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公司商业报告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伊利公司的简介
二、财经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
三、财务报告与报表
四、伊利公司的报表分析
五、伊利公司能力分析
六、伊利公司筹资决策分析
七、伊利公司投资决策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一、伊利公司的简介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八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等39类产品6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从2000年起产销量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2005年上第二季度起成为行业第一。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伊利纯牛奶在乳品行业独家获得《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同年,伊利集团所属的液态奶事业部首先通过了国际食品行业中通行的HACCP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家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控的企业。2003年初,伊利集团所属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也全部通过第三方审核,在国内食品加工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004年初,伊利公司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 2005年,伊利液态奶利乐包装产品产销量全国首家突破100亿包,奠定了中国乳品行业新的里程碑。2005年11月,伊利集团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截至2005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以食品业第一的身份,入围“中国品牌500强”, 连续三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七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
今天的伊利集团,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效率、团队合作、创新、忠诚/诚信、服务”作为自己核心的企业文化,以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为己任,力争在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并实现销售收入与自由现金流的动态平衡,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二、财经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推广,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数量都在成倍增长,企业信息数量的膨胀和信息对企业赢利影响的扩大使信息的地位逐渐提高并成为一种和其他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社会关系等)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构建以信息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强化信息技术和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升值,从而改善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是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促销手段作为商业企业销售增长的推进器,其重要性日渐提升。商业企业作为销售的终端市场,其促销方式和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花样日趋繁多。只有了解了第一手的财经信息才能够做出最快、最正确的抉择从而成功,在各个竞争对手中间脱颖而出取得胜利。
三、财务报告与报表
财务报告分析是指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把企业看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生产与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通过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来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主要产品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价值分配等经营特性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能力,并对企业作出综合分析与评价,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 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2、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叫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 (包含现金等价物) 的增减变动情形。
四、伊利公司的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的变化: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 2005 期末 2006 增减变化(%) 增产总计 402,626.58 485,039.07 20.47 06年较05年相比较,该企业的资产总额增加了20.47%,所以可以说明企业经营在逐年增长,生产经营很是有效,发展迅速很快。
(2)所有者和负债的变化: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流动负债 160,555.21 243,406.67 141.60 长期负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20,251.29 180,999.12 195,106.23 20,251.29 180,999.12 206,745.01 -70.38 137. 5.97 流动资产 229,653.24 286,882.47 24.92 06年较05年相比较,该企业的负债总额增加了137.%,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总额增加了5.97%,所以可以说明企业在06年这一年中的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借款,来自于负债,而且增长的幅度很大,企业的规模是也来越大,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来源于负债,企业的偿债压力是很大的。 06年和05年相比流动资产增加24.92%,增加说明这个企业经营管理稳定正在不断发展中,增长幅度也是很大的,说明这个企业生产管理方面很是成功。 06年较05年相比较,该企业的流动资产少,流动负债的增长幅度很大,说明企业今后的经营风险会很大,企业的流动负债大说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差,企业的偿还压力就比较大。
06年较05年相比较该企业的长期资金短期使用资金不太合理,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大,而且变现能力比较差,偿债压力就大。
2、利润表分析:
1)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23,912.90 增减变化(%) 19.81 净利润 19,958.99 分析:06年较05年相比较,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大于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是因为所得税和少数股东损益的增长幅度过大,所以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大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 2)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主营业务收入 629,933.35 873,499.10 38.67 主营业务成本 427,3.32 613,925.28 436.45 主营业务利润 199,720.61 255,716.83 28.04 分析:06年较05年相比较,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因为主营业务税金的增长幅度过大,所以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不是很多,利润幅度相对较小。
