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公路站标准化建设

福建省公路站标准化建设

来源:华佗小知识


福建省专养公路标准化养护指南

公路站标准化

福建省公路管理局

2013年7月

1

目 录 1 站房 1.1 功能及布局 1.2 新建公路站 1.3 改造公路站 2 绿化 2.1总体要求 2.2 绿化要求 2.3 养护要求 3 外观标识 3.1总体要求 3.2路徽和标识 3.3 大门 3.4 站房 3.5 养护 4 养护机械 4.1 机械配置 4.2 机械标识 4.3 机械保存 4.4 机械使用

2

5 职工服装 5.1 总体要求 5.2 样式及材料 5.3 配置标准 5.4 着装要求 6 内业资料 6.1 总体要求 6.2 基本资料 6.3 张贴要求 6.4 文件资料管理6.5 信息化管理 6.6 资料存储 7 附件

3

公路站标准化

1 站房

1.1 功能及布局

1.1.1 功能。公路站主要功能是负责公路日常小修保养,包括:路面保洁、应急抢险、排水系统清理、树木修剪、除草、喷药、附属设施维护、桥涵、隧道经常性检查等。

1.1.2 布局。公路站建筑物包括职工宿舍、会议室兼学习室(活动室)、食堂、公共卫生间、工具间、应急物资存放间、养护应急机械停放棚以及小型生产加工用房等,场地内有车道、停车场、绿化、文化小品、雕塑等。

1.2 新建公路站

1.2.1 选址及征地。公路站规划站点应量靠近城镇,新征地建设的公路站征地面积不少于5亩。

1.2.2 建设规模。原则上国道建筑面积控制在500-900平方米,省道建筑面积控制在500-700平方米。适合建立观测点的公路站可以考虑将

观测点纳入,建设规模允许增加50平方米;承担应急抢险任务的公路站可设置应急物资库房,建设规模允许增加50平方米。见下

表:

公路站功能布局及建设规模表

功能 建筑面积(平方米) 学习室 (会议室) 30-50 厨房 餐厅 公共卫生间 20-30 宿舍 工具间 应急物资存放间 20-40 车库等附属配套 70-100 20-30 20-60 300-550 20-30 4

1.2.3 建筑、结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要有创意,立面美观大方,线条明快,整体要有层次感,适当融入公路文化元素及地方特色文化,并符合我局规定的全省统一行业特色标识。新建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并能满足抗震要求。平面布置方案原则上采用单廊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采光。

外观示意图1 外观示意图2

外观示意图3 外观示意图4

1.2.4 生活设施。食堂配备冰箱、消毒柜、抽油烟机等,宿舍配备床、桌子、柜子、宽带接口、热水器、单独卫生间及抽水马桶等,公用卫生间要达到男、女坑位各两个的最低要求。

1.2.5 附属配套要求。大门、围墙设计按省局统一规定的样式、颜色;公路路徽应设在明显位置,其直径一般在60cm-100cm,材质选用较高档次材料;围墙原则上采用通透式围墙。大门、围墙示意图如下:

5

通透式围墙

1.2.6 信息化。具备安全防范等智能化系统功能,预留网络接口、监控线路等信息化系统管道及现代通讯条件。

1.2.7 机械停放棚。公路站必须设置机械停放棚,面积控制在150-300平方米,可停放3-6部各类机械;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棚,净高不低于5米,进深6-10米,屋面应做隔热处理;建筑形式及外观应与班站主体建筑(综合楼)相协调;每一机械停放处横眉上设置800*300mm黄底黑字(黑体字)的停放机械铭牌。

设计图 示意图

1.3改造公路站

1.3.1 大门围墙。大门、围墙按省局统一规定的样式、颜色进行改造;

6

公路路徽应设在明显位置,其直径一般在60cm-100cm,材质选用较高档次材料;围墙选用美观大方的样式,有条件的应在沿主干线一侧使用通透式围墙,见下图。

通透式围墙 立面改造示意图

1.3.2 外墙立面改造。以庄严显目色调为主,线条要明快、有层次感,适当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公路文化、公路形象,并符合我局规定的全省统一行业特色标识;一些立面单调的外墙,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加以改善,见上图。

