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 东联镇中心学校2012年下学期半期检测九年级

语 文 试 题

A卷(100分)

温馨提示: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60分,注意抓紧时间,仔细答题。

证号 考 准 × × × × × × × 级 × 班 题 答 要 不 请 内 名 姓 线 封 密 × × × × 校 × 学 × × × × × × × × × ) × 区 ×( 县 × × 题号 一 二 三 合计 总分人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 1.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 恪.(kè)尽职守 扶掖.(yè) 喑.哑(àn) 亵渎.(dú) B.一抔.黄土(póu) 灵柩.(jiù) 襁褓..(qiángbǎo) 陨.落(yún) C.气吞斗.牛(dǒu) 枉.(wǎng)驾 旁骛.(wù) 睿.(ruì)智 D.舐.(tián)犊之情 崩殂.(zǔ) 禁锢.(gù) 迸.(bèng)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 A. 隔漠 重蹈覆辙 脑羞成怒 强聒不舍 B. 妖娆 断章取义 涕泗横流 化为乌有 C. 喧嚷 弥留之际 无与伦比 成吉思汉 D. 繁衍 媚上欺下 自知之明 阔然无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战士们虎视眈眈....

地守卫者祖国边疆。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 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D. 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吸引了广大读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写好这篇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杨事迹。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面对黄河这一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河流,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 B. 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6. 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 接您呢?

7. 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 “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

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 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此诚不可与争锋( )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3)挟天子以令诸侯( ) (4)自董卓已来( ) ..(二)名句积累。

9. 古诗词积累,用课文原句填空(11分,每空1分)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酒困路长惟欲睡, 。 (3) ,只有香如故。 (4)因思杜陵梦, 。 (5) ,虫声新透绿窗纱。

(6)《观刈麦》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

(7) , ,笑从双脸生。 (8)请你写出两句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诗句:

;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4分)

傅雷家书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4 页)

× ×× × × × 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0.(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3分)

11.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2.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 )。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三、作文(50分)

题目:带着微笑出发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4 页)

600字

B卷(60分)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20分)

1. 5月30日,亚欧外长会议在德国汉堡结束,杨洁篪外长在与记者见面会上说:“对于这次会议,我有一点小小的的抱怨,选择汉堡作为这次会议的地点,不太合适,因为我们经常被窗外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而难于专心研究亚欧共同面对的问题。当然,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为亚欧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新的基础。”

下面是对杨会长的话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会长的话对本次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B、杨会长的话表明了他对这次会议的生活和工作安排都很满意。

C、杨会长的话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寓褒于贬,这样说显得幽默风趣,符合严肃谈判后的轻松环境。

D、杨会长的话委婉地抱怨了少数代表不专心研究问题,而去欣赏窗外的风景。 2. 从下列消息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4分) 3月11日下午2时46分(东京时间),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中的人员伤亡。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关键词语: 3.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5分)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8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面对灾难的突袭,一次无偿的援助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中“开一朵花”的理解。(2分)

答: (2)文段中有句式不够整齐的问题,请修改整齐。(3分)

修改: (3)文段有一句与其它三句在语意上有不够连贯的问题,请删掉后重新仿写。

A、应删掉的句子是(1分):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14 页)

B、重新仿写(2分): × × × × × ×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5-6题。(8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6.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7-10题。(6分)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8.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2分)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1分)

沙 之 聚 (张抗抗)

(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是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声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捍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已的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 (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没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有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月亮从磊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之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地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9)人,生性也许是喜欢玩沙的吧,那是一个童年的游戏,也是成年后过于放纵的渴望。于是伙伴们都索性纵身跃入沙海……

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14 页)

(10)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这鸣沙山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11)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重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

(12)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又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配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

(13)于是我再次仰视再次攀登鸣沙山。在这西域的吉祥宝地,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来去随缘,挥洒自如,从不刻意而为,却能移山搬山,还能潇洒地在沙山上拨响它的琴弦。

(14)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 9.综观全文,概括出文章所写“神奇的鸣沙山”的三个“神奇”之处。(6分)

(2)

(3)