3)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其他业务利润 927.85 573.36 -38.21 营业费用 139,061.65 186,770.31 34.31 管理费用 29,621.95 30,365.66 2.51 财务费用 1,133.32 0.67 -21.45 营业利润 30,831.53 38,263.55 24.11 分析:06年较05年相比较,营业费用增加了34.31%,管理费用增加了2.51%,财务费用减少了-21.45%。因为营业费用的大幅增长,所以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小于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
4)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营业利润 30,831.53 38,263.55 24.11 补贴收入 1,0.80 1,694.55 55.49 营业外收入 1,207.25 1,597.74 32.35 利润总额 31,8.15 37,887.86 18.81 分析:06年和05比较营业利润增加了24.11%补贴收入增加了55.49%营业外收入增加了32.35%营业外收入增加了32.35%,说明公司营业较为稳定。而利润总额也增长了18.81%,但增长幅度小于营业利润。 5)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所得税 7,053.54 12,185.81 72.76 净利润 19,958.99 23,912.90 19.81 分析:06年与05年比较,所得税增加了72.76%,是因为国家对税率有所调整,所导致的所得税大幅度增加,以导致净利润涨幅不大。建议公司应降低成本,控制财务费用的使用。
3、现金流量表分析 1)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现金及现金等价1,693,500 -3,570,800 -310.85 物净增加额 分析:06年较05年相比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减少了205.07%,说明该企业知道现金的能力再不断的减弱,而且变得的幅度很大,该企业的现金流很是紧张。
2)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经营活动现金流50,994.98 126,180.13 147.44 量净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80,854.82 -16,662.47 79.39 量净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29,456.79 55,365.24 65.27 量净额 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增加了147.44%,说明企业经营创造现金能力在不断的增强了,又因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大于流出,所以说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还是很妥当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了79.39%,说明公司有了新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了65.27%,说明企业还能不断的向别人借来钱进行筹资,企业目前的信誉比较好,也就是说,用专业的词语来说,就是企业目前的筹资信用越来越好。企业很容易筹到钱是值得高兴的是,企业的信誉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有所增加,这个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并且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公司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投资活动。
3)
(单位)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销售商品、提供劳736,612.83 1,067,222.30 44.88 务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744,261.97 1,084,748.03 45.75 入小计 经营活动现金流693,266.99 958,567.91 38.27 出小计 经营活动现金流50,994.98 126,180.13 7.48 量净额 分析:公司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受到的现金增加了44.88%,它的大幅度增长使得经营活动流入增加了45.75%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了38.27%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因此,经营活动净额增加了7.48%,说明公司经营较稳定。 4)
单位(万元) 科目 期初2005 期末2006 增减变化(%) 筹资活动现金流67,932.40 28,328.03 58.30 入小计 筹资活动现金流38,475.61 55,365.24 13.57 出小计 筹资活动现金流29,456.79 48,45.71 55.27 量净额 取得借款收到的62,241.40 27,198.55 -56.30 现金 偿还债务支付的31,804.99 39,284.08, 23.52 现金 分析:因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了58.3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了13.57%, 所以,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了55.27。但借款收入减少了56.30%,说明公司减少了借款。但是长偿还负债支付的现金增加了23.52%,所以使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了55.27。
五、伊利公司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科目 2006 2005 流动比率 0.819 1.0915 分析:公司06年比05年的流动比率下降了0.2725,反映了伊利公司的流动性一直下降,资产变现能力下降,表明缺乏一定的短期偿债呢管理,一般企业的流动比率在2%左右比较合适。 2) 科目 2006 2005 速动比率 0.4742 0.7771 分析:公司06年比05年的速动比率下降了0.3029,反映了公司的流动性一直下降,说明其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大幅下降,值得企业注意。 3) 科目 2006 2005 现金比率 24.2300 58.3300 分析:公司06年比05年的现金比率减少了34.10,反映了公司的直接用现金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大大减弱,但24.2300现金比率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说明了企业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现金实现其最大价值。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 科目 2006 2005 负债比率 60.823 52.346 分析:公司06年比05年有所提高,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95%,同时60.823%负债比率在资产比率略有偏高,财务风险需要加强监管,但对股东来说比较有利。 2) 科目 2006 2005 利息保障倍数 21.2490 37.9543 分析:该公司2006年与2005年相比。利息保障倍数下降了,说明公司用于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在减弱。 3) 科目 2006 股东权益比率 34.7007 2005 41.359 分析:该公司06年的股东权益比率比05年减少了6.6583,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三)营运能力分析: 1) 科目 2006 2005 存货周转率 10.0556 11.1194 分析:该公司06年比05年的存货周转率略有下降但是与同行业相比略高,说明该公司的存货管理较好。 2) 科目 2006 2005 总资产周转率 2.5184 2.0361 分析:该公司06年比05年的总资金周转率略有上升,说明公司的管理还是很好的。 3) 科目 2006 2005 应收帐款周转率 .7729 69.0285 分析:该公司的应收帐款周转率06年比05年略有下降,但高于行业水平,总体经营能力良好。