1.3.3 门窗改造。以更换铝合金门窗为主,结合外墙面改造适当加以美观的窗套装饰,提高整体建筑的灵气,达到美化效果。

1.3.4 屋面改造。以“平改坡”为主,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把原平屋面改造成坡屋面、半坡屋面、老虎窗等,并结合“平改坡”改造,对屋面进行防水处理,见下图。

1.3.5 卫生间改造。有条件的公路站,应尽量在职工住宿房内增设单独卫生间,并配置热水器及抽水马桶;公用卫生间应达到男、女用坑位各

7

两个的最低要求,其装修材料及配置产品应达到中档以上水平。 1.3.6 室内装修。装修标准以节约为主,本着“适用耐久”的原则,量力而为。为方便参观学习,会议室、学习室等尽量设置在一层。 1.3.7水电改造。室内应增加空调等强电线路,线路改造适当增加电容量,预留弱电宽带网络线路;室外应综合考虑排水及化粪池设置,不应出现积水及废水外溢现象,对明设或暴露室外等影响美观的管线进行暗埋或隐藏改造。

1.3.8 机械停放棚。公路站必须设置停放棚,面积控制在100-300平方米,可停放3-6部各类机械;原则上采用钢结构棚,净高不低于5米,进深6-10米,屋面应做隔热处理;建筑形式及外观应与班站主体建筑(综合楼)相协调;每一机械停放处横眉上设置800*300mm黄底黑字(黑体字)的停放机械铭牌,见下图。

设计图 示意图

2 绿化

2.1 总体要求

根据绿地功能、规模,综合利用周边自然环境,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及布设园林雕塑小品、建筑等,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公路精神等融合在绿地中,使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季相分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一站一景的绿化景观,

8

达到园林式或庭院式公路站。(插图) 2.2 绿化要求

2.2.1 绿地率。新建的公路站应≥25%;改造的公路站宜≥20%;苗木种植成活率≥95%。(插图)

2.2.2 树种选用。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用适应性强、抗性强、生长旺盛、易于养护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植物种类,可适当种植珍稀名木(见附表)。

2.2.3 三季有花。各公路站应根据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植物,合理搭配,至少达到“春、夏、秋”三季有花,有条件的公路站应达到四季有花。(插图)

2.2.4 一站一景。各公路站应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公路站的规模和建筑形态等综合因素设置一处雕塑,并通过绿化、文化、小品、雕塑等形式体现各公路站要突出的主题、特点,达到“一站一景”的效果。(插图)

2.2.5 苗圃。场地较大的公路站可建设苗圃,建立稳定的苗木供应渠道,提高苗木供应数量和质量。(插图) 2.3 养护要求

2.2.6 浇灌施肥。浇灌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确定,夏秋季节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每天浇灌1次;冬季及早春宜在气温较高时段进行,每周浇灌1-2次。每年在春季、夏季及入冬时节进行施肥,并针对不同土壤结构、苗木种类及生长发育情况施用不同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做到薄肥勤施。

2.2.7 修剪除草。每年春季、夏季及入冬时节进行修剪,整形修剪应“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中耕除草宜采取物理方法,

9

在晴朗或初晴天气、土壤不过于潮湿时进行,做到“除早、除尽”并避免裸露或影响根系。

2.2.8 补植、改植。在春季及秋季进行补植、改植,补植苗木宜选用与原来植物种类(品种)、规格、形态相近且品相优良的植株,对生长环境不适应或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苗木应及时改植。

2.2.9 附属设施养护。园林小品、建筑等应保持外观整洁、清晰、美观。围栏(栅栏)、坐椅(具)、垃圾容器以及标识等应及时维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外观标识

3.1 总体要求

通过建立统一的公路站外观标识体系,达到行业特色鲜明、视觉美观大方的效果,具有鲜明的公路行业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升公路行业整体形象。 3.2 路徽和标识

