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音乐第一册说教材

小学音乐第一册说教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小学音乐第一册说教材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刘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张兴兴,今天我要与大家共同交流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一、说课标

(一)音乐课程总目标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二)一年级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

4、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一年级学段的课时内容标准

1、感受与鉴赏: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创造: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总之,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研读,我感受到: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修课,我们应该认真落实课标要求。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

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5、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内涵,创造性地多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二)编排体例及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突出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特点,注重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本册教材共有10课,每课一个主题,体例为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

教材内容结构为:聆听曲目20首,其中乐曲16首,声乐曲4首。表演曲目20首,

歌曲大部较为短小、精炼。每课都有一个创编活动,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歌词、节奏、旋律线等有趣的音乐编创活动。

(三)知识技能整合

以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为例,首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聆听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节奏韵律的初步感知。接着聆听《国旗国旗真美丽》乐曲,启发学生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用音乐律动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及《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学生知道国旗的含义,激发学生用赞美的情感演唱好歌曲,初步学会正确的演唱姿势,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参与齐唱。紧接着进行创编活动,通过乐器学习,节奏练习,律动创编,自行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创编舞蹈,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多么幸福,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创设音乐情境 ,以美育人。

教材聆听曲目都不是很长且音乐元素相对来说较为鲜明,学生还是比较容易能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形象的。聆听曲中有部分是来自动画片、童话故事等离学生生活较近的音乐,这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了极大的激发作用,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学习情境,教师用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兴趣,因材施教。

掌握节奏,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刚接触音乐,对表演、聆听还未入门就进行编创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方面主要是以引导为主,发挥学生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喜欢去编创、去创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二)评价建议

1、结论性评价: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等方式进行。

2、过程性评价: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掌握情况等,予以及时的鼓励性评价。

(三)课程资源开发

音乐无处不在,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课程资源包括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有学校音乐环境、音乐教室、艺术特长培训课、学校少年宫、歌咏比赛、艺术节等。家庭资源有网络、电视、音乐书籍、光碟等。社会课程资源有艺术欣赏活动、文艺演出、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等。这样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始终处于多彩的音乐世界中。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音乐教材的理解,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