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4《母鸡》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4《母鸡》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14《母鸡》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14母鸡教学设计 课题母鸡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会写“讨、厌”等15个字,理解“讨厌、理由”等10个词语。朗读课文时,注意读出“我”的语气。

2.默读课文,理解象声词在本课的作用,欣赏“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等佳句。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母鸡的叫声、动作、神情的写作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来源:学科网ZXXK]

3.引导学生准确品悟文字,领悟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用先抑后扬法描写动物的相关文章。(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一张思维导图。(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母鸡

的叫声)

2.师:这是老舍先生家的那只母鸡 在叫呢!原来老舍先生家不仅有性 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还有个性 鲜明的母鸡呢!今天,我们还到他

家去做客,看看他家养的个性鲜明 的母鸡。 1.回答。 2.看图,读题。

播放母鸡的叫声,出示母 鸡图。

二、检查预习,明确要求(用时:12分钟) 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课

文,学习课文以前,你愿意接受新 词朋友的挑战吗?出示词语:疙瘩 欺侮可恶聋人啄一啄伏 在啼叫凄惨

2.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 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出示要求:

(1)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 抓住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 怎样的母鸡?

(3)初步感受《母鸡》和《猫》这 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1.自由读词语。

(1)读准翘舌音“啄”;强调 “疙、侮、哼”的读音。 (2)组内交流识记生字。 2.(1)自由读读学习要求。 (2)小组合作按要求完成学习任 务。

3.同桌互相讨论,合作完成阅读 要求。

4.指名回答。(可以结合学生画 的思维导图来进行。) 结合学生画的思维导图, 指导学生抓住母鸡在不同情况 下不同叫声的特点,把前半部 分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 拼命炫耀与后半部分母鸡的负 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作对比, 感受作者采用的先抑后扬的写 作方法。

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6分钟)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

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找到描写作 者情感变化的句子,用“____”画 出来。

1.找到句子并画出来。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引导学 这里运用先自读,后合作 读的方式来进行,了解作者为 什么讨厌母鸡。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词“没完没了、发了狂”

2.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两句话,并相机板书:一向讨厌(一直、从来都讨厌) 不敢再讨厌(对母鸡的尊敬,是感情的升华)

3.读这两句话,体会“一向”“不敢”,理解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4.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那就让我们去深入了解这只母鸡吧!生抓住“没完没了、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体会母鸡叫声的烦

人,接着再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 感受,最后总结学习方法,抓重 点词感悟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方法。

3.放手让学生抓重点词感悟第 2、3自然段。

抓住“欺侮、趁其不备、狠狠” 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暗箭伤 人。

抓住“发了狂、聋人也会被它吵 得受不了”体会用夸张的写法 写了母鸡的炫耀。 等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会写字: 讨、厌、坝、忠、毒、绩、孵、警、 戒、歪、咕、汤、掘、伏、啼。 2.引导学生交流生字的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孵、警、掘、啼。 4.组织学生认真临写生字。 5.进行书写评价。 1.认读生字并扩词。 2.观察生字的特点并交流生字 的书写注意事项。

3.观看老师的运笔方法并书空。 4.练习书写生字。

5.积极参与书写评价,并把自己 没写好的字再写两遍。 1.教师可让书写比较好的学生 分享一下书写经验。 2.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巡视指

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防止 学生机械地照抄。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讨厌理由心事反抗忠厚 毒手成绩警戒预备汤圆 2.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 学习,作者眼中的母鸡是什么样子 的。

1.领读、开火车读词语。 2.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和关键句, 交流作者眼中的母鸡的样子。 教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 语言来描述作者眼中的母鸡的 样子。

二、再读课文,品评母鸡的“过”与“功”(用时:25分钟) 1.品读母鸡让人讨厌之处。(第一

部分:第1~3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找找母鸡让人 讨厌的原因,列举一下。 (2)小组汇报:说说母鸡让人讨厌 的原因,并相机指导朗读,老师启 发学生概括。课件出示:这是一只 ( )的母鸡。