3.2.1 路徽。外观为圆形,红底黄字,具体尺寸根据建筑物规模及设置位置确定,一般情况下为60~100厘米,见下图。

3.2.2 福建公路标识。“福建公路”标识字体采用方正粗宋简体,采用不锈钢烤漆材料,设置形式及具体尺寸如下。图中5a、0.8a、a是指尺寸的相对比例关系,以路徽高度a为参考基准,“福建公路”四个字的高度即为0.8 a,“福建公路”和路徽的整体长度为5a,如当a=50cm时,0.8a=0.5*50cm;

10

路徽 福建公路标识

样式一 样式二

3.2.3色调。外观标识常用标准色为红、黄、橘黄、白色,其色彩编号如下:

3.3 大门

3.3.1门楣式。采用以白色为主色调、橘黄色为装饰色;徽标与文字采用钢板烤漆进行制作并固定于墙体上,长度根据各班站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1

延伸,具体尺寸及样式如下图:

12

门楣式示意图

3.3.2 立柱式。采用以白色为主色调、橘黄色为装饰色;文字采用钢板烤漆进行制作并固定于墙体上,长度根据各班站实际情况适当等比例缩放,具体尺寸及式样如下图:

尺寸 立柱式示意图

3.4 站房

新建公路站墙裙和墙面统一采用橘黄色线条装饰,屋顶可使用橙色或相近颜色的琉璃瓦等,涂装线条宽度应根据各公路站建筑物高度实际情况适当等比例缩放,具体尺寸及样式如下图:

13

立面示意图

示意图

3.5 养护

公路站外观标识应及时维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要求整洁、清晰、美观;每年必须按设计方案要求对涂装线条涂刷一次。

4 养护机械

4.1 机械配置

4.1.1 运输机械。10人以上公路站至少配置双排座皮卡车或自卸农用车一部、带小后斗的工程车一部;10人以下的公路站,配置双排座皮卡

14

车或自卸农用车两部。

4.1.2 生产机械。小型压路机、冲击破碎镐、切割机、小型扫路车(拖带式)、4T洒水车一部(国省道),绿篱机一台、割草机2台及喷药设备一套。

农用车 双排座皮卡车

工程车 洒水车

4.2 机械标识

4.2.1 机械设备表面主颜色一律为桔黄色。 4.2.2 文字、字体及颜色。

(1)车头正前方明显位置喷涂“公路养护”四个字,字体大小与设备表面相适应;字中间为路徽。

(2)车门两侧喷涂“福建公路”、“xx市公路局”及路徽。 (3)字体为宋体、蓝色;路徽为白底红色。

15

4.3 机械保存

大中型养护机械要存放在机械停放棚内,对号入座;小型养护机具要室内摆放,严禁堆叠;禁止车辆和设备露天停放。凡入库存放的机械必须外观整洁,各润滑部位不缺油,不得有滴漏现象。

机械停放棚示意图

4.4 机械使用

4.4.1 本着“人机固定”原则,各种机械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等制度,机手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4.4.2 机械外观整洁,装备齐全,各部连接、紧固件安全可靠。 4.4.3 发动机(发电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转正常,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燃、润料消耗正常。

4.4.4 运转机构及工作装置等应符合技术要求,性能良好,无异常响声,

16

各润滑部位不缺油。

4.4.5 安全件可靠、灵活,性能良好,制动效能符合有关规定,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气设备齐全可靠。

4.4.6 每天机械设备使用前应开机试运行,检查机械设备动力、制动等系统及各部件运行状况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结束后,应按规定检查及保养。

