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望梅止渴
执教:张凯文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文的9个生字:止、渴、期、忽、灵、朝、精、神、赶。指导书写“止”“渴”,知道“赶“的音序。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语重点读好描写将士们遇到困难的句子以及描写曹操动作语言的句子。
3.在读中理“解望梅止渴”的意思,懂得遇到危险,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关键词语读好描写将士们遇到困难的句子以及描写曹操动作语言的句子。
2.理解“望梅止渴”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梅子)。有什么感觉?(生:很酸、口水一下子就出来了……)。口渴的时候吃一颗梅子,口水(一下子就出来了),马上嘴巴就(不渴了)。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这小小的梅子可是有巨大的作用呢,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利用梅子解决了一场危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出示课题:38. 望梅止渴
点名读,齐读
学习生字:止 读音(田字格书写于课题,笔顺)
学习生字:渴 (田字格书写于课题,区分“渴”和“喝”)
师:那到底是谁利用了小小的梅子化解了一场危机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练习:
时期, 用了“ ”的办法,带领将士们走出 。
(什么时候) (谁) (什么) (什么地方)
学习:期 正音 部首 (组词:时期 时期表示的是一段时间。)
1.师:三国时期是指在距今大约1800年前,(地图)当时中原大地,天下三分,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并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大约40多年。这段时间被世人称为——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可谓人才辈出,各显其能。其中在魏国影响最大的当属他们的统帅——曹操。(图片)
板书:曹操(随机贴)
2.师: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
曹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英雄人物,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
3.师:那荒原又是什么样的呢?(看图理解荒原。)看,这就是故事中所提到的地方,没有人烟,没有庄稼,没有河流。这样的地方我们就称之为“荒原”。
板书:荒原 (随机贴)。
三、学习课文,理解意思
1.学习第一小节
1)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曹操他们会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一小节。用直线划出句子。
(学生互相交流)
出示划线: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师:是啊,当时正好是炎热的夏季,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大地就像是火烧的一样,怪不得将士们个个——字体变红(生接:口干舌燥、嗓子冒烟),难怪行军速度——(生接:越来越慢)。
出示: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口干舌燥 嗓子冒烟
问:老师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这四个字:媒体演示:烧、燎、燥、烟(师读—学生读)
师: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火字旁)。这说明当时的天气非常的炎热,士兵们肯定又热又渴。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士兵们已经走不动了。
师:谁能来带小朋友感受一下当时的环境,读这小节。(指名层次读,齐读)。
师:如果你是其中一名士兵,你此时此刻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生:喝水。
2.学习第二小节(PPT出示)
1)是呀,士兵们都非常渴,想要喝水,可是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师引读句子)
解释:根本的意思(一滴水也没有,完全没有)。曹操带领的是10万大军,我们早上做操的只有几百人,想想10万多个人在这样没有水,在无遮无挡的烈日暴晒下,一个个都要倒下了……
战士们想跑跑不动,想拼拼不了,敌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十万大军统统消灭。曹操一个人统领着这样一支大军,他会怎么想? 你认为他的心情怎么样?
2)师:曹操毕竟是曹操。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办法。(板书:灵机一动)
他想出了个什么好办法?
出示:忽然,他灵机一动,骑着马跑上一块高地,挥鞭朝前一指,对将士们大声喊道:“你们看,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咱们快去吃梅子吧!”(生齐读)
学习:忽 正音 (近义词:忽然—突然)
学习:灵 正音 找好朋友
学习:朝 正音 部首,与期的部首一样
(自由读。做做动作)出示动作的字“骑——跑——挥——指——喊”。
想象说话:曹操为什么要跑上高地说话?
3)生齐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PPT出示)
师:这个办法到底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结果。?
师:听了曹操的话,将士们马上想起了梅子的酸味,(干渴)的嘴变得(湿润)起来,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路,很快走出了这片荒原。(男女生读)
学习:精 正音 好方法记
学习:神 正音 学习“示字旁”,积累“示字旁”的字
学习:赶 正音 音序是什么?生字卡片后词语。
小难题: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将士们一听,马上想到( ),嘴里( ),所以( )。
师:让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感受一下将士们前后的变化。(同桌一起读一读)
出示:
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将士们干渴的嘴变得湿润起来,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去,很快走出了这片荒原。
说一说:
用了望梅止渴的方法后,原先将士们个个( ),现在( )。士兵们原先行军速度( ),现在一个个( )。
师:我们也学着士兵的样子打起精神齐读最后一小节。
师:读到这儿,大家算是松了口气。将士们终于打起精神走出了这片荒原。
(板书:走出)
四、总结道理
1.学完了整个故事,你们认为在遇到危机情况时,曹操有没有慌乱?(生:没有)在遇到困难时,曹操有没有灰心、放弃?(生:没有)他没有灰心,没有有放弃,面对困难他积极的(开动脑筋)。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PPT出示)
生:遇到危险,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
2.拓展练习(讨论)
将士们走出荒原后,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说呢?(小组讨论)
士兵们有的_________(怎么样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兵们有的_________(怎么样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兵们有的_________(怎么样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戏环节
《摘梅子》
学完课文,我们也累了,跟着老师一起去梅林摘些梅子吧!
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做(五选一):
①我做小画家:根据自己喜欢的小节,作一副画。
②我做小作家:续编士兵走出荒原后,没有看到梅子,会怎样?
③我做小演员:根据课文自己演一演曹操。
④我做收藏家:再收藏一个成语小故事。
2.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找到“赶”。
板书:
38、望梅止渴
曹操——————————走出 荒原
灵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