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课后思考■文/索昌黎
浅
摘 要:三年级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谈习作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做好由写话到写段,由看一看到说一说,由说一说到写一三写,评一评与议一议相结合等一系列工作。
关键词:习作教学 三年级
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就要使习作教学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益的教学效果。级接下来,我就通过我多年以来的教学经历习和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对小学三年级的习作片段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
作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1、习作的内容出现抄袭或者模仿的学
现象较为普遍
对现阶段小学生习作作品进行查阅之后会发现,很多的习作作品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致使作品相似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学
生,有时候也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之后,重视对学生进行\"方法写作\"的传授,喜欢讲写作如何套用既定的模式,从而写出多样化的作品,但是这种对于方法的过度诠释很可能并不适合现阶段的小学生,导致小学生对教师所谓的方法理解并不透彻,从而出现了作品的相似度较高的现象。
2、师生有\"习作难\"的思维定势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想意识尚未发育完全,这时候的思维定势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会对其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经过笔者的经验总结之后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都会出现一些相似的现象,就是习作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学生都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多教师会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在语言掌握方面以及汉字语境理解方面还较为薄弱,不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运用。而很多学生会将写作当成是很枯燥的事情,往往因为在写作时有语句不通或者是错别字的情况而被教师指责,从而失去了写作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是较为片面的,三年级的教材上,每个单元都有\"写一写\"这样的写作练习,但是仅仅完成单元后面的写作练习还是不够的,对小学生整体写作能力的提升效果甚微。
二、应用策略
1.做好\"写话\"到\"写段\"的衔接训练
作为写话的起始年级,第一学段教学的目标就是会用一句完整的话或者用几句连贯通顺的句子,说出或写出自
己在图片中观察到的或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事物),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句群的概念,为三年级写一段话打好基础。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除了大量的识字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知识训练,特别到了二年级的后半学期,这方面的知识更要有所提升。而到了三年级,习作教学的内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物通顺、连贯地写一段话。很明显,知识的难点进一步提升了。这里就要做好\"写话\"与\"写段\"的衔接。因此,初次接手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这一个阶段的教学前,切不可盲目地对学生拔高要求。首先,要摸清学生观察、说活、写话能力的底细;其次,加强对学生进行几种句群的训练(连续句群、因果句群、总分句群),当然还有按事情(事物)的先后(时间、方位等)顺序来写的训练,要求学生灵活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先接着然后\"等句式。第三,教者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分层次、分内容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训练和指导。这样,通过潜移默化、温故知新,就可以达到\"无缝衔接\"的目的了。
2.丰富片段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学的方式也有所改进和创新。因此,教师在进行片段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对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进行讲授,强制给学生灌输固定、僵化的写作模式,而是要突破这些传统教学模式的,针对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接受程度给学生们制订一套合适的片段教学方法。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形象思维要远远活跃于抽象思维。因此,教师要把握住他们的这一特点,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片段教学。比如,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给学生们展现一些现实片段,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深思。比起枯燥的说教和书本,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材料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发他们的创造灵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在进行展示之后,设立一个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主动举手发言,谈一谈自己对这个片段的感受和想法,并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材料进行了充分的辩证思考,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这之后,老师要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家后结合自己课上的思想,运用自己的语言写出那个片段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这样一系列的训练,能使学生对事情的印象和感想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表述和描写了。
总之,三年级的语文写作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并且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积累好词好句并学会运用到适当情景;鼓励是教学的保障,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通过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上建立自信心,从而帮助它们提升写作能力。(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北关小学)
163学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