5 职工服装

5.1 总体要求

公路系统养护职工工作服装配置按照体现公路行业特点的总体要求,引入休闲时尚元素,养护职工工作服装整体体现“简洁、舒适、醒目、安全”的特点。 5.2 样式及材料

养护职工工作服装标准配置包含,分别为:夏装、冬装、大衣、夏帽、雨衣、雨靴、工作鞋、反光背心。

5.2.1 夏、冬套装。采用纯棉橘黄色面料,统一带有2.5cm、5cm的3MD黄色超强反光条,“福建公路”标识统一采用宋体字。工装上衣口袋的左

上角统一用黑色线机绣成弧形“福建公路”标识,公路路徽采用红色线机绣,背面“福建公路”的标识采用进口反光灰色水印膜。上衣外开襟配置公路路徽铜扣,内开襟为拉链式、可调节上下领口高度,袖子长度到虎口,衣服左右两侧配有调节扣控制衣服下摆大小尺寸,肩章上用魔术贴固定。具体见下图:

5.2.2 大衣。采用涤纶牛津,具有防风、防雨、御寒功能,具体样式见下图:

17

夏、冬装 大衣

5.2.3 男、女帽。均采用纯棉面料,男帽采用鸭舌帽,女士采用太阳

帽,头顶两边均配有透气网,帽子后面均带有调节扣。女士帽子前面配有绳子、调节扣上下调节大小。帽子统一用黑色线机绣成弧形“福建公路”的标识,公路路徽采用红色线机绣。具体见下图:

女帽 男帽

5.2.4 工作鞋。为防水迷彩鞋,采用标准码,具有防水、透气、阻燃、抗静电等多种功能。

18

工作鞋 雨鞋

5.2.5 雨衣。采用PVC涤纶防风、防雨面料,雨衣整体宽松便捷,后背设有拉链双重透气孔,便于热天雨季作业,雨帽藏于领子拉链内。具体见下图:

正面 背面

5.2.6 反光背心(两种)。橘黄色反光背心由网眼布、反光材料组成。

色泽艳丽、透气性好,具备安全系数高的特点。V字形反光背心为白色反光材料组成。前后均带有黑色“福建公路”标识。具体见下图:

19

网眼反光背心 V形反光背心

5.3 配置标准

养护职工工作服装配置数量和更换周期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 目 夏装(长袖) 冬 装 大 衣 夏 帽 雨 衣 雨靴(黑色) 工作鞋 反光背心 首次 数量 2套 2套 1件 2顶 1件 2双 2双 1件 更换周期 每年一套 每二年一套 每三年一件 每一年一顶 每二年一套 每两年一双 每年两双 每三年一件

5.4 着装要求

5.4.1 夏天外出作业必须统一穿戴夏季养护工作服套装,佩戴帽子,

20

穿工作鞋。

5.4.2 春、秋季外出作业必须统一穿戴秋季养护工作服套装,并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增减衣物。

5.4.3 冬季根据当地气候,穿戴秋装养护工作服套装;遇到寒冷季节可穿戴大衣,并穿上白色V形反光背心,下身穿戴养路工作服裤子。 5.4.4 夜晚出工、临时性的抢险任务必须严格穿上橘黄色网眼反光背心。

5.4.5 雨季外出作业应穿戴雨衣、雨鞋。

6 内业资料

6.1 总体要求

公路站是本站内业管理的主体,应本着内业服务于生产的原则,不断收集整理完善各项内业资料,力求及时、准确、齐全、规范、内外业统一。每个公路站应认真填写好“一表、三图、五簿”,做到公路养护内业和外业齐头并进,努力提高内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6.2 基本资料(一表三图五簿) 6.2.1 一表

公路小修保养作业计划与执行情况表(站表1-1、1-2) 6.2.2 三图

1、公路站基本情况图(站挂1) 2、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示意图(站挂2) 3、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图(站挂3) 6.2.3 五簿(五项记录簿)

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记录簿

21

2、公路桥涵隧检查记录簿 3、机械车辆使用记录簿 4、公路日常养护作业巡查记录簿 5、学习记录簿 6.3 张贴要求 6.3.1张贴栏(一)

1、二图

①公路站基本情况图(站挂1) 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示意图(站挂2) 2、一表

