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7(3):195—199,2008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密度和纯氮用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刘 晶 ,苟正贵 ,陈 颖h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省县烟草公司,贵州550400) 摘要:采用密度和纯氮用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种植密度和纯氮用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影响的研 究。结果表明,纯氮用量为90kg/hm 时,随种植密度增加,烟碱含量下降,总氮含量增加;纯氮用量为 105kg/hm 、120kg/hm 时,随种植密度增加,烟碱含量增加,总氮含量下降;就密度和纯氮用量的平均效应而 言,以中密度15 000株・hm~、高密度16 500株・hm~、低纯氮施用量水平90kg/hm 和高纯氮施用量水平 120kg/hm 较好。在生产实践中组合A3B。的纯氮施用量偏低,总氮/烟碱大于1,烟叶质量较差。本试验得出 最优组合为A2Bl、A2B3、A3B3。 关键词:烤烟;种植密度;施肥量;总氮;烟碱 中图分类号:¥572.01;¥572.044;¥57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08)03—0195—05 Efects of plant population and N application level on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content of lfue-cured tobacco LIU Jing‘,GOU Zheng-gui。,CHEN Ying“(1.Institut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2.Wengan County Tobacco Company,Wengan,Gukhou 550400,China) Abstract:The two factors via random design wa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N application level was 90kg/hm2 and plant population Was increased from 13 500 plants・hm- to 16500 plants・hm- .content ofuico— tine in tobacco leaves increased,whil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decreased,N application level Was 105kg/hm ,16 500 plnats・hm- and plant population Was increased from 13 500 plnats・hm一 to 16 500 plants/hm .content of nicotine in tobacco leaves decreased,whil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increased.As the average effects of plant population and N application level,15 000 plants・hm- ,16 500 plants・hm- 。90kg/hm and 120kg/hm were quite wel1.N application level of A3 BI Was lower level in this experiment,total nitrogen had a bigger number than nicotine,SO the quality of lfue— cured tobacco leaf was poor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combinations were A2 Bl,A2 B3,A3 B3 in this experiment.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plant population;fertilization rate;totla uitrogen;nicotine 烤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卷烟生产重要的基础原料¨J。种植密度是影响烤烟群体质量的 重要因素;氮素是影响烟株生长发育以及烟叶品质的最关键营养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种植密度可增 大烟株个体,但产量降低 J。烤烟种植密度可从烟草生长的田间小气候、营养分配等方面影响烟叶品质 的形成 。氮肥用量少,烟株生长不好,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形成;纯氮施用量多,烤烟在后期生长中吸氮 过多.导致烟叶化学成分不协调,品质变差,可用性不好 J。前人的研究很少有将种植密度和纯氮用量的 互作效应对烟叶品质影响纳入研究领域。为此,要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必须要找到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氮 肥用量。本试验旨在通过密度和纯氮用量对云烟85品质的影响研究,以期找出较优的组合模式,为生产 上烤烟高产优质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08—03—17;修回日期:2008—04—02 作者简介:刘晶(1980一),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研究。 }通讯作者:E-mail cschenying@yeah.ne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焦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在贵州大学教学试验农场进行。其海拔1 100m,年平均气温15 ̄C左右,供试土壤为黄壤,肥 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32.36g/kg、全氮含量为2.O7g/kg、全磷含量为1.15g/kg、全钾含量为9.58g/kg、碱 解氮含量为113mg/kg、速效磷含量为43mg/kg、速效钾含量为160mg/kg、pH值(H:0)为7.33。 1.2供试材料 烤烟品种为云烟85。在田间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烟株,采收成熟基本一致的中部烟叶作供试材料。 1.3试验设计 采用烤烟密度和所施纯氮用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烤烟密度:设A 为13 500株・hm- 、 A2为15 000株・hm~、A3为1 6500株・hni ;B因素为纯氮用量:设Bl为90kg/hm 、B 1 05 kg/hm 、B 为 120kg/hm 。按N:P:05:K:0质量比为1:1.5:2.5的配比施肥,共9个处理,3个重复,3O个小区。田间管 理措施按优质烟栽培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并保持一致;田间数据调查在同一天内完成。用SPSS13.0生物统 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4测定项目 烟叶化学成分测定:将各处理烟叶随机挑选一部分,除掉主脉后烘干、粉碎、制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烟碱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氮采用H:s0 一H:0:消煮法 J。 2结果与分析 2.1总氮含量 从表1可知,密度的F=7.189,P=0.005<0.01;纯氮用量的F=16.629,P=0.000<0.01;密度与纯 氮用量的互作F=5.021,P=0.007<0.01,表明密度、纯氮用量及其互作对烤烟的总氮含量均有极显著的 影响。由此说明,不同密度需施用不同量的纯氮,因此,应进一步进行密度各水平均数间、纯氮用量各水平 均数间、密度与纯氮用量水平组合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由于密度和纯氮用量的互作对烤烟的总氮含量是极显著的,说明各密度水平所要求的纯氮用量可能 不相同。 表1各处理种植密度和纯氮用量烤烟总氮含量的方差分析 Tab.1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di[Terent treatment of total nitrogen 因变量:总氮 注:R方=O.790(调整R方=O.697);密度A示A因素;纯氮用量B示B因素;密度A×纯氮用量B表示密度与纯氮用量的互作。 