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什么叫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分子量很大(一般约在一万到数百万之间)的大分子组成。在结构上它们是由比较简单的原子团(称为基本链节或单基),以主价键的形式相互重复联结而成。 2.水的硬度:
1)暂时硬度:通过加热可去除的水中的钙镁离子的量。 2)永久硬度:通过加热不可去除的水中的钙镁离子的量。 3)总硬度:暂时硬度与永久硬度之和。
3.表面活性剂:加入很少就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加入水溶液中(以很低浓度)便能显著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这种性质叫表面活性。
4. 丝光:棉、麻纺织品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稳定的尺寸,耐久的光泽及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5.染色: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而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 6.染色牢度:染品在使用或在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染料或颜料在各种处界因素影响下,能保持染色产品原来染色状态的程度。
7.印花:印花工艺是把各种不同的染料或颜料印在织物上,从而获得彩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8.整理:织物染整加工的中练漂染色印花以外的后续工序。
9.拒水整理:是改变纤维表面性能,使织物不易被水湿润,但仍能透气的整理。 10.阻燃整理:并不是说织物经过整理后不会燃烧了,而是指纺织物不易燃烧或离开火焰后即能自行熄灭,不发生阴燃。 二、原理
一、纺织纤维应具有的特征: 1.可纺条件
1)纤度;2)长度;3)强度;4)柔软性; 2.其他用途要求
1)透气性;2)吸湿性;3)回弹性;4)延伸度;5)保暖性;6)染色性;7)化学稳定性
3.纺织纤维就外形而论,其长度远大于它的宽度,其宽度通常用微米表示,用于纺织工业加工的纤维一般采用lcm以上长度,过短的纤维只能另作它用。
4.化学结构的特征:所有纺织纤维,无论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或称高聚物)。 二.纺织纤维的种类:
主要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1.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都属天然高分子物。天然纤维以棉花,羊毛、蚕丝、苎麻最为重要
2.化学纤维又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人造纤维是利用自然界含有天然高分子的物质,如木材、芦苇、棉绒等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化学加工制成,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等。
4.合成纤维是以简单的化合物(来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用有机合成
1
的方法制得高分子物,然后经纺丝加工而成纤维,常见的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等,还有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纤维,如芳纶、氨纶、氟纶等。纺织纤维分类。
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及作用原理
1.结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亲结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由于它的分子既有亲油基又有亲水基,所以表面活性剂又称为双亲化合物。
2.分类: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三类。
在染整加工中主要是使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普通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用途分类的。如乳化剂、润湿剂、发泡剂、分散剂、凝聚剂、去污剂、破乳剂、净洗剂、柔软剂、抗静电剂等。 四. 水的软化方法主要有三种: (1)石灰—纯碱沉淀法: (2)离子交换法:
(3)使用软水剂:常用的软水剂为六偏磷酸钠。 五、 染整工艺流程 (一)、棉织物的工艺流程 1.漂白品种
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复漂→(棉增白)热风拉幅→预缩→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2.染色品种
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染色→加软拉幅→树脂整理→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3.印花品种 直接印花: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打底→印花→蒸化→皂洗水洗→热风拉幅→轧光→预缩→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二)、涤棉的工艺流程 1. 漂白
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氧复漂→(涤增白)热定形→(棉增白)高温拉幅→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2 .染色
