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工科专业)
学生姓名:隋广义 指导教师:刘 龙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电子信息074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二O一一年五月
指导教师姓名 题目名称 是否新题 目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论证书
毕业论文(设计)班级:D0744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刘龙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研究报告 题目类型 设计 □ 论文 □ 本论文比较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设计系统,可以用于智能停车场作为车位是否有车的传感器。该系统是以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确定条件,利用发射超声波与反射回波时间差来测量待测距离。本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较方便,价格便宜,并可与无线测控系统配合使用,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超声波测距仪主要是依据智能停车场来设计,但也可以稍加改动用于其他用途。超声测距仪的设计原理是以得到更好的系统性能为目的的。为达到不同的测距范围,单片机可以根据软件来设置远近两种发射模式,即近距离测量时使用8个脉冲串,远距离测量时使用32个脉冲串来增强回波信号,根据回波信号特点来得到了最佳接收机的组成。 创新点: 审核意见: 审核人: (签字) 院负责人: (签字) 2010年12月 28日
- 1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院(系)___信息工程学院_______ 专 业___电子信息工程_______ 班 级___D0744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隋广义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刘龙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电子信息工程_______ 题 目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
___触测量装置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2011年3 月 25 日
- 2 -
一、 立论依据
超声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作为载体,即通过超声在媒质中的传播、散射、吸收、波形转换等,提取反映媒质木身特性或内部结构的信息,达到检测媒质性质、物体形状或几何尺寸、内部缺陷或结构的目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是从无到有,从低级阶段逐渐发展到应用普及的现阶段水平。超声波检测仪器的研制生产,也大致按此规律发展变化。 二、 研究方案
以Atmel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4OKHZ压电超声传感器的超声测距仪。在设计的时候,我利用超声波测距仪来测定停车位是否有车,并加以改进,就是在电路中可以显示。在软件上,独特的采用了每次开机时进行初始化,将第一次的测量距离放入单片机内的某个单元。在以后的测量中,始终以初始化后存于内存中的数据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判断车位是否有车。若相差较大则有车,否则无车。 - 3 -
三、 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 时 间 表 研究阶段 写作(设计) 评 阅 答 辩 指导教师 2011.3.1-2011.3.27 2011.3.28 -2011.5.8 2011.5.9-2011.5.22 2011.5.23-2011.6.5 2011.6.6-2011.6.19 时 间 2011.3.28 四、设计(论文)选题评议
对设计(论文)选题评议:(就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步骤、实验设计方案、研究的预期结果进行评议,并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考核主持人签字: 2011年3月31日 五、考核组成员
姓 名 安晓峰 于静珠 范珩 刘云秀 徐艳惠 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职称、职务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工作单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签 名 电子信息工程 副教授 参加开题报告的总人数:
- 4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 目: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
信息工程学院系(分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D0744班
学 生 姓 名: 隋广义
指 导 教 师: 刘龙 职称:副教授 教 研 室 主 任: 安晓峰 系(分院)主任: 杨树臣
任务书下发日期: 2011 年1月 7 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 5 -
一、 题目内容与要求 本论文比较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设计系统,可以用于智能停车场作为车位是否有车的传感器。该系统是以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确定条件,利用发射超声波与反射回波时间差来测量待测距离。本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较方便,价格便宜,并可与无线测控系统配合使用,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超声波测距仪主要是依据智能停车场来设计,但也可以稍加改动用于其他用途。超声测距仪的设计原理是以得到更好的系统性能为目的的。为达到不同的测距范围,单片机可以根据软件来设置远近两种发射模式,即近距离测量时使用8个脉冲串,远距离测量时使用32个脉冲串来增强回波信号,根据回波信号特点来得到了最佳接收机的组成。 论文简单讲述了超声波检测的发展和原理,介绍超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对于影响测距系统的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说明。在介绍超声测距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成。针对测距系统发射、接收、检测、显示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介绍了ATS51单片机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及软件实现。 最后测距仪进行验证。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测距仪对室内停车场有限范围的距离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文中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对系统进行完善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限 自 2011 年 2月28 日至 2011 年 6 月19日 6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备注 4月7日至4月21日 查阅相关资料并学习相关知 识。 4月21日至4月28日 设计论证: 1.了解设计系统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当前国内外技术现状。 2.了解设计框架,主要技术手段及其特点,及设计解决应用方案。 4月28日至5月5日 设计方案、框架设计、画原理 图、软件设计。 5月5日至5月19日 实际设计调试阶段 5月23日至6月22日 撰写论文 6月8日至6月10日 答辩准备
7
四、参考文献 [1]陈莹.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30日. [2]罗忠辉,黄世庆.提高超声测距精度的方法[J].北京: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1月第1期. [3]史晓华,杜新培.超声波测距系统[J].北京:科技广场,Science Mosaic,2008年05期. [4]周应华,蔡雪梅,刘燕飞.超声测距系统设计[J].北京:装备制造技术,Equipment Manufacturning Technology,2008年11期. [5]童 峰,许水源,许天增.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处理方法[J].厦门: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1998年7月,第37卷,第4期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主任(签字): 毕业设计人(签字): 说 明: 1、本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分院(系)、教研室主任审定后,发给学生本人。 2、本任务书所列各项由指导教师详细填写,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执行。 3、学生接到本任务书后,应积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与指导教师制定工作计划,并按规定时间完成。工作内容中间如有变动,要经过所属分院(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同意。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8
题 目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研究报告 系(分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D0744 成 绩 学生姓名 隋广义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优(90分以上);良(80~);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9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标准
