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 习 册
学 校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教 师
姓 名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
(b)
(c)
(d)
(e)
(f)
(g)
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
(a) (b) (c)
(a)
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
(b)
(c) (d)
(e) (f)
(g)
第二章 平面力系
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如图所示。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
解得: FAFBP5000N
2-2 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
D上,如图所示。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和支杆BC所受的力。
题2-2图
解得:
FBC3.732PFAB2.732P
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
CD=f=1m,两电线杆间距离AB=40m。电线ACB段重P=400N,可近视认为沿AB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
以AC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
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在木桩的点A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
C,在绳的点B系另一绳BE,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E。然后在绳的点D用力向下拉,并使绳BD段水平,AB段铅直;DE段与水平线、CB段与铅直线成等角=0.1rad(弧度)(当很小时,tan)。如向下的拉力F=800N,求绳
AB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题2-4图
作BD两节点的受力图
F100F80kN 2tan联合解得:FA2-5 在四连杆机构ABCD的铰链B和C上分别作用有力F1和F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求平衡时力F1和F2的大小间的关系。 题2-5图
以B、C节点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
F16解得: F242-6 匀质杆重W=100N,两端分别放在与水平面成300和600倾角的光滑斜面上,求平衡时这两斜面对杆的约束反力以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题2-6图
2-7 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
a,b,两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a) (b)
题2-7图
M(a)FAFB(注意,这里,A与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B................l.
定方向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
M(b) FAFB
lcos2-8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反力。
题2-8图
作两曲杆的受力图,BC是二力杆,AB只受力偶作用,因此A、B构成一对力偶。
即FAFB'
2-9 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在构件BC上作用一力偶矩为
M的力偶,各尺寸如图。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
题2-9图
1作受力图
2、BC只受力偶作用,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3、构件ADC三力汇交
2-10 四连杆机构ABCD中的AB=0.1m, CD=0.22m,杆AB及CD上各作用一力偶。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m1=0.4kN.m,杆重不计,求A、D两绞处的约束反力及力偶矩m2。
题2-10图
2-11 滑道摇杆机构受两力偶作用,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O1=OA=0.4m,
m1=0.4kN.m,求另一力偶矩m2。及O、O1处的约束反力。
题2-11图
2-12图示为曲柄连杆机构。主动力F400N作用在活塞上。不计构件自重,试问在曲柄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M方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2-13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1402N,F280N,F340N,F4110N,(1)力M2000Nmm。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mm。求: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并在图中标出作用位置。
2-14某桥墩顶部受到两边桥梁传来的铅直力F11940kN,F2800kN,水平力F3193kN,桥墩重量P5280kN,风力的合力F140kN。各力作用线
位置如图所示。求力系向基底截面中心O的简化结果;如能简化为一合力,求合力作用线位置并在图中标出。
2-15 试求图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反力。设力的单位为kN,力偶矩的单位为
kN.m,长度的单位为m,分布载荷集度为kN/m。
(a) (b)
题2-12图
受力分析如图: 受力分析如图:
2-16 在图示刚架中,已知q3 kN/m,F62 kN,M10 kNm,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2-17 在图示a,b两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各连续梁在A,B,C三处的约束反力。
2-13 在图示a,b两连续梁中,已知q,M,a,及,不计梁的自重。求各连续梁在A,B,C三处的约束反力。
(a) (b)
题2-13图
1作受力图,BC杆受力偶作用 2.对AB杆列平衡方程
MFAxtanaMFAy所以:aMAM
