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7.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9.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0.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教材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习作任务。首先呈现了一大幅图画。图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生动活泼,图画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接下来教材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段话,把这幅画介绍给大家。

教材第二部分对如何观察图画和怎么写进行了指导。写之前,提示了两个观察图画的要点:先整体观察图画,大致了解图意,看看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习作中,提示学生除了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把想到的也写下来,而且两者都要写清楚。

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写完后,一是与同学们分享习作,二是互相评议习作,三是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还提示了评价的要点,一是看是不是把图画的内容介绍清楚,二是看有没有错别字。 二、学情分析

展开想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设计好问题是关键。教学时,给足时间,让

学生充分交流图画上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可能会想些什么,体验角色内心。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互相启发,便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四、教学重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合理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入习作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放风跟同学们筝的过程吗? 2.指名分享放风筝的乐趣。 分享自己的想法 3.师总结:是啊,大家都喜欢放风筝,你看有这么多人在广 场上放风筝呢!(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 幅图。(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具 体过程和自己的乐趣,有助于把自己的感受迁移到图中人物中, 拉近学生和图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写话做 铺垫。 板块二 观察图片,展开想象 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1)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整体——局部——细致说出整体) 2.观察整体,概括内容。 画面上都看到了什(1)图上的天气怎样?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么?你想什么? (2)尝试将上述要素连在一起概括图画内容。 3.观察局部,说说细节。 到了什么? (1)观察人物,看看可分为几类。(明确:一对夫妇和几 个放风筝的小孩) (2)观察远处的一对夫妇,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你看出 了什么?(明确:丈夫的手搭在妻子的肩上,说明他们非常恩爱) (3)观察、描述放风筝时的动作。 ①认真观察放风筝的小孩,请学生上台模仿表演。 ②全班交流。 ③引导学生准确描述他们的动作。运用句式“首先……然 后……再……最后……”。 (4)模仿举风筝,说动作。 ①小组成员观察并模仿举着风筝的小男孩的动作,小组成员 说出相应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串词成句。 4.联系生活,想象语言。 (1)思考图上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 (2)指名说说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 (3)体验角色内心。 课件出示:  看到天上的风筝,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发挥 风筝高高飞起来了,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 的想 如果你是旁边的小女孩,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 象力 5.回归整体,自述故事。 再次观察图画,讲讲故事。整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画面,教给学生观察和写作 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将写话写具体,减轻学生写作 压力,降低写作难度。 板块三 示范引路,学生习作 1.课件出示要求,讲述故事。 课件出示:  仔细观察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 联系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说说自己的感想。 2.课件出示范文,交流表达。 (1)课件出示优秀范文。 (2)你觉得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3)还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疑惑?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清图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简单地描写图画内容即可。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写作要求及范文,让学生习作时目标明确。通过评价范文,巩固了教学目标,降低了习作难度,增强了习作自信心。 第二课时 板块一 根据要求,交流习作 1.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习作要求: 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对照评价要求,自主修改。 课件出示: 评价要求:  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  人物的动作是否描写准确? 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1)学生阅读评价要求。 (2)学生自主对照评价要求,检查、修改习作。 3.对照清单,同桌互改。 (1)课件出示清单。 课件出示:  你的习作最吸引我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太明白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桌互相根据清单,修改对方的习作。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同桌互评,培养学 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在修改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全班互相交 流 内容,同学点 板块二 品读欣赏,润色修改 1.小组合作,交流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小组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3)推荐本组内的优秀习作。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评共改。 2.誊写作文,点评作文。 (1)誊写作文。 (2)同学之间互评作文。 (3)教师搜集优秀作文,在班上进行范读。 (4)学生自行修改习作。 3.发表习作,欣赏交流。 (1)在班级展示栏中择优发布。 (2)课下组织欣赏优秀习作。 (3)鼓励学生评选出满意的作品,并发布在班级微信群、QQ群。 七、教学评价 课前作业设计: 1. 仔细观察图片,思考:

(1)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课中作业设计:

在第一课时结束之后,写一篇作文草稿。

课后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后,对草稿进行润色修改。 八、教学反思:

评,老师点评 本单元看图写话要求是在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三年级要求把内容写清楚,能展开想象,把想象的话写下来。放风筝是学生喜爱的运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周末去公园放风筝,亲自体验放风筝的乐趣。教学时,让学生回忆自己放风筝的具体过程和乐趣,有助于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迁移到图中人物中。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看到什么说什么;再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说话,教授学生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