公路小修保养作业计划与执行情况表(站表1-1、1-2) 3、张贴要求

①公路站张贴栏(一)标题名称统一为“**公路站内业管理图表”,图表张挂顺序按如下示意图布置。

22

采用隶书,字高15cm 图表框外尺寸230cm*150cm,外边框5cm宽 用两块亚克力板制作,尺寸为47*35cm

②标题字体大小、张贴栏尺寸、底图颜色等由各市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总体应保持协调、简洁、美观。上墙图表内容统一电脑打印张挂,不得张挂空图表后再进行彩色粘贴或手写记录操作。

③张贴栏内容仅限于以上图表。

④张贴栏同幅墙壁上不再保留或悬挂其它图表。 6.3.2张贴栏(二)

为公路站养护示意图(站挂3),内容包括:

23

1、**市公路局**分局**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图 2、简介 3、张贴要求

①公路站张贴栏(二)由示意图及简介组成,张挂顺序按如下示意图布置。

②**市公路局**分局**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图及简介原则上应布满张贴栏(二),示意图需直观反应市局、分局及**公路站养护路线情况,并在示意图中醒目标识公路站位置。

③上墙图表内容统一电脑打印张挂,不得张挂空图表后再进行彩色粘贴或手写记录操作。

④张贴栏内容仅限于以上图表;张贴栏同幅墙壁上不再保留或悬挂

24

其它图表。

本地市专养公路上的优秀图片需要上墙的,可放在其它幅墙壁位置。

6.4 文件资料管理 6.3.1 规范性管理文件

1、分局小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2、**专项养护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

3、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机械管理、巡路等制度)。 4、分局下发的文件。 5、按年度装订成册。 6.3.2 五项记录簿

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记录簿(电子版本) 2、公路桥涵隧检查记录簿(手工填写、电子版本) 3、机械车辆使用记录簿(手工填写) 4、公路日常养护作业巡查记录簿(手工填写) 5、学习记录簿(手工填写) 6.5 信息化管理

公路站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交通量观测、公路路况采集和技术评定系统。

6.4.1 交通量观测。分间隙式交通情况观测、连续式交通情况观测;其中

1、连续式交通情况观测站:每天检查数据传输情况以及仪器运转情况,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数据正常。

2、间隙式交通情况观测站:国道每月5、15、25日,省道每月5、20日,县道每月5日观测一次,同时做好数据存储。

25

3、各分局应不定期对各观测站点进行检查,复核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按《福建省普通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管理办法》要求做好交通情况调查工作,实时(自动)和每月30日(间隙式)前将数据录入“交通情况调查管理平台”。

6.4.2 公路路况采集和技术评定系统。根据《福建省路况现场采集及技术评定系统使用暂行规定》,公路站负责每月进行一次采集,并于当月的25日前将数据导入评定系统进行路况技术评定。注意事项如下:

1、路况现场采集设备实行“专人负责、管用结合”的管理原则,指定专人管理本系统。

2、信息传送按照公路站、公路分局、市公路局逐级进行审核。对各公路站上报的数据,公路分局按每月30%的比例进行核对,市公路局按每季度30%的比例进行核对。

3、严禁使用路况现场采集设备拨打私人电话、上网以及传送其他无关信息,严禁在采集设备上安装与路况信息采集无关的软件。

4、未经批准,路况数据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不得提供给任何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 6.5 资料存储

6.5.1 国省干线公路站,要求全部配备计算机,实现微机管理,并要求实现宽带上互联网。

6.5.2 国省干线公路站每个职工均能打开计算机及数据文件等简单操作;并至少安排一至二人能操作“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交调情况管理平台系统、桥梁管理系统(CBMS3000)、福建省交通信息灾害管理系统”。

6.5.3 电子文档内业资料应分类统一按“路径D:/内业资料”存储在电脑内,并及时更新。

26

6.5.4 所有装内业资料的文件盒统一采用厚度3.5㎝~5.5㎝、颜色为浅兰色的A4盒,文件盒正面、侧面标注文件类别名称,并统一电脑打印标签。标签颜色、图案、字体(黑体加白边)等按样式统一制作,标签大小与文件盒标签袋大小相匹配,当需打印出的文字内容较多时,可适当调整文字大小等(见附录A.2)。

