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脸谱》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联滘小学 2009-05-14 09:36:31 作
者:lzp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脸 谱
刘兆平 2008年10月
20日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
2、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
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及脸谱的历史、发展和分类,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 教学重、难点:
了解脸谱特点、动手制作。 教具及学具:
画好脸形的纸(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墨、毛笔、水彩、彩色笔、面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面具)
1 / 5
生:是面具
师:对,是面具。今天这节课,老师要讲述一个和面具相近的艺术品 先请同学们颀赏些艺术品(播放课件),看看这些艺术品上的图
案都画了些什么? 生:面具图案
师:对,都画了些面具图案。正确的说法应是脸谱图案,那么什么是
脸谱呢?
――脸谱,(打开课件,展示本课的主题)。想不想了解有关脸谱的有关知识? 生:想~~
师:好,为了了解脸谱,先让我们欣赏一下一个京剧片段:注意从片段里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播放课件中的京剧片段,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师:在刚才观看的京剧片段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 生2:。。。。。。
生3:有用颜色画在脸上的演员在唱戏!
师:对,用颜色画在脸上,来表现故事中某个特定的角色。这就是脸谱。
(一)、什么是脸谱
脸谱艺术来源于古代的图腾,主要是通过演员在表演时用不同的色彩在脸部进行装饰,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 5
1、简单介绍脸谱的历史、发展、分类。
脸谱,起源于原始图腾(约公元550年),后来逐渐演变成艺术化的戏剧脸谱。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公元550年的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作战就戴上形状狰狞的假面具。到了唐代就发展成为一种“代面”的歌舞形式,这种戴面具演出,观众对演员表情变化看不见,妨碍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面具就不戴了,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脸上的化妆艺术;宋元时期,面部化妆色彩多样化,有黑脸、红脸、花脸、青脸、蓝脸。这些脸谱的颜色都有一定象征意义。 2、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师:那么,黑脸、红脸、花脸、青脸、蓝脸在戏曲表演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再看看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有关资料:(播放关于脸谱的片段)
(二)、想一想:你能从脸谱中发现什么规律。 1、(小组进行讨论。)
对称性,在画脸谱时可以加以应用。二至三种色彩画的。 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
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忠勇侠义)的性格。 黑色代表(直爽刚毅)的性格。 白色代表(阴险奸诈)的性格。 绿色代表(绿林好汉)
金色、银色代表(仙、神、怪、妖)。 (三)、试一试:你想亲手画一个脸谱吗?
1、介绍画脸谱具备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骤向学生讲解画脸谱的过程。
3 / 5
2、构思或观赏例样(播放课件),想想打算画一张什么样的脸谱。 3、画一画:(以纸代脸,画一张脸谱。) 我自己设计制作了( )个脸谱。
(四)、说一说:你画的脸谱表现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
4 / 5
(五)、“我的收获”:
我知道了脸谱能够表现人物的 、 、 、 等。
三、活动延伸。
1、想一想:脸谱与面具有什么区别?
2、脸谱除了画在人的脸上以外,还有许多的其它表现形式,还能将脸谱表现在其他物体上,如:彩陶、邮票、国画、剪纸、木偶、竹刻等脸谱艺术品,这些都成了人们家中常见的挂饰物品,体现出脸谱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