(3)总结并指出:先说讨厌母鸡, 再具体写出讨厌的三个方面,这种 构段方式是“总—分”结构。我们 最近学的哪篇课文也是这样构段

1.小组合作品读母鸡让人讨厌 之处。

(1)组内合作,找出相关句子读 一读,然后交流理解。 ①这是一只叫声讨厌的母鸡。 交流理解:本段写了母鸡的两种 叫声,第一种是“没完没了”地 “嘎嘎”,直接写出“讨厌”, 第二种是“细声细气”“扯长 了声如怨如诉”,描写得非常细 致。

②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 1.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爷 爷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 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呢? 2.引导学生带着对鸡妈妈的敬 佩和喜爱之情,再读中心句。 3.对这样一位母亲、一位英雄, 我们还讨厌吗?难怪作者会发 出这样的感叹:(教学时建议教 师引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 位英雄。

4.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通过与 的?(《猫》)

板书:“总—分”段式

2.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 (1)这是一只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发狂炫耀的母鸡,所以作者一向讨厌。可是后来作者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课件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指名学生读句,找出关键词。想想母鸡真的就是这样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亲为保护孩子而战斗的勇敢、负责的形象。

(4)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可以作旁批。然后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①负责:指名读一读书中第5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哪些词句能体现出母鸡的“负责”。

②慈爱:“发现了一点儿”东西就“紧叫”,叫什么呢?为什么要“啄一啄”,又“放下”?为什么“消瘦”了?

③慈爱、辛苦:母鸡为了自己的儿女,宁可自己挨饿,这让我们感受到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 )的母鸡。

④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3.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

老舍先生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交流:对比母鸡对待鸭子、其他 母鸡和公鸡的态度。

③这是一只发狂炫耀的母鸡。交 流体会夸张的写法。

(2)汇报后,有感情地朗读相关 语句,从中体会这是一只讨厌的 母鸡。

(3)根据老师的总结,了解“总 —分”结构。

2.(1)组内合作找一找相关句

子。[来源:http://www..com/doc/00758411.html,]

①找出描写母鸡负责、慈爱、勇 敢、辛苦的句子,用“”画 一画。

②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2)交流母鸡的“负责”。 ①读一读描写母鸡负责的句子: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 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 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 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 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 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 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 它身边来。

②小组合作找一找这段话中描 写母鸡动作的词语“挺、听、 看”,交流:母鸡的一举一动都 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是一只负责 的母鸡。

③汇报交流:抓住重点词句,相 机指导朗读,体会伟大的母爱。 [来源:学科网ZXXK]

(3)迁移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 交流学习描写母鸡“慈爱、勇

敢、辛苦”的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 ①交流体会:发现了一点儿可吃 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 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 儿女吃。这是一只多么慈爱的母 鸡啊!

②交流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母鸡 《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 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 上的异同。

5.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 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 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指导 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读文,体 会“母爱”的伟大。 6.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 和感染,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 “母爱”的感受。

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的辛苦与慈爱,找出来朗读并感悟。(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③朗读体会表达母鸡勇敢的语句。

(4)①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②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3.交流:母鸡自从孵出一群雏鸡当了母亲后,在它身上表现出来的母爱令人震撼,它是那样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一切都证明了母鸡无愧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无愧是一位英雄。

三、对比写法,感知异同(用时:5分钟) 1.通过学习《母鸡》这篇课文,我

们不难发现:

(1)老舍先生在叙述动物特点时, 善于运用“总—分”式,首尾呼 应,结构严谨。

(2)在情感表达上,抓住小动物的 特点,进行对比,运用准确词句, 抒发真挚感情。

2.回顾老舍的《猫》,思考: (1)这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 猫?

1.读《母鸡》这篇课文,探寻写 作特点。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交 流。

2.读老舍的《猫》,结合《母鸡》 这篇文章的写法,通过比较,抓 住这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 “总—分”式的结构方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内 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来说。 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其写作特点,并能掌握这 种“总—分”式写法。鼓励学 生大胆尝试将这种写作方法运 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来源:学§科§网]

(2)从哪里看出作者运用了“总—分”式的写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作业拓展,课外延伸。 1.积累好词佳句:把文中自己欣赏 的词句摘抄下来。

2.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 1.学生积累背诵。

2.学生朗读《麻雀》一文。 提升举一反三的阅读能 力,以一篇带动多篇的迁移方 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