10.作者三次写到读不懂鸣沙山,综观全文,感悟作者最终读懂了鸣沙山的什么?(2分)答: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3分)

答:

答:(1)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l3—16题。(15分)

照 夜 白

15年前,她丈夫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有一天,她果然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斡照夜白。 我一怔,沉吟道:“韩斡照夜白?韩斡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我没做声,慢慢打开手卷,看后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 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这是伪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她没再说,站起身,很快地收好那卷画。临走,用硬硬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后来有一次遇到他们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我立刻心里一揪。

今年二月,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硕骏、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斡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和爸爸一样,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腼腆,“我特别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语文试卷 第 11 页 (共 14 页)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溃,所以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到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就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应过他母亲…… 我的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

12.文章以“照夜白”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3.全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母亲,请指出其中两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4.“儿子”为什么觉得假的“照夜白”比真的还真?联系全文分点概括(4分) 答: 15.读了这篇小说,你对“儿子”这个形象有怎样的认识?(3分) 答:

东联镇中心校2012年下学期半期检测初三语文试题

A卷

一:语言运用(23分)

(1——4题每小题3分)1、C 2、B 3、B 4、D

5、(每空1分,共11分) (1)江山如此多娇;(2)塞下秋来风景异;(3)零落成泥碾作尘;(4)斜晖脉脉水悠悠; (5)今夜偏知春气暖 (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例: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15分)

6、D(3分) 7、(1)的确;(2)爱抚、爱惜;(3)挟持、控制;(4)通“以”(一个小题1分) 8、C(3分) 9、B(3分) (二)(13分)

10.(1)(2分)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1分);因回

忆儿子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1分),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怅(1分)。

11.(2分)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 12.应选第二句(1分)。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2分)

13. (2分)(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B卷

一:语言的实际运用(20分)

1.D(3分)

2.(共4分)日本、地震(或强烈地震) 海啸(或大规模海啸) 核泄漏(或核泄漏事故)(一个1分)

3. 灵活运用计算机术语(1分),组成一组排比句(1分),表达远离失意,幸福长伴的心愿,整个句子富有气势(3分)。

4.(1)做一次奉献(献一次爱心,表一份真情)(2分) (2)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3分)

(3)A、“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1分)

B、仿写:如“一个鼓励的手势是一朵花”“一个会意的微笑是一

朵花”等。(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8分)

语文试卷 第 13 页 (共 14 页)

5.“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

6.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再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二)(6分)

7.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儿子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儿子的脊背。(2分,于、以、被:翻译错误,各扣0.5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8.(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2分,若答\"勤奋读书\"一类,只给1分,不合要求不得分)(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2分)。

(三)(11分)

9、①一座由一粒粒沙子聚成汇拢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或:①它坚实刚硬,雄伟威武)(2分)

②原本应是荒凉的沙山,却表现出柔软、优美、坦率的温柔。(或:②

它温柔羞怯、温情脉脉)(2分)

③鸣沙山虽不断受损,它竟没有低矮下去,却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

立。(或:③它屡屡受损,却依然巍峨)(2分)

10、是风的力量塑造了鸣沙山,并使它保持着原状。(2分,意对即可) 11、作者借写沙之聚写人心之聚,揭示了沙之聚需要风,人心之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3分,答出人心之聚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得三分,意对即可) (四)(15分)

12、(4分)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引起读者兴趣(能吸引读者)(每点2分)

13、(4分)示例:①动作描写:“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扶”“滑”两个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得知(画是假的)后受到的打击之沉重。 ②语言描写:“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表现了母亲的得意和自豪。 ③肖像(外貌)描写:“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通过描写母亲的头发“花白”,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的艰辛。 ④神态描写:“偏偏她还喜滋滋地指着画……“喜滋滋”表现了母亲陶醉(喜悦)的心情。(描写方法各1分,具体分析各1分)

14、(4分)①是父亲留下的念想(遗物);②凝结着母子的深情;③是我和母亲的精神支柱。④寄托了我对父母的怀念。(每点1分)

15、(3分)(1)热爱(孝敬)父母;(2)体谅母亲(善解人意)(3)为爱用心良苦;④有奋斗精神。(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