附录A 内业资料及表格

A.1、公路站内业管理图、表、簿印刷要求与填写说明。 A.2、文件盒标签样本。 附录B 内业资料表格样式

附录 C 公路站绿化公路站绿化植物选用参考

27

附录A.1

公路站内业管理图、表、簿印刷要求与填写说明

一、 公路站张贴栏要求

要求张贴栏(一)、张贴栏(二)的图表框外尺寸230cm*150cm、外边框宽5cm,采用两块亚克力板制作,张贴栏名称采用隶书、字高15cm、宽度可根据字数及张贴栏长度调整。具体详见下表:

二、 张贴栏(一)内业管理图、表印刷要求

公路站张贴栏(一)名称采用隶书、字高15cm、宽度可根据字数及张贴栏长度调整;内业管理图、表采用A3图幅,内容和格式按下发样

28

采用隶书,字高15cm 图表框外尺寸230cm*150cm,外边框5cm宽 用两块亚克力板制作,尺寸为47*35cm 本执行,其中:标题(例如“公路站基本情况图”)采用隶书56号字体加黑,“***市公路局***公路分局***公路站¨¨”栏采用宋体16号字体加黑,“福建省公路管理局监制”采用隶书24号字体加黑,其他为宋体,字号大小可根据表格大小、字体内容多少而定,但应基本保持一致。

(一)三图

1、公路站基本情况图(站挂1)

(1)本图反映公路站管养路段的路基、路面的主要技术概况,沿线的桥涵隧道构造物、标志、标线、绿化等的设置情况,以及公路站内用地、建筑情况和养护机具配置情况,是公路站(道班)最基础的综合图表之一。

(2)公路站管养路线示意图栏:画出本班站管养的路段,国道用红色,省道用绿色,县道用兰色,乡道用棕色,并标出养护起讫桩号和路线名称与编号。非本班站管养路段用黑色标出,全路线为群养的公路可不标。

(3)管养路线示意图应按图例标出沿线设区市(红色五角星)、县或市(黑色双同心圆加圆心黑点)、乡或镇(黑色带圆心的圆)、行政村(黑色点)以及公路站(黄色路徽)等的位置,市界(黑色点划线)、县界(绿色双点划线)也应按图例标出。其中行政村密集的路段可选择标出。

(4)职工情况栏:分男、女性别填出班站人数,并合计。管养路线情况与交通量栏:填写班站管养路段的路线名称、管养里程、起讫点

29

桩号、技术等级、路基宽度、路面宽度及连续5年的交通量,汽车自然数即汽车绝对数、混合单量数即汽车、拖拉机、人力车等混合折算数。路面栏:统计出班站管养路段各类路面的里程。桥涵隧道栏:统计填写班站管养桥涵隧道结构物情况。公路站栏:统计出公路站的占地面积和占房面积情况。防护工程栏:填写班站管养路段防护工程统计数。交通工程栏:填写班站管养路段交通工程统计数。公路绿化栏:填写班站管养线路绿化情况。养护机械栏:填写班站拥有的养护机具情况。

2、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示意图(站挂2)

(1)本图反映公路站养护路段路况的实际情况,据以考核公路养护质量,体现全站的劳动成果。

(2)本图的路况是根据公路站月底评定实际路况填列,每月一次。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优、良、中、次、差,分别用红、黄、蓝、绿、黑表示,施工路段用灰色标出,图示要准确、清晰。

(3)养护路线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公路站,在图中各线之间要拉开距离(可留一空格),线路较长或较短时,可扩大或缩小比例标明养护里程(即里程这一栏以2个K代表1公里,或以1个K代表2公里)。干线优良里程和优良路率对应填写在斜线上格,支线优良里程和优良路率对应填写在斜线下格。

(4)优良路率及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计算:

优良路率(%)=(优等路里程+良等路里程)/实际评定里程×100% 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wPQIPQI+ wSCISCI+ wBCIBCI+ wTCITCI

30

备注:

①施工里程:是指交付施工单位进行改建、大修、中修的路段里程。 ②具体评定计算方法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执行。