(四)盈利能力分析: 1) 科目 2006 2005 销售毛利 27.707 29.0275 分析:该公司的销售毛利06年比05年略有下降,说明公司销售的初始盈利能力在增强。 2) 科目 2006 2005 净资产收益率 34.7007 28.3705 分析:该公司06年与05年相比,净资产的收益率提高了,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提高了,公司资本的盈利能力在增强。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较好,比上一年略有上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略有进步。 3) 科目 2006 2005 总资产报酬率 8.23 11.57 分析:该公司该公司06年与05年相比,总资产报酬率下降了,说明公司利用资产创造的利润在减少,资产利用效率出现了滑坡,公司盈利能力减弱,经营
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4) 科目 2006 股东权益报酬率 34.700 2005 41.659 分析:说明公司负债比率上升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利用更多的负债为股东创造利润。
(五)获现能力分析: 1) 科目 2006 2005 销售获现比率 0.073 0.062 分析:该公司06年与05年相比,销售获现比率有所提高,表明公司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增强,但此比率小于1,说明公司信用不合理,应提高信用,使公司及时收回货款,提高收益质量。 2) 科目 2006 2005 资产现金流量比 19.27 23.59 分析:该公司06年的资产现金流量比比05年下降了4.22,说明获取现金的能力在减弱,资产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六)建议:
通过对伊利公司能力的分析得出以下五个建议:
1、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对销售成本的控制,对营销费用的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案和改进方法出来,例如,可以实行销售费用配比制
2、加大冷饮,奶制品和饲料的销售力度,实现其规模效应,同时,整合一些不盈利的低端产品,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
3、对流动资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释放,缩短建设周期,早日投产运营产生利润
4、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监管,防止呆账,对占用比较的其他建设项目也应加强管理力度,防止资金断裂。
5、总体来说,公司06年运营状况良好,值得投资者作长线投资。并且公司在下一年度会有更好的运营效果。
六、伊利公司筹资决策分析 (一)伊利公司的股本结构: 变动日期 公告日期 变动原因 总股本 流通股 1997-08-21 1997-08-18 配股上市 13042.4913万股 流通A股 高管股 流通B股 流通H股 境外流通股 三板股 非流通股 国家股 国有法人股 境内法人股 境内发起人股 募集法人股 一般法人股 战略投资者持股 基金持股 STAQ股 NET股 外资股 转配股 内部职工股 自然人股 优先股 468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3302.8743万股 0万股 3374.8396万股 3102.342万股 272.4976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0万股 1012.4518万股 672.3256万股 0万股 0万股 (二)筹资决策分析:
筹资决策是为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对筹资的途径、筹资的数量、筹资的时间、筹资的成本、筹资风险和筹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一个最优资金结构的分析判断过程。筹资决策的核心,就是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筹资条浸下,如何利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力求筹集到最经济、资金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其基本思想是实现资金来源的最佳结构,即使公司平均资金成本率达到最低限度时的资金来源结构。筹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于投资决策的另一重要决策。
企业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拓宽思路、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筹资决策,起着连接金融市场和实业投资市场的桥梁的作用。投资决策与筹资决策密不可分.投资决策一旦做出,理财人员必须进行筹资决策,为企业投资筹措所需要的资金。企业的筹资决策主要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利用权益资本还是债务资本?通过什么渠道筹措哪种权益资本或债务资本?以及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多少?利用长期资金还是短期资金?它们之间的比例又是多少?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则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正常周转,避免支付困境的出现。筹资决策所影响和改变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筹资的目的是投资,筹资策略必须以投资策略为依据,充分反映企业投资的要求。
七、伊利公司投资决策分析
伊利股份(600887)中期业绩不俗,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0%,净利润6500多万,同比增长5.77%,每股收益0.45元,净资产收益率7.91%,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0.63元。
从中报数据可以看出,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其中有三个原因:1、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所配比的营业成本相应增加,造成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4.53%;2、各项营销成本及销售通路、终端费用增长过快,导致营业费用同比增长97.65%;3、为了做大、做好市场,公司在主要城市均设立了分支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加上新增了7家规模较大的控股子公司,使得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5.25%。因此,由于成本及经营费用增长过快,抵消了主业收入所创下的利润,这点需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公司近年来一直在进行产品的战略结构调整。在1999年之前,公司产品以冷冻食品为主,奶粉、液态奶所占比重不大,其中冰淇淋雪糕系列创下连续6年来国内市场第一。但自去年以来,由于外资同行业的加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冷饮市场掀起激烈价格战,导致成本加大,销售收入和利润均下降。到本报告期,虽然冷饮产品销售量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但产品利润已进入微利期。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开发无菌奶系列,到去年产销量已跃居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至本报告期,公司在奶制品项目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并继续进行内蒙、东北和京津唐等地的奶源基地建设。应该说,正是由于公司紧紧围绕市场变化不断进行自身的结构调整,才使公司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奶制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jrb/gb/content/2001-08/02/content_85226.htm
http://stxd.mengniu.com.cn/stxd/
《管理财经资源》讲义
※ 附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