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掩耳盗铃》古文原文、注释及道理

小学《掩耳盗铃》古文原文、注释及道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掩耳盗铃之巴公井开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 苍生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 则钟年夜不成负;以椎毁之④, 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 遽掩其耳⑥.恶人闻之, 可也;恶己自闻之, 悖矣.——《吕氏年龄》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年龄末期晋国的贵族, 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 逃在齐国.亡, 逃亡. ②钟——古代的冲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工具.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译文】

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 有个人乘隙偷了一口钟, 准备背着它逃跑.可是, 这口钟太年夜了, 欠好背, 他就筹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 刚砸了一下, 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年夜的响声.他生怕他人听到钟声, 来把钟夺走了, 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害怕他人听到钟的声音,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他人也听不到了, 这就太胡涂了. 【事理】

钟声是客观存在, 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 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短, 但却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来源根基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 采用闭目塞听的态度, 这是自欺欺人, 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