评分项目 1 学习态度 评价内涵与标准 学习态度认真,工作作风好,遵守纪律,按指导教师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从日程安排表、考勤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较好地了解生产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原理、方法,或进行科学实践、调研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为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提供良好的背景,达到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工作量饱满(从任务书要求、论文实际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分值 7 工作表现 3 2 科学实践、调研 题目 工作量 7 6 目标明确,范围合理,除广泛涉猎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外,还能适当延伸至4 查阅文献资料 与选题相关的其他领域,方法、手段运用得当,符合选题需要;收集的文献翔实可靠,能够比较全面地占有相关领域的资料,对设计(论文)的写作进行强有力的支撑(从文献的数量、种类、发表年代等方面进行评价) 5 综合运用设计(论文)反映能学生比较系统地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8 知识能力 际问题,培养良好的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 初步的科能根据任务要求很快进入设计角色,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并从中确定最佳方案 8 能力水平 6 学研究能力 8 5 8 5 8 7 8 计算能力 能够进行本专业要求的计算,理论依据正确,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正确。 外文运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根据选题需要,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有外文参考文献。(从外文摘要水平、外文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操作使用软件,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编程、录入、排版并使用CAD绘图 能对设计项目、实验做出合理的技术可靠性分析、经济合理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原则上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图表,图面整洁,规范准确,符合国家标准,图9 10 分析能力 11 绘图质量 表精确,视图布局合理,尺寸标注完整,符合规范标准。图纸按规范进行折叠 5 设计 、 论 文 质量 设计说明12 书或论文撰写水平 设计说明13 书或论文规范化程度 14 设计(论要求项目齐全(项目来源、依据、任务书、目录、正文、图表、图纸、参考文献等),写出各不少于400字的中、外文摘要,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思路清晰,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简洁,文章结构严谨,字数不少于10000字 10 符合科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中的技术用语和计量单位、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准确规范 5 设计(论文)有创新意识,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有改进或有独特见解(从文)效果 实际价值、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评价) 10 注:如属论文且无设计图纸则将第11项的得分加到第12项中
10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
题 目 分院(系) 学生姓名 评价 项目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研究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隋广义 专 业 班 级 电子信息工程 D0744 评价等级 A B C 评价内涵与标准 选题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教学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围绕本学科(专业)选择有实用价值,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工作量饱满。 选 题 质 量 能力 水平 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中;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验);能检索文献资料,并恰当运用;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能正确上机使用现有软件或根据题目要求编程上机。 设计 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项目齐全,撰写300-500字中文摘要,全文字数达到要求标准;内容正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图纸、实验数据及各种标准资料的运用和引用符合本学科(专业)国家标准规定。 是否同意答辩 评阅人 签名 □同意答辩 □修改后答辩 □不同意答辩 评阅人 职称 评阅2011.05.30 时间 注:1.参照评价项目内涵与标准,A为合格、B为基本合格、C为不合格;2.有1个C,需修
改后答辩,有1个以上C不同意答辩。
11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
题 目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研究报告 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 成 绩 学生隋广义 姓名 系(分院) 信息工程学院 评 阅 人 评 语 评阅人签名: 2011年6月2日 注:优(90分以上);良(80~);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12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定成绩标准
评分项目 选题 评价内涵与标准 选题要按照培养目标,围绕本学科(专业)选择有实用价值,可对分值 10 1 指导思想 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 选 题 质 量 2 题目难度 选题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坚持每一选题不超过2人的原则,应有阶段成果 6 3 题目 工作量 预计正常完成任务需要8周的全天工作量 6 4 联系实际 题目要求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4 5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毕业设计(论文)中 8 6 能 力 水 平 8 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能检索文献资料,并运用恰当 6 7 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验)能力 析、设计(实验) 设计(实外文 6 根据选题需要,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有外6 运用能力 文参考文献(从外文摘要水平、外文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计算机 应用能力 9 能正确上机使用现有软件或根据题目要求编程上机 8 设计 10 、 论 文 质11 量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项目齐全,撰写300-500字中文摘要,全文字数达到要求标准,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30 撰写水平 言流畅、结构严谨 规范化 程度 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图纸、实验数据及各种标准资料的运用和引用符合本学科(专业)国家标准规定 10 13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题 目 高精度超声波非接触测量装置研究报告 D0744 学生姓名 隋广义 答辩小组组成 系(分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组长:邵丙新 成员:刘强,金琳,赵航,曲大龙 秘书:齐艳茹 提问及学生答辩情况: 问题1: 回答情况: 正确 基本正确 不正确 问题2: 回答情况: 正确 基本正确 不正确 问题3: 回答情况: 正确 基本正确 不正确 问题4: 回答情况: 正确 基本正确 不正确 问题5: 回答情况: 正确 基本正确 不正确 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
14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及综合成绩
评 语: 答辩得分: 分×0.3= 评阅人给分: 分×0.3= 指导教师给分: 分×0.4= 总分: 综合成绩(等级):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系(分院)答辩委员会签名: 年 月 日 注:优(90分以上);良(80~);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15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标准
成 绩 评定内容和依据 90-100分 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的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思 路清晰,思维敏捷,方案(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 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有很好的语言表 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礼貌和仪容仪表。 80-分 答辩时,能够简明和正确的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思 路清晰,方案(论点)基本正确,能准确回答主要问题,有较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礼貌和仪容仪表。 70-79分 答辩时,能够简明的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主要问 题的回答基本正确,或经教师启发后正确地回答,但缺乏深入 的分析。 比较注重礼貌和仪容仪表。 60-69分 答辩时,能够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能回答 出,或经答辩教师启发答出,回答问题较为肤浅。 注意礼貌和仪容仪表。 60分以下 答辩时,不能正确阐述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不 清楚或有重大错误,经答辩教师启发,回答仍有错误或回答不 出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