱,却是上乘。 上联:凡事付之一笑; 下联:于人无所不容。
上联:笑对山川,喜解人间烦恼事; 下联:欣纳天地,乐装宇内古今愁。 上联:皆大欢喜,春风满面常开口; 下联:了无挂碍,世态撩人不改容。 寺庙对联 篇四 观音阁对联: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天童寺:
上联: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事; 下联: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阿育王寺:
上联:山门冷烟,总见他欢天喜地; 下联:布袋空携,却剩得大肚宽肠。 山峰顶寺:
第 7 页 共 16 页
上联:大肚中包藏世界; 下联:一笑后吐出乾坤。 观音阁弥勒殿对联: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 潭柘寺对联: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千佛寺对联: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观音阁对联: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灵隐寺对联: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佛寺:
上联:曾作岳林布袋僧,袒胸露腹,冷坐山门,何其欢也 下联:此为兜率慈心佛,严妆盛服,深居院内,不亦乐乎。 龙兴寺、台中宝觉寺对联: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
第 8 页 共 16 页
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对联: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城隍庙对联: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城隍庙对联: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城隍庙对联: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 城隍庙土地庙对联: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第 9 页 共 16 页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对联: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财神庙对联: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春节寺庙对联 篇五
上联: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上联:无生无灭历万劫而不古 下联:若隐若显远百福而常今 上联:朗万法之幽邃万德圆明 下联:觉大夜之重昏纤尘净尽 上联: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下联:通玄达妙离幻即真 上联:慈悲喜舍度樊笼出迷津 下联:信解行证入华藏之玄门 上联: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下联: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第 10 页 共 16 页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下联: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 11 页 共 16 页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最经典的寺庙对联 篇六
第 12 页 共 16 页
一、鄞县天童寺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天童寺,位于浙江太白山一峰天童山。西晋僧人义兴草创,历唐、宋数帝,先后重建并赐号为“天童玲珑寺”、“天寿寺”、“景德禅寺”等,成为十方丛林的重心,宋时为五山大寺(太白山天童寺、杭州径山万寿寺、宁波阿育王山广利寺、杭州南山慈恩光孝寺)之一。宏智正觉等高僧驻锡于此。另有日僧明庵荣西、希玄道元等人至寺参学,将曹洞禅传回日本,此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 二、杭州上天竺寺(法喜寺)
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利悬崖无退路; 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离苦海渡慈航。
上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天竺山,是吴越王钱俶夜梦观音求治其居所建,原称“天竺看经院”。宋时诸帝,寺运大兴,曾颁大藏经五三三○卷、“天竺灵感观音院”之额,并赐“白云堂”之印,以统领天下禅、教、律诸宗。清乾隆先后赐金扩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御题“法喜寺”,故世称法喜寺。初年石莲法师再度扩建,规模宏伟,香火鼎盛,不下南普陀寺。 三、芜湖广济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就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广济寺,位于安徽芜湖的赭山西南麓。寺初创建于唐昭宗干宁年
第 13 页 共 16 页
间(四——七),名永清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一○○八——一○一六)改为今名。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曾修葺。现存殿宇三重,世传寺内藏有价值连城的金印。殿后有赭塔、滴翠轩;赭塔规模宏大,“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一;滴翠轩,传为昔时黄庭坚读书处。 四、镇江金山寺 千古英雄浪淘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金山寺,又称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合称临济三大丛林,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相传为东晋时创建,梁武帝曾在此寺启建水陆忏法,宋真宗尝颁赐大藏经。历代高僧如:佛印了元、高丽义天、杨岐圜悟克勤及天台宗山家派的南屏梵臻等尝住于此。寺中楞伽台、妙高台曾为苏东坡写经吟诗之处,今仍留有苏东坡的玉带。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也曾至此参访,并御书赐联,小说中白蛇水没金山寺及金山活佛的神迹异事,使金山寺声闻遐迩。 五、杭州下天竺寺(法镜寺)
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在浙江杭州有三座天竺寺。在白云峰北者,称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称中天竺寺;在飞来峰之麓,称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每年阳春有百万仕女群集进香。下天竺寺创建最早,东晋时西天竺僧慧理草建。曾显种种奇瑞,蒙赐“后天竺灵山寺”
第 14 页 共 16 页
额;吴越王钱鏐重建,赐名“五百罗汉院”。宋时,天台宗山家派慈云遵式入寺,大张天台教纲,世称天竺忏主。寺原为天台宗道场,后改属临济宗,清朝干隆皇帝赐名法镜寺。寺旁有翻经台,为谢灵运等重治《北本涅盘经》为南本之处,另有纪念唐朝僧圆泽与李缘相约来世相见的“三生石”。 六、镇江定慧寺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定慧寺,位于浙江镇江的焦山,原称普济寺,为唐代古刹。宋代重建,称焦山寺,圜悟克勤、佛印了元、枯木成法等禅师曾住此寺,郑板桥也曾于此寺读书。清朝康熙皇帝颁赐匾额,赐名定慧寺,成为著名道场。
七、杭州上天竺寺
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
上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天竺山,是吴越王钱俶夜梦观音求治其居所建,原称“天竺看经院”。宋时诸帝,寺运大兴,曾颁大藏经五三三○卷、“天竺灵感观音院”之额,并赐“白云堂”之印,以统领天下禅、教、律诸宗。清乾隆先后赐金扩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御题“法喜寺”,故世称法喜寺。初年石莲法师再度扩建,规模宏伟,香火鼎盛,不下南普陀寺。 八、杭州韬光寺
第 15 页 共 16 页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韬光寺,位于浙江杭县灵隐山与北高峰之间,原名广严院。唐穆宗时,有高僧结茅于巢枸坞,自称韬光,与当时杭州刺史白乐天(居易)邀诗唱和,自此称为韬光寺。 九、厦门南普陀寺
现自在身,愿众生共渡慈航,早超苦海; 救将来劫,望我佛宏施法雨,力挽狂澜。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厦门五老峰下。因位于浙江省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始建于唐代,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同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名胜。大悲殿为南普陀的著名建筑,为八角三层飞檐蹿角式,每角雕龙尾,龙头则于宝顶之上。殿顶结构奇特,为寺宇建筑中所少见者。一九二五年,会泉法师任住持,创建闽南佛学院。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