③优良路率小数点保留一位,第二位四舍五入。 ④本图在公路管理站张挂。

⑤某路段、路线或者几条路线MQI计算和汇总按照下传的电子文档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表(范本)和公路技术状况汇总表填写说明操作,将自动得到MQI及其各分项指标。 3、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图(站挂3)

张贴栏(二)名称为**公路局**分局**公路站养护路线情况示意图,由路线示意图及简介组成。

1、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图

31

示意图为**市公路局**公路站养护路线示意情况,反映市局、分局专养公路路线及公路站信息。具体要求如下:分局专养公路区域用其他颜色填充;公路站专养区域用放大镜形式显示,并将专养路段轮廓用红线勾画清晰;公路站的位置用红旗标识,并标上公路站名称及桩号。

2、简介

①简单介绍市局、分局专养里程,国省道里程、路线编号及在全省或市排序情况;

②主要介绍公路站地理位置、占地及建筑面积、现有职工、养护路段及里程、机械配备等情况。

3、印刷要求

**公路局**公路站养护路线情况示意图的标题字体、示意图的大小及公路站标注、简介版面大小及要求等由各市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原则上应布满粘贴栏(二),总体应简洁、明了、美观,通过示意图能快速扑捉到该公路站在路网中的位置及管养路段。

(二)一表

公路小修保养作业计划与执行情况表(站表1)

1、本表是反映公路站月度直接生产计划及其执行结果,也是考核职工整体劳动效率的参考依据。公路站根据月底公路养护技术状况评定和日常养护中所发现问题,结合公路站的劳力、养护经费等情况,编列下月生产计划。

2、①工程细目栏根据月生产计划,套用省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

32

额(省颁的小修保养劳动定额)填写;单位栏指的是工程细目所对应的定额单位。工程细目和单位可暂用附表1所列,如有增可自行增加。②计划栏:由公路站根据省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省颁的小修保养劳动定额),结合公路养护实际情况和本班站劳动力情况填列。工日=工程量×工程细目的人工定额,计划工日的合计数应等于全站固定工人的实际作业、间接生产工日和弥补定工不足雇佣临时点工的工作日之和,计划临时点工应在备注栏中注明。③核定计划栏由公路分局(养护公司)对班站计划核定结果。④实际完成情况栏:由公路站按日完成的工程量和投入的实际工日填写,小数点保留一位,工日采用8小时工作制,如有雇佣临时点工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在合计栏中直接统计出每个工程细目当月所完成工程数量和工日,在工日合计栏统计计划工日、核定计划工日、每天的用工数量。

3、本表于月末二十五日前填列下月计划部分,并上墙。本表在填写结束后,公路站应在公路站说明栏中对当月完成的工程量与用工情况进行简要说明,班站长与记录员签字后,报送公路分局(养护公司)主办技术人员审核,经公路分局(养护公司)主办技术人员审核和签字后,作为下达公路站小修保养经费依据之一。

二、五簿(统一使用A4纸)

(一)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记录簿(电子版本)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记录簿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其表格和内容执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33

中表A-1至表A-6损坏调查表,并按该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查评定。

(1)、评定记录簿:①由纸质版本改为电子版本,仅需在电脑上填写数据,无需人工手填;②存档:按年度电子版刻录存档,无需纸质版本存档。

(2)、平整度IRI值填写:国省道若采用自动化检测的,IRI值可采用上年度自动化检测的平整度IRI值,但是破损状况须每月调查填写,不可沿用上年度值;若是采用人工评定的IRI值须用3米直尺测量后换算成IRI值填到表格中;IRI值可一年只测一次。 IRI值100米填一个数值,相当于100米抽取3尺取平均值套公式换算成IRI值。

