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桥梁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在桥梁的施工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在桥梁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沉降不均匀、桥头跳车、桥梁裂缝等,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桥梁施工 质量问题 防范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涉及的桥梁种类众多,大小各异,在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但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地基以及桥面的问题。
一、桥梁在建造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路桥的沉降不均匀
导致路桥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想象主要有三个原因造成的:(1)设计,桥梁设计人员在设计桥梁时通常因为造价方面的影响,而故意对跨境尺寸进行 压缩处理,加之在桥梁的过渡段常采用搭板结构,使最终路桥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2)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若是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台背填土的速度过快或者未能充分压实等,实际通车运营后,因为桥梁自身重量加上车辆的荷载,最终致使路桥不均匀沉降。(3)地基自身的特性。一般来讲,土质不佳的软土地基较易发生沉降,假如未对软土地基充分处理而在其上直接填建,则通常会导致路桥沉降不均匀,最终影响到桥梁的质量问题。
2.桥头跳车与桥头搭板出现问题
因为桥梁的搭板脱空,例如桥台跳车或者搭板断裂等质量问题就可能发生,这不但很大程度上对形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车辆的通行。一般桥梁两端的路堤填土大于三米小于十米,通常较高,必要时,可能会超过十米,因为种种原因,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路堤极易产生错台,假若出现跳投搭板或者桥头跳车等情况,会对桥涵的整体结构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耐久性退化。通常形成这种质量的原因有两点:(1)地基软土质不均匀,造成地基沉陷,加之桥头路基在填筑上高度加大,致使基底应力较大,从而使地基下沉概率增加。(2)在设计桥面与路面的衔接环节时不规范,未能充分考虑,桥台与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就算在其连接部分应用搭板等方法,也会造成桥路路面出现裂缝或者在突出点上产生错台。
3.桥梁出现裂缝
在桥梁施工中,通常裂缝是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其不但桥面的外观,还会引起桥面的大面积开裂甚至会致使桥面整体损坏。导致桥梁开裂主要有三个方面:(1)水灰比配制不合理。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首要因素便是水灰比。桥梁路面
施工中对于抗渗性能要有一定求较,所以其要求混凝土要有较高的密实性。通常如果用水量增加,水泥用量增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性,使路面产生裂纹。(2)混凝土养护有问题。混凝土属于水硬性材料,对于早期养护非常重要。一般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同时为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如果早期养护不当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质指标,其养护主要表现在时间和方法上。其方法的选择不当会常常会使养护工作“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而对于养护时间的选择不当往往使养护工作付之东流。(3)混凝土选择有问题。根据规定,桥梁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应该达到C20或C25,并且应该选择抗渗混凝土,施工时尽可能进行连续浇筑作业。一般混泥土在硬化初期,即水泥水化的阶段放出的热量比较多,但是混凝土的导热性比较差,属于不良导体,这直接导致了水化过程中散热缓慢、内部温度升高,而与此同时,受外界温度影响外部混凝土的温度却不断趋向降低,水热化导致的温度差异,混凝土内外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二十五度,这样便造成了桥梁表面温度下降,产生冷缩压力。因为混凝土在硬化状态时的抗拉强度比较低,所以在冷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贯穿裂缝、宽窄不等的刀口裂缝甚至大裂缝。
二、针对桥梁常见问题的防范措施
1.采取合理方法防止地基的沉降不均匀
防范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主要有三种措施:(1)落实地基处理。充分比较考虑各种地基的优缺点,依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按照对地基的要求改善地基性能,以便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将路堤与桥台的沉降差降到最低。(2)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台背填料类型、降雨条件、渗水量等,对排水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能够充分疏干台后填料的水分。(3)尽量 控制过渡段间路基在施工后的沉降量。
2.采取合理方法避免桥头跳车
避免桥头跳车的主要手段是避免桥梁地基的沉降。在桥梁的施工中,可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地基的下沉,进而保证压实度,固结软基,从而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处理过的基底顶面设立横向泄水管或者盲沟。
3..采取合理方法防止桥梁施工中产生裂缝
防止桥梁产生裂缝主要从两方面入手:(1)减少水泥水化热。混凝土放热尤其是集中放热容易引起剧烈膨胀或紧缩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发热量,并将放热高峰相应延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方法主要为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人工降温、对表面混凝土保温保湿等。(2)适量使用外加剂。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密实性,减小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等不利因素,通常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如果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那么即使当混凝土遭到外部力量或自身应力产生变
形,产生的缝隙也相对较窄较细,由此实现对混凝土裂缝宽度的有效控制。现阶段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抗裂防水剂,主要成分是膨胀剂和防水剂,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预先因为混凝土膨胀而在钢筋内作用的预压应力来克服抵消混凝土在收缩时的作用力,于此同时,凭借其产生的晶体堵塞并切断毛细管道,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第二种为纤维添加剂。其通过向混凝土中掺假高强度合成纤维,使在混凝土收缩或膨胀时引起的应力分散至高强度合成纤维上,从而使混凝土的韧性得到提高,进而使裂缝的发生以及扩张受到抑制。
三、结语
桥梁工程涉及的问题较为庞杂,但是笔者相信,随着对其产生根源的研究不断深入,有针对性的从设计、施工、维护各个方面进行科学预防,那么在桥梁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段丽博. 桥梁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范[J]. 价值工程,2013,17:104-105.
[2]刘忠洪. 桥梁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范[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2:228-230.
[3]钟志贤. 桥梁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与防范[J]. 城市建筑,2013,20:266.
[4]杨栋.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27-29.
[5]张翀鹏. 桥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