表2为密度各水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从表2可知,密度1与密度2的P=0.006<0.01,差异极显 著;密度1与密度3的P=0.003<0.01,差异极显著;密度2与密度3的P=0.752>0.05,无显著差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刘 晶,等:密度和纯氮用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197 可见密度3与密度2对烤烟总氮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而密度1无显著影响。从表2还可以看出,由于密 度3与密度2的各处理总氮/烟碱小于1(A,B。除外),烤烟的品质较好,对烤烟总氮含量的影响均属于正 效应,因此,就密度的平均效应而言,密度2和密度3即A:的15 000株・hm- 和A 的16 500椽hm- 较好。 表2密度各水平均数问的多重比较 Tab.2 Multiple comparisons under different leveIs of every plant deneity 因变量:总氮 注:基于观测到的均值; 示均值差值在0.05级别上较显著。 表3为纯氮用量各水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从表3可知,纯氮用量1与2的P=0.000<0.01,差异极 显著;纯氮用量2与3的P=0.000<0.01,差异极显著;纯氮用量1与3的P=0.659>0.05,无显著差异。 可见纯氮用量3与1对烤烟总氮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因此,就纯氮用量的平均效应而言,纯氮用量3和 纯氮用量1即B 的90kg/hm 和B3的120kg/hm 较好。 从密度与纯氮用量的互作效应可见,密度与纯氮用量的互作F=5.021,P=0.007<0.01(见表1),表 明密度与纯氮用量的互作对烤烟的总氮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综合表2与表3分析,本试验以A:B 、 A:B3、A,B,为最优组合。 表3纯氮用量各水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Ilab.3 Multiple comparisons under diferent leveIs of every N application 因变量:总氮 注:基于观测到的均值; 均值差值在0.05级别上较显著。 2.2烟碱含量 从表4可知,密度的F=0.561,P=0.580>0.05,无显著差异;纯氮用量的F=0.242,P=0.788> 0.05,无显著差异;密度与纯氮用量的互作F=1.221,P=0.337>0.05,无显著差异,表明密度、纯氮用量 及其互作对烤烟的烟碱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种植密度和纯氮用量各处理水平设置相差较 少,烟碱含量无显著差异所致。 2.3总氦和烟碱含量的发生规律 2.3.1各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随密度的变化规律从图1可以看出,在纯氮用量为B (90kg/hm )时,随 种植密度增加,烟碱含量下降,总氮含量增加;在纯氮用量为B:(1OSkg/hm2)、B (120kg/hm )时,随种植 密度增加,烟碱含量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总氮含量下降。其中,组合A B 、A B:、A B 的总氮/烟碱 大于1;组合A:B:、A B:的总氮/烟碱过小,说明其总氮与烟碱比例不协调,烟叶质量差。可能由于这几个 处理组合的种植密度与纯氮用量的配比不协调所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8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 注:R方:O.265(调整R方:一0.062)。 40 一 30 20 崖 警10 鬈 2.3.2各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随纯氮用量的变化规律从图2可见,在种植密度为A (13 500株・hm- ) 时,随纯氮用量增加,烟碱含量无明显规律,总氮含量增加;在种植密度为A:(15000株・hm- )、A,(16 500 株・hm- )时,随纯氮用量的增加,烟碱含量也增加;总氮含量均表现为纯氮用量B (105kg/hm )较低,说明 目前旱地烤烟普遍采用的纯氮用量为105kg/hm 左右,但是烤烟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 。如果要提高烤 烟产量和质量,必须要找到适宜的氮肥用量 j。从本试验结果看,以高纯氮用量水平B,(120kg/hm )为 好,组合效果较优。 。。 20 藿 10 鬈 0 AtBl AIB2 AIB3 A2Bt A2B2 A2B3 A3Bl A3B2 A3B3 处理组合 图2各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随纯氮用量的变化规律 Fig.2 Changes of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in diferent treatment when N application increased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刘 晶,等:密度和纯氮用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199 总之,就密度和纯氮用量的平均效应而言,中密度15 000株・hm-2高密度16 500株・hm-2低纯氮用量 水平90kg/hm 和高纯氮用量水平120kg/hm 均较好;就生产实践而言,组合A,B,的纯氮用量偏低, 总氮/烟碱大于1,烟叶质量较差。本试验得出最优组合为A:B,、A:B,、A,B,。 3结论与讨论 3.1优质烟的总氮含量和烟碱含量的相对比值,总氮/烟碱以1或略小于1为宜 。本试验结果表明,中 密度15 000株-hm- 和高密度16 500株・hm- 条件下,结合高纯氮用量120kg/hm ;中密度15 000株・hm- , 结合低纯氮用量90kg/hm 的烟叶中,其总氮与烟碱含量在优质烟的范围内且比例协调,烟叶品质佳。同 时,纯氮用量的增加促进了烟碱含量的增加lI ,因此,生产上控制氮肥施用量可有效改良烟叶的品质。 3.2 目前旱地烤烟普遍采用的纯氮用量为105kg/hm 左右,但是烤烟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为此,必须要 找到适宜的氮肥用量。本试验得出高纯氮用量为120kg/hm 时可有效改善烟叶品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 果基本吻合。 3.3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密度及纯氮用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得出最优组合为 A:B,、A:B,、A B3。由于试验时间和地点等客观条件的,仅对农艺性状、产量、烤烟根际微生物数量等 进行粗略探讨,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对烤烟和其他作物的不同耕作方式及互作效应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国菡,杨献营,番吉焕.我国烤烟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烟草科学,1998(4):32—34. [2]冉邦定,陈萍,周江.云南烤烟经济合理施肥建议[J].云南农业科技,1999(2):22—24. [3]杨俊兴,杨虹琦,周冀衡,等.不同施肥量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7(1):24-27. [4]汪丽,刘雷,杨文钰,等.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06—110. [5]向东山.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190—191. [6]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58—273. [7]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108. [8]胡国松.烤烟营养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2. [9]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5. [10]翟琨,向东山.不同施氮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 097—3 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