1.以BC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1.以AB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2-18 如图所示,三绞拱由两半拱和三个铰链A,B,C构成,已知每个半拱重P=300kN,l=32m,h=10m。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题2-15图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对称性知: 以BC半拱为研究对象
2-19 图示构架中,物体重1200N,由细绳跨过滑轮E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所示,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求支承A和B处的约束反力以及杆BC的内力FBC。
题2-19图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FAx1200N解得:
FAy150NFB1050N
以CDE杆和滑轮为研究对象 解得:FB1500N
2-20 在图示构架中,各杆单位长度的重量为300N/m,载荷P=10kN,A处为固定端,B,C,D处为绞链。求固定端A处及B,C为绞链处的约束反力。
题2-20图 显然:P11800NP21800NP31500N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以ABC杆为研究对象 以CD杆为研究对象
MD(F)0,FCy4P21P2(式4)
由1、2、3、4式得:
2-21 试用节点法求图示桁架中各杆的内力。F为已知,除杆2和杆8外,其
余各杆长度均相等。
2-22 平面桁架结构如图所示。节点D上作用一载荷F,试求各杆内力。
2-23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110kN,F2F320kN。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
题2-23图
2-24 平面桁架的支座和载荷如图所
示,求杆1,2和3的内力。(提示:先截断AD、3、2杆,用截面法分析;再取C节点)
题2-24图
2-25 两根相同的均质杆AB和BC,在端点B用光滑铰链连
接,A,C端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ABC成等边三角形时,系统在铅直面内处于平衡状态。求杆端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
题2-25图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以AB杆为研究对象
2-26 图示两无重杆在B处用套筒式无重滑块连接,在AD杆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MA=40N.m,滑块和AD间的摩擦因数fs=0.3。求保持系统平衡时力偶矩MC的范围。
题2-26图
以AD杆为研究对象 以BC杆为研究对象
31M(FC)0,MCNB12lFB12l6010.3949.61Nm当摩擦力反向处于临界平
衡态,如b图所示,则 以AD杆为研究对象 以BC杆为研究对象
2-27 尖劈顶重装置如图所示。在B块上受力P的作用。A与B块间的摩擦因数为fs(其他 有滚珠处表示光滑)。如不计A和B块的重量,求使系统保持平衡的力F的值。
题2-27图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显然水平和铅直方向约束力分别为F,P 以A滑块为研究对象,分别作出两临界状态的力三角形
2-28 砖夹的宽度为25cm,曲杆AGB与GCED在G点铰接。砖的重量为
W,提砖的合力F作用在砖夹的对称中心线上,尺寸如图所示。如砖夹与砖之间的摩擦因数fs=0.5,试问b应为多大才能把砖夹起(b是G点到砖块上所受正压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题2-28图
2-29 均质长板AD重P,长为4m,用一短板BC支撑,如图所示。若
AC=BC=AB=3m,BC板的自重不计。求A、B、C处的摩擦角各为多大才能使之保持平衡。
题2-29图
第三章 空间力系
3-1 在正方体的顶角A和B处,分别作用力F1和F2,如图所示。求此两力在x,y,z轴上的投影和对x,y,z轴的矩。并将图中的力系向点O简化,用解析式表示主矢、主矩的大小和方向。
题3-1图
3-2 图示力系中,F1=100N,F2=300N,F3=200N,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将力向原点O简化
题3-2图
3-3 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板,用六根杆支持在水平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在板面内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不计板重,试求各杆的内力。
题3-3图
3-4 如图所示的空间构架由三根杆件组成,在D端用球铰链连接,A、B和C端也用球铰链固定在水平地板上。今在D端挂一重物P=10kN,若各杆自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题3-4图
3-5 均质长方形板ABCD重W=200N,用球铰链A和蝶形铰链B固定在墙上,并用绳EC维持在水平位置。求绳的拉力和支座的约束反力。
题3-5图
3-6 挂物架如图所示,三杆的重量不计,用球铰链连接于O点,平面BOC是水平面,且OB=OC,角度如图。若在O点挂一重物G,重为1000N,求三杆所受的力。
题3-6图
3-7 一平行力系由五个力组成,力的大小和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格的边长为10mm。求平行力系的合力。
题3-7图
3-8 图示手摇钻由支点B、钻头A和弯曲的手柄组成。当支点B处加压力Fx、即可带动钻头绕轴AB转动而钻孔,已知Fz=50N,Fy和Fz以及手柄上加力F后,
F=150N。求:(1)钻头受到的阻力偶的力偶矩M;(2)材料给钻头的反力FAx、FAy和FAz;(3)压力Fx和Fy。
题3-8图
3-9 求下列各截面重心的位置。 1.建立图示坐标系
(a) (b)
题3-8图
3-10 试求振动打桩机中的偏心块(图中阴影线部分)的重心。已知
r1100mm,r230mm,r317mm。
题3-9图
3-11 试求图示型材截面形心的位置。
3-12 试求图示两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
第四章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4-1 何谓构件的承载力?它由几个方面来衡量? 材料力学研究那些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2
4-3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均匀性假设与各向同性假设有何区
别?能否说“均匀性材料一定是各向同性材料”?
