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劳动版第五版)教案:铸铁的组织与分类
复习旧课:特殊性能钢的确牌号 引入新课: 1.特点 1)成分
C﹥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C和Si,同时也含有一定的Mn、P、S等杂质元素。常用铸铁的成分为:
2.5~4.0%C,1.0~3.0%Si,0.5~1.4%Mn,0.01~0.50%P,0.02~0.20%S。 为提高铸铁性能,常加入合金元素Cr、Mo、V、Cu、Al等形成合金铸铁。 2)组织
铸铁中C、Si含量较高,C大部分、甚至全部以游离状态石墨(G)形式存在。 2)性能
铸铁的缺点是由于石墨的存在,使它的强度、塑性及韧性较差,不能锻造,优点是其接近共晶成分,具有良好的铸造性;由于游离态石墨存在,使铸铁具有高的减摩性、切削加工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目前,许多重要的机械零件能够用球墨铸铁来代替合金钢。
讲授新课:
铸铁的组织与分类 一、铸铁的石墨化 1.铸铁的石墨化
①、G为六方晶格。基面上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基面之间原子以范氏键结合,因此铸铁的强度、塑性及韧性极低。
②、从热力学讲,G为稳定态,而Fe3C为亚稳态。在冷却速度非常缓慢或加入石墨化元素,可促使碳按石墨转变。但是,当冷却速度较快时,由于成分起伏及结构起伏(L、A和Fe3C的成分更接近)的原因,也可析出渗碳体。 2、石墨化的途径
1
①、从液态中直接结晶出或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
②、也可以先结晶出渗碳体,再由渗碳体在一定条件下分解而得到(Fe3C→3Fe+C) 高温时,石墨化过程进行比较完全;低温时,若冷却速度较快,石墨化过程将部分或全部被抑制。 3、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是铸铁的成分和冷却速度。 1)成分:
合金元素可以分为促进石墨化元素和阻碍石墨化元素,顺序为:
Al、C、Si、Ti、Ni、P、Co、Zr、Nb、W、Mn、S、Cr、V、Fe、Mg、Ce、B等。其中,Nb为中性元素,向左促进程度加强,向右阻碍程度加强。
C和Si是铸铁中主要的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为综合考虑它们的影响,引入碳当量CE = C% + 1/3Si%,一般CE≈4%,接近共晶点。S是强烈阻碍石墨化元素,降低铸铁的铸造和力学性能,控制其含量。 2)冷却速度
冷速越快,不利于铸铁的石墨化,这主要取决于浇注温度、铸型材料的导热能力及铸件壁厚等因素。冷速过快,第二阶段石墨化难以充分进行。 二、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1、铸铁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的组织和石墨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分布状态。
1)数量:G破坏基体连续性,减小承载面积,是应力集中和裂纹源,故G越多,抗拉强度、塑性及韧性越低;
2)大小:越粗,局部承载面积越小,越细,应力集中越大,均使性能下降,故有适合尺寸(长度0.03~0.25mm);
3)分布:越均匀,性能越好;(4)由片状至球状,强度、塑性及韧性均提高。 2.基体
F基体塑性和韧性好,P基体强度、硬度及耐磨性高。 三、铸铁的分类
1、分类:灰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
2、石墨形态分类:普通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 课后小结:
2
一、铸铁的石墨化 1.铸铁的石墨化 2、石墨化的途径 3、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二、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三、铸铁的分类 布置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