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2例

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2例

来源:华佗小知识
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2例

发表时间:2010-01-13T15:59:49.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 作者: 樊 能

[导读] 失眠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以睡觉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以及不能消除疲劳,体力或精力难于恢复为主要表现

樊 能(云南省会泽县中医院 云南会泽 654200)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242-01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温胆汤内服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均给予温胆汤内服治疗,并设对照组26例,给予口服安定等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30d。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46.1%,总有效率为76.9%。结论 温胆汤内服治疗失眠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温胆汤 治疗应用 失眠 中医药疗法

失眠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以睡觉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以及不能消除疲劳,体力或精力难于恢复为主要表现。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自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皆系我院门诊病人,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诊断标准[1]。本组失眠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病程3个月~12年,平均为5.3年;年龄22~67岁,平均41.7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病程3个月~11年,平均为5.2年;年龄21~65岁,平均41.5岁。以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用温胆汤加减治疗。

2.1.1 基本方 陈皮12g,茯苓12g,半夏12g,枳壳10g,竹茹10g,菖蒲10g,远志10g,炙甘草6g。

2.1.2 加减法 肝火旺盛者,加丹皮10g,栀子10g,钩藤10g,桑叶10g;肝气抑郁者,加柴胡12g,郁金12g,白芍12g;心虚胆怯者,加枣仁12g,五味子12g,党参12g;心血不足者,加当归12g,熟地15g,黄芪30g,夜交藤12g;阴虚者,加知母12g,丹皮12g,五味子12g,生地12g。

2.1.3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30d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用药2~3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安定2.5mg、谷维素20mg、维生素B1 20mg,均每日3次,10d为1疗程。安神补脑液, 1次1支(10ml),一日2次,早晚服用,30d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疗效标准[1],拟订如下: 3.1.1 痊愈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每天能睡6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伴随症状消失。 3.1.2 有效 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有增加,睡眠时间延长1h以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 3.1.3 无效 睡眠无改善,伴随症状无明显减轻。 3.2 治疗结果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总有效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 讨论

失眠一症,最早在《素问·逆调论》中记载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其病虽然涉及多脏,证见多样,在教科书上有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证型,然而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因此,不寐的关键在于心神不安。故安神镇静是治疗不寐的基本法则。此外,在不寐的发病中,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明显地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这也说明,不寐的发生虽与五脏有关,但首先应该重视心肝脾三脏功能的调理,舒畅气机,调理情志是必不可少的。笔者体会,要解决有痰、有热、有肝阳上亢、有脾胃虚弱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达到重视心肝脾、调理情志和安神镇静这一目标,温胆汤化裁可矣。温胆汤虽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但我们现在所用者则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谓温胆,是因为胆为甲木,其内藏有主少阳升发之气的相火,胆既不宜热,也不宜寒,只有保持常温,少阳之气才能正常地升发,才能帮助脾胃进行消化等功能;《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胆气虚,则十一脏皆易受其影响,尤以心为甚,从而出现心神不安,产生不寐。所以,温胆汤功善调和胆胃、理气化痰,通过恢复胆的功能,不仅可用于胆胃不和、痰热内绕的虚烦不眠,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同时,通过升发少阳之气,也就解决了肝郁、郁火的问题,调畅了情志。因此,本方适当加减化裁,对不寐证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