杆件的轴线与横截面之间有何关系?
4-4
4-5 试列举五种以上不是各向同性的固体。
4-6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几种?请举出相应变形的工程实例。
第五章 杆件的内力
5-1 试求图示各杆1-1、2-2、3-3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题5-1图
5-2 试求图示各杆在1-1、2-2截面上的扭矩。并作出各杆的扭矩图。
12kNm14kNm22kNm5kNm23kNm2kNm1(a)212(b)
题5-2图
5-3 在变速箱中,低速轴的直径比高速轴的大,何故?
变速箱中轴传递的扭矩与轴的转速呈反比,低速轴传递的扭矩大,故轴径大。
5-4 某传动轴,由电机带动,已知轴的转速n1000rmin(转/分),电
机输入的功率P20kW,试求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
5-5
某传动轴,转速n300rmin,轮1为主动轮,输入功率P150kW,
轮2、轮3与轮4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P210kW,P3P420kW。
(1) 试画轴的扭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扭矩;
(2) 若将轮1和轮3的位置对调,轴的最大扭矩变为何值,对轴的受力是否有利。
题5-5图
对调后,最大扭矩变小,故对轴受力有利。
5-6 图示结构中,设P、q、a均为已知,截面1-1、2-2、3-3无限接近
于截面C或截面D。试求截面1-1、2-2、3-3上的剪力和弯矩。
题5-6图
题5-6图
5-7 设图示各梁上的载荷P、q、m和尺寸a皆为已知,(1)列出梁的剪
max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3)判定Qmax和M。
题5-7图
题5-7图
题5-7图
题5-7图
5-8 图。
图示各梁,试利用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画剪力图与弯矩
题5-8图
题5-8图
题5-8图
题5-8图
5-9 已知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试作载荷图和剪力图。
题5-9图
题5-9图
5-10 图示外伸梁,承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试问当a为何值时梁内的最大弯矩之值(即Mmax)最小。
题5-10图
为保证梁的最大弯矩值最小,即最大正弯矩等于最大负弯矩
第六章 杆件的应力
6-1 图示的杆件,若该杆的横截面面积A50mm2,试计算杆内的最大拉
应力与最大压应力。
题6-1图
6-2
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承受轴向载荷P150kN与P2作用,AB与BC段的直径分别为d120mm与d230mm,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P2之值。
题6-2图
6-3
题6-2图所示圆截面杆,已知载荷P1200kN,P2100kN,AB段
的直径d140mm,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段的直径。
6-4 设图示结构的1和2 两部分皆为刚体,刚拉杆BC的横截面直径为
10mm,试求拉杆内的应力。
题6-4图
1做受力图 2列平衡方程求解
解得F=6kN, FN=3kN, AB杆的应力为:
6-5 某受扭圆管,外径D44mm,内径d40mm,横截面上的扭矩
T750Nm,试计算距轴心21mm处圆管横截面与纵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6-6 直径D50mm的圆轴受扭矩T2.15kNm的作用。试求距轴心
10mm处的切应力,并求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6-7 空心圆截面轴,外径D40mm,内径d20mm,扭矩T1kNm,
试计算距轴心20mm处的扭转切应力,以及横截面上的最大与最小扭转切应力。
图示简支梁,求跨中截面a、b、c三点正应力。
6-8
题6-8图
6-9 应力。
图示圆轴的外伸部分系空心轴。试作轴的弯矩图,并求轴内最大正
题6-9图
6-10 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简支梁如图所示。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圆截面,且D140mm,d2D235,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正应力。并问空心截面比实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小了百分之几?