(3)、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病害的分类可参照“福建省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系统”中路况信息栏内的病害分类进行评定。 (二)公路桥涵隧检查记录簿(手工填写、电子版本)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制度》(2007)、《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J H12-2003)、《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 H11-2004)以及我局制定印发的《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制度实施意见》的规定,执行月桥梁、涵洞、隧道经常性或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1、桥涵隧检查记录簿:①不仅要人工手填一份纸质版本,还需要在电脑上填写一份电子版本;②存档:电子版本、纸质版本均要存档;纸质版本统一左侧装订,按月装订成册;对于公路站管养线路多的,可分册装订。手工版本与电子版本需一致。

34

2、桥涵隧记录簿目录:桥、涵、隧应统一放在封面下面,以便检查者一目了然公路站管养项目情况。

3、桥梁检查记录表根据相对应桥梁的内容进行填写,缺损类型、缺损范围及保养措施意见需根据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填写,对检查中未发现病害的部位需在相对应的部位填上“无表观病害”,没有的部位用“斜杠线”表示。

4、涵洞检查记录目录中的现状描述需根据现场检查情况用手工填写,并需对“14栏”涵洞技术状况总评和“15栏”养护方案打“√”。

5、“7栏、8栏、9栏”为新增项目,分别填写涵长、涵高、涵宽。 (三)机械车辆使用记录簿(手工填写)

1、对班站使用的每台机械按每天的运行的里程和时间及消耗的油量进行详细的登记,表中燃料油耗仅每次加燃料时填写,在“升”列填写加油数升数,并在汽油或柴油栏打“√”。

2、本表一式两联,第一联班站存查(白),第二联报分局(红)。 (四)公路日常养护作业记录簿(手工填写)

1、工程项目、工程细目应与班站的班站图表的站表1(公路小修保养作业计划与执行情况表)中的工程项目、工程细目一致。

2、工程量、工日应汇总到与班站图表的站表1(公路小修保养作业计划与执行情况表)中,即站表1中的工程量、工日等内容应与养护作业日记簿一致。

3、巡路检查项目:从备注的8个项目中选择;对桥涵、路基、路面

35

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地点、状态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五)学习记录簿(手工填写)

1、根据市局和分局的要求,组织班站人员进行政治文化、安全等学习。各类学习的次数应根据市局“双文明”考核标准执行。 2、内容:传达上级下达的文件,存在的问题等。 3、请根据本次学习主题在对应的方框“□”中打“√”。 4、参加人员的名字请填写完整。

三、封面颜色、格式、装订及纸张尺寸、存储要求 1、封面颜色:黄色;装订要求:左侧、用线装订。

2、统一在excel表格中编制,下发的封面格式(A4版面)均已按要求设置;

3、封面文字均采用仿宋体、加黑,水平居中、垂直靠下对齐; 4、第一行为记录簿详细名称,30号字体;第二行为分局名称:南平市公路局**分局,22号字体;第三行为公路站名称:* *公路站,20号字体;第四行为日期:****年**月,20号字体,日期用大写一二三等数字表示,不用阿拉伯数字;具体行高及要求详见示范封面标注。

5、学习记录簿的第一行有两项,其中 “学习记录簿”用30号字体,“括弧里的文字”用14号字体;

6、均采用左侧竖向装订,页边距设置:页眉页脚为0、上为3.5、下为6.5、左2.5、右1.5。

7、存储要求:所有电子版内业资料均存储在“D:内业资料存储”

36

文件夹里,各年资料分年建档。

机械车辆使用记录簿 南平市公路局建瓯分局 南雅 公路站 二○一三年一月 “五簿”封面示范

附录A.2

文件盒标签样本

左图为侧面标签,右下图为正面标签。标签

37

——第一行为记录簿名称; ——采用仿宋、加粗、30号字体,行高80,水平居中、垂直靠下对齐。 —第二行为分局名称:南平市公路局**分局;

——采用仿宋、加粗、22号字体,行高133,水平居中、垂直靠下对齐。

——第三行为班站名称:**公路站 ——采用仿宋、加粗、20号字体,行高223,水平居中、垂直靠下对齐;班站名加下划线。 ——第四行为日期:****年**月 ——采用仿宋、加粗、20号字体,行高100,水平居中、垂直靠下对齐;日期统一用大写的一二三等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