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热定形→染色→树脂整理→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3 .印花
坯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煮练氧漂→丝光→热定形→打底→印花→蒸化→皂洗烘干→验码→成品分等→装潢成件 六、练漂加工主要工序的目的、原理
1. 烧毛的目的:
在于烧去布面上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2. 烧毛的原理: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
2
火点时,即己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了绒毛,又不使织物损伤的目的。
3.退浆的目的是不仅去除浆料,而且还能去除原布上部分的天然杂质,利于煮练和漂白加工。方法有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等。
4.煮练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有棉籽壳、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色素和矿物质以及浆料等。
5. 漂白的目的去除天然色素,使织物洁白。各种纤维的漂白一般有两种方法,即还原法与氧化法。
还原法一般利用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等。
氧化法一般利用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次氯酸盐等。
羊毛、蚕丝织物严禁使用含氯的漂白剂,不可使用含次氯酸钠的洗涤剂。
6.热定形:将化纤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丝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有三:消除已有皱痕
针对合成纤维:防止织物在温热条件下产生难以去除的皱痕如绳状染色 提高织物热稳定性(高温条件下 的不收缩性) 七、染色
1、染色产品的要求:1)色泽均匀 2)鲜艳及良好的染色牢度
2. 染色牢度包括项目:日晒、气候、皂洗、汗渍、干、湿摩擦牢度 ,耐酸、耐碱、熨烫、烟气牢度。 3. 上染过程:
将纤维投入染浴中,染料选择性地转移到纤维上,被纤维吸附,并逐渐扩散入纤维内部,这种染料从染浴向纤维转移的过程。称为三个阶段: 1)吸附:染液中染料分子迅速被纤维表面分子吸附。
2)扩散:由于纤维表面与内部形成的染料浓度差,吸附在表面的染料转移到内部
3)固着:随着染色时间延长,吸附和扩散是可逆的染料上染量不增加,吸附和解吸速率相等。染料与纤维发生结合。
4.染料通常按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适于纤维素织物,染色方法简单(家庭使用NaCl、沸煮)色谱齐全,成本低廉,但水洗日晒牢度差。
2)不溶性偶氮染料:适于纤维素,织物在织物上偶合成不溶于水的颜料。 3)活性染料:适于纤维素织物,分子中有活性基团,适用范围广。
4)还原染料:适于纤维素织物,在强碱溶液中借助还原剂还原溶解进行染色,再氧化重新转变成不溶于性染料而固着纤维上。 5)可溶性还原染料 适于纤维素织物 6)硫化染料 适于纤维素
7)分散染料 适于涤纶 牢度较高 8)酸性染料 适于羊毛,蚕丝,锦纶
9)酸性媒染及酸性含媒染料: 适于羊毛蚕丝,锦纶 10)碱性及阳离子染料 适于腈纶 5.染色机械设备
3
•染 •织物 •平•色 •机
幅
•卷染机 •常温常压 •高温高压
•连续轧染机 •高温常压 热
溶
•常温常压 轧
染
•(经轴染色机) • • •绳
状
•
•绳状染色机 常温常压 •溢流染色机 常温常压 •溢喷染色机 高温高压
•纱线 •筒子纱
•绞纱 •经轴
•散
维
纤
•常压 •高压
•八、印花
1.织物印花的方法
根据印花工艺的不同,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种。
(1)直接印花: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织物上先直接印以色浆,再经过蒸化等后处理而印得花纹的印花工艺过程。
印花色浆由染料(或额料)、化学药剂及原糊调制而成。染料的选择根据纤维性质、图案特征、染色牢度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2)防染印花: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地色染料上染或显色的印花色浆,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而制得色地花布的印花工艺过程。
在印花色浆中加入不受防染剂影响的染料或颜料印得彩色花纹的,称为色防印花。
(3)拔染印花:拔染印花是在己染色的织物上,用印花方法局部消去原有色泽获得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印花工艺过程。
4
2.印花设备,主要分为滚筒印花,筛网印花、转移印花、数字喷墨印花等。 3. 原糊的作用
一般糊料是一些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能分散,成为粘稠的胶体,叫做原糊。原糊的作用是将染料及必需的化学药剂传递到织物上去,防上花纹渗化。染料固着于纤维以后,糊料即被从织物上洗去。 4.涂料印花:
(1)应用特点:不存在对纤维的直接性问题,适于各种纤维,工艺简便,花纹轮廓清晰,拼色方便,可省去水洗工序 摩擦牢度,产品手感不够理想。
(2)印花工艺流程:印花-烘干-熔烘(140~150℃,3~5min) (3)色浆组成:
1)颜料:绝大多数是有机颜料 φ=0.1~2mm 2)粘着剂;高分子粘合成膜,决定印花的牢度 3)交链剂
4)乳化糊:乳化糊A 九、整理内容及目的
(一)织物的布幅整齐划-和尺寸稳定:拉幅,机械予缩,化学树脂整理 (二)增进和美化织物处观:增白,轧光,电光,轧纹,摩垂 (三)改善织物的触感:矛软,硬挺 (四)增加耐用性:防雷,防蛀
(五)赋予织物特种服用性能:拒水,阻燃,防污,抗菌,抗净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