题6-10图
6-11 图示梁,由No22槽钢制成,弯矩M80Nm,并位于纵向对称面(即xy平面)内。试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拉应力与最大弯曲压应力。
题6-11图
查表得:
6-12 求图示T形铸铁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题6-12图
1.作梁的弯曲图
2.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危险截面为最大正负弯矩两处 最大正弯矩处
3010348103最大负弯矩处: 55.6MPa52.5910301031421032C1.5MPa52.5910综合得: Tmax92.5MPa2TCmax1.5MPa6-13 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简支梁由圆管和实心圆杆套合而成,如图所示,变形后仍紧密接触。圆管及圆杆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1和E2,且E12E2。试求两杆各自承担的弯矩。
题6-13图
由梁的两部分紧密接触知:两者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相同,设圆管和圆杆各自承担的弯矩为M1和M2,抗弯刚度为E1I1和E2I2即:
6-14 梁截面如图所示,剪力Q50kN,试计算该截面上最大弯曲切应力。
题6-14图
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
7-1 单元体各面应力(单位MPa)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求解指定斜截
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题7-1图
(a) (b)
题7-1图
(c)
(d)
7-2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分
别求:(1)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位置和主应力方向;(3)最大切应力。
题7-2图
(a)
(b)
题7-2图
(c)
(d)
7-3 图示木制悬臂梁的横截面是高为200mm、宽为60mm的矩形。在A点
木材纤维与水平线的倾角为20。试求通过A点沿纤维方向的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题7-3图
7-4 图示二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单位为MPa,试作应力圆,并求主应力。
题7-4图
解法二:(解析法)
7-5 在通过一点的两个平面上,应力如图所示,单位为MPa。试求主应
力的数值和主平面的位置,并用单元体草图来表示。
题7-5图
7-6 试求图示各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应力单位为MPa。
题7-6图
(a) (b)
(c)
7-7 列车通过钢桥时,用变形仪测得钢桥横梁A点(见图)的应变为
x0.0004,y0.00012。试求A点在x和y方向的正应力。设E200GPa,
0.3。
题7-7图
解得:x80MPa,y0 7-8
图示微体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已知应力x100MPa,y80MPa,
x50MPa,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0.3,试求正应变x,y与切应变xy,以及30方位的正应变30
题7-8图
7-9 边长为a10mm的立方体铝块紧密无隙地置于刚性模内,如图所示,
模的变形不计。铝的E70GPa,0.33。若P6kN,试求铝块的三个主应力和主应变。
题7-9图
建立图示坐标,由刚性模知
600060MPa 由广义胡克定律: 20.01且z解得:xy29.55MPa第八章 强度设计
8-1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A )
A 1杆为钢,2杆为铸铁 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1、2杆均为钢 D 1、2杆均为铸铁
8-2有A、B、C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实验曲线如图所示,曲线( B )材料的弹性模量E大,曲线(A )材料的强度高,曲线( C )材料的塑性好。
8-3 轴力越大,杆件越容易被拉断,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 )
8-4 脆性材料的压缩强度极限远大于拉伸强度极限,故宜于作承压构件。 ( )
8-5 低碳钢试件在拉伸屈服时,其表面出现与轴线成45°方向的滑移线,这与最大切应力有关。( )
8-6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以后,其弹性模量基本不变。( )
8-7 材料的伸长率与试件的尺寸有关。( )
8-8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形混凝土柱。设混凝土的密度为
2.04103kg/m3,F=100kN,许用应力[]2MPa。试根据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a和b。 8-9三角架ABC由AC和BC二杆组成。杆AC由两根No.12b的槽钢组成,许用应力为[σ]=160MPa;杆BC为一根No.22a的工字钢,许用应力为[σ]=100MPa。求荷载F的许可值[F]。
A 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解得:
B 8-10 已知圆轴受外力偶矩m=2kNm,材料的许可切应力[?]=60MPa。
(1)试设计实心圆轴的直径D1;
(2)若该轴改为?=d/D=0.8的空心圆轴,式设计空心圆轴的内、外径d2 、
D2
8-11 图示传动轴,主动轮B输入功率P1=368kW,从动轮A,C输出的功率分别为P2=147kW, P3=221kW,轴的转速n=500r/min,材料的G=80GPa,许用切
PP应力=70MPa,试设计轴的直径。
轴的最大扭矩为7028Nm
8-12阶梯形圆轴直径分别为d1=40mm,d2=70mm,轴上装有三个皮带轮,如图所示。己知由轮3输入的功率为N3=3kW,轮1输出的功率为N1=13kW,轴作匀速转动,转速n=200r/min,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试校核轴的强度。
8-13 图示传动轴传递的功率为 P=14kW,转速n=300r/min,=40MPa,试根据强度条件计算两种截面的直径:(1)实心圆截面的直径d;(2)空心圆截面的内径d1和外径d2(d1/ d2=3/4)。
8-14一矩形拱面的简支木梁,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已知:b=140mm,l=4m,h=210mm,q=2kN/m,弯曲时木木材的许用正应力=1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简支梁的最大弯矩在中点处 所以,强度满足
8-15图示简支梁上作用两个集中力,已知:l=6m,F1=15kN,F2=21kN,如果梁采用热轧普通工字钢,钢的许用应力=170M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作梁的弯矩图 由强度条件:
查表后选用20a号工字钢
8-16简支梁AB如图所示。梁上的载荷q=10kN/m,=200kN。l2m,a0.2m。材料的许用应力为160MPa,100MPa。试选择适用的工字钢型号。
由对称性知:FAFB210kN,Mmax(xl处)2101200(10.2)100.545kNm
2选用22a号工字钢,W309cm3,A42.128cm2
校核弯曲切应力:max3Qmax2A321000074.8MPa[] 4242.12810弯曲切应力强度满足,综合后选用22a号工字钢,W309cm3,A42.128cm2
8-17图示槽形截面悬臂梁,F=10kN,Me=70kN·m,许用拉应力[σt]=35MPa,许用压应力[σc]=120MPa ,Iz=1.02×108 mm4,试校核梁的强度。
作弯矩图,脆性材料且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故危险截面为C+和C-两处 C+截面最大正弯矩处,上压下拉 C-截面最大负弯矩处,上拉下压
cmax75.3MPa[c]由于
tmax47.3MPa[t]
梁强度不足
8-18 “T”字形截面铸铁粱尺寸及载荷如图所示,若梁材料的拉伸许用应力为拉=40MPa,压缩许用应力为压= 160MPa,Z轴通过截面的形心,已知截面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IZ10180cm4,h=9.cm,试计算该梁的许可载荷F。
作梁的弯矩图,脆性材料且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故危险截面为最大正负弯矩两处
最大正弯矩处,上压下拉 最大负正弯矩处,上拉下压 所以:F44.2kN
8-19图示结构承受均布载荷,AC为10号工字钢梁,B处用直径d=20 mm的钢杆BD悬吊,梁和杆的许用应力160MPa。不考虑切应力,试计算结构的许可载荷[q]。
由梁的弯矩图知,危险截面B截面,查表得10号工字钢的Wz49cm3由梁的强度条件:
由杆的强度条件: 所以:[q]15.68kN/m
8-20矩形截面简支梁由圆形木材刨成,已知F=5kN,a=1.5m,10MPa,试确定此矩形截面
h的最优比值,使其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具有最大值,并计算b所需圆木的最小直径d。
8-21悬臂吊车如图所示。横梁用20a工字钢制成。其抗弯刚度Wz=237cm3,横截面面积A=35.5cm2,荷载P=34kN,横梁材料的许用应力125MPa。试校核横梁AC的强度。
解:分析AB的受力
AB为平面弯曲与压缩组合变形。
中间截面为危险截面。最大压应力发生在该截面的上边缘 压缩正应力 最大弯曲正应力 所以,横梁强度满足。
8.22一折杆由两根圆杆焊接而成,如图所示。已知圆杆直径d=100mm,
t30Mpa,c90Mpa,试校核其强度。
解:由对称性知 将力FA按静力等效分解FS4kN,FN3kN
易知圆杆受压弯组合变形,作圆杆的内力图,知截面C为危险截面
8-23 图示起重装置,滑轮A安装在工字钢截面梁的端部。已知载荷F=40kN,许用应力140M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题8-23 图 8-24 下端固定半径为r的圆杆,在图示位置受F力作用,设弹性常数E、均已知。试求距上断面为l/2的截面上:(1)最大和最小正应力;(2)A点处沿圆周方向的环向应变。
rFl2l2A30 题图 8-25图示电动机功率P9kW,转速n715rmin,皮带轮直径D。8-24 250mm电动机轴外伸长度l120mm,轴的直径d40mm,已知60MPa。试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8-26图示钢质拐轴,AB轴的直径d=20mm,承受铅垂载荷F=1kN的作用,许用应力[σ]=160Mpa,l=150mm,a=140mm。试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AB的强度。
将力向B点简化
圆轴AB受弯扭组合变形,作轴的内力图,危险截面在固定端
M2T215021402r3261MPa[]W由第三强度理论: 0.02332强度不满足8-27 如图,已知直径为d的实心圆截面杆处于水平面内,AB垂直与CD,承受铅垂作用力F1、F2,试用第三强度理论写出AB杆危险截面上危险点的相当应力。
将力F2向C点简化:
题8-27 图
A截面为危险截面,
M2F1aF2aTF2a
AB弯扭组合变形:危险点在截面A的上下两点,相当应力为r3M2T2 W8-28 图示悬臂梁,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已知F1=800N,F1=1600N,l=1m,许用应力[σ]=160Mpa。试分别按下列要求确定截面尺寸:(1)截面为矩形,h=2b;(2)截面为圆形。
矩形截面:
题8-28 图
圆形截面:
8-29图示冲床的冲头。在F力作用下,冲剪钢板,设板厚t=10mm,板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τb=360MPa,当需冲剪一个直径d=20mm的圆孔,试计算所需的冲力F等于多少?
冲头 钢8-30图示两块钢板,由一个螺栓联结。己知:螺栓直径d=24mm,每块板的 厚度δ=12mm,拉力F=27kN,螺栓许应力[]=60MPa,[σjy]=120Mpa。试对螺栓作强度校核。
d
8-31图示螺钉承受轴向拉力F,已知许可切应力[?]和拉伸许可应力[?]之间的
F 关系为:[?]=0.6[?],许可挤压应力[?bs]和拉伸许可应力[?]之间的关系为:[?jy]=2[?]。
F 试建立D,d,t三者间的合理比值。
(1)d[]由 得:42.4(2)t[]8-32试校核图示联接销钉的剪切强度。己知P=100kN,销钉直径d=30mm,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若强度不够,应改用多大直径的销钉?
螺钉双剪切
8-33用夹剪剪断直径d1=3mm的铅丝,如图所示。若铅丝的极限切应力约为100MPa,试问需多大的P?若销钉B的直径为d2=8mm,试求销钉内的切应力。
作用在钢丝上的力Fb4d12707N,由杠杆原理,P1F176.8N 45FQ销钉的切应力:bB417.6MPaABd224 第九章 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9-1己知变截面杆,1段为d1=20mm的圆形截面,2段为a2=25mm的正方形截面,3段为d3=12mm的圆形截面,各段长度如图示。若此杆在轴向力P作用下在第2段上产生230MPa的应力,E=210GPa,求此杆的总缩短量。
9-2图中AB是刚性杆,CD杆的截面积A=500mm2,E=200GPa,P=80kN。试求此结构中B点所能承受的最大集中力P以及B点的位移δB。
9-3一杆系结构如图所示,设AC和BC分别为直径是20mm和24mm的圆截面杆,E=200Gpa,F=5kN。试求C点的垂直位移。
1.5m 9-4设横梁ABCD为刚体,横截面面积为76.36mm2 的钢索绕过无摩擦的定滑轮。设 P=20kN,试求C点的垂直位移。设刚索的E =177GPa。
9-5空心圆轴,外径D=100mm,内径d=80mm,AB=BC=l=500mm,m16kNm,m24kNm,G=80GPa,求C截面对A、B截面的相对扭转角。
1.C相对B的扭转角
m2l41030.5CB4.313103radGIp98010(0.140.084)1.C相对A的扭转角(这里采用的是叠加法,也可以采用分段计算法)
329-6图示悬臂圆轴AB,承受均布外力偶矩m的作用,试导出该杆B端扭转角的计算公式。
9-7一为实心、一为空心的两根圆轴,材料、长度和所受外力偶均一样,实B A 心直径d1 ,空心轴外径D2 、内径d2 ,内外径之比α=d2/D2=0.8。若两轴重量一样,试求两轴最大相对扭转角之比。 9-8传动轴的转速为n=500r/min,如图所示,主动轮1输入功率N1=368kN.m/s,从动轮2、3分别输出功率N2=147kN·m/s,N3=221kN·m/s。己知=10/m,G=80GPa。
①试确定AB段的直径d1和BC段的直径d2。 ② 若AB和BC两段选用同一直径,试确定直径d.。 ③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 计算外力偶矩,作扭矩图
AB段T17028.06Nm,由刚度条件:T11801d1432T118084.6mm 2GIp2GBC段T24220.66Nm,由刚度条件:T21801d2432T2218074.5mm
GIp2G(2)将主动轮1和从动轮2位置互换,更合理
9-9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梁的挠曲线方程及自由端的挠度和转角。设EI为常量。
9-10用积分法求图示各梁的挠曲线方程、端截面转角A和B、跨度中点的挠度和最大挠度。设EI为常量。 9-11用叠加法求图示各梁自由端的挠度。设EI为常量。
9-12 求图示变截面梁自由端的挠度和转角。 9-13 如图所示的超静定梁,试求B处的约束反力。 解除B处多余约束
变形协调关系:
第十章 压杆的稳定性
10-1 图示正方形桁架,各杆各截面的弯曲刚度均为EI,且均为细长杆。试问当载荷F为何值时结构中的个别杆件将失稳?如果将载荷F的方向改为向内,则使杆件失稳的载荷F又为何值?
2F,F5F 1.杆件编号,分别以A、C节点为研究对象,显然有:F1F222F,F5F 2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所以:F1F2F3F42EIFcr(l5)25杆为压杆,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1,l52l
2FFcr2EI2l,压杆将失稳10-2图示两端球形铰支细长压杆,弹性模量E=200Gpa。试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荷载。
(1)圆形截面,d=25mm,l=1.0m; (2)矩形截面,h=2b=40mm,l=1.0m。
2EI(1)Fcr(l)21,l1Fcr37.85kN
10-3图示铰链杆系结构中,①、②两杆截面和材料相同,为细长压杆。若杆系由于在ABC平面内失稳而失效,试确定使载荷P为最大值时的θ角(设0<θ<π/2)。
解:由静力平衡条件可解得两杆的压力分别为:
10-4图示活塞杆,用硅钢制成,其直径d=40mm,外伸部分的最大长度l=1m,弹性模量E=210Gpa, p=100。试确定活塞杆的临界载荷。
2E2210109d265.1kN 所以压杆为大柔度杆,Pcr12A2420010-5图示矩形截面压杆,有三种支持方式。杆长l=300mm,截面宽度b=20mm,高度h=12mm,弹性模量E=200Gpa,p=50,s=20,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cr382MPa2.18MPa。试计算它们的临界载荷,并进行比较。
2300173p,为大柔度杆i3.46(a)
2E2200109Pcr12A0.020.01215.8kN217311l2(b)
Pcr2(c)
130086.5p,为大柔度杆i3.46
2E22001092A0.020.01263.2kN286.52l3Pcr30.530043.25,s3p,为中柔度杆i3.46 (3822.183)A(3822.1843.25)0.020.01269kN3l10-6图示连杆,用硅钢制成,试确定其临界载荷。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cr577MPa3.74MPa 60100。在x-z平面内,长度因数y0.7;在x-y平面内,长度因数z1.0。
题10-6图
在x-z平面内,最小刚度平面
yliy,iyIyA,Iy11103032305345.3103mm4,iy7.77mm1212长度系数y0.7,y72
x-y平面内,最大刚度平面
zliz,izIz11,Iz5303(301032023010)2256.25103mm4,A1212z1.0,iz18.5mm,z43.24以柔度大的计算临界载荷,
y7260y100,属于柔度杆,cr577MPa3.74MPa307.72MPa
10-7试检查图示千斤顶丝杠的稳定性。若千斤顶的最大起重量F=120kN,丝杠内径d=52mm,丝杠总长l=600mm,衬套高度h=100mm,稳定安全因数
nst4,丝杠用Q235钢制成,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
cr235MPa0.00669MPa2 123
10-8图示托架,实心圆截面杆BD的直径为d=32mm,长度l=1m,两端可视为球铰,材料为Q235,E=200GPa,s240MPa,p100,s60,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crab,其中a=310MPa,b=1.14MPa。
(1)试按杆BD的稳定性条件求托架的临界力Pcr;
(2)若已知实际载荷P=30kN,稳定安全系数nst2,问此托架在稳定性方面是否安全?
1求压杆的压力 BD为压杆
10-9图示压杆试求(1)哪一根压杆最容易失稳。(2)三杆中最大的临界压力值。
其它各项条件相同,只须计算各压杆的相当长度
1l1155
相当长度长的先失稳
第十一章 动载荷
11-1图示悬臂梁,一重量为P的物体,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冲击悬臂梁端部的截面A。试求该截面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梁的质量与冲击物的变形均忽略不计。
11-2图示圆截面钢杆,直径 d= 20 mm,杆长 l= 2 m,弹性模量 E=210GPa,一重量为P= 500 N的冲击物,沿杆轴自高度 h=100 mm处自由下落。试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计算杆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杆与突缘的质量以及突缘与冲击物的变形均忽略不计。
(1)冲击物直接落在杆的突缘上(图a);
(2)突缘上放有弹簧,其弹簧常量k=200 N/mm(图 b)。 ?
11-3 重为Q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落下,若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EI,试求
C点的挠度。
11-4图示循环应力,试求其平均应力、应力幅值与应力比。
11-5图示旋转轴,同时承受横向载荷F 与轴向拉力Fx作用,试求危险截面边缘任一点处的最大正应力、最小正应力、平均应力、应力幅与应力比;已知轴径 d=10 mm,轴长 l= 100 mm,载荷 Fy= 500 N,Fx= 2 kN。
11-6阶梯轴如图所示。材料为铬镍合金钢,b920MPa,1420MPa,
1250MPa。轴的尺寸是:d=40mm,D=50mm,R=5mm。求弯曲和扭转时的
有效应力集中因数和尺寸因数。
附录Ⅰ: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 求图所示各图形中阴影部分对z轴的静矩。
2、 求图所示图形的形心位置。
3、 图所示矩形bh,在左右两侧切去两个半圆形(d23h)。试求切去部分2的面积与原面积的百分比和惯性矩Iz、Iy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 y h dC
4、 试求图所示各平面图形关于形心轴xCy的惯矩Ix和惯积Ixy 。
•
标
由对称性,Xc=0
1.建立参考坐标系(I的形心X1和对称轴y轴),求形心坐
•
•
的惯性矩
2.将组合截面分为3部分,分别求出每个部分对截面形心轴
• 3.平面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5、 图示为由两个18a号槽钢组成的组合截面,如欲使此截面对两个对称由的惯性矩相等,问两根槽钢的间距应为多少?
6、 图示为工字钢与钢板组成的组合截面,已知工字钢的型号为40a,钢板的厚度20mm,求组合截面对形心主轴z0轴的惯性矩。
7、 图示T形截面,已知h/b=6。试求截面形心的位置及对截面形心轴的惯性矩。
8、 图示四块100mm100mm10mm的等边角钢组成的图形,已知δ=12mm。
试求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