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难忘的一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难忘的一课》教案

《难忘的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闽、诸2个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题,激发情感 1、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谁能读一读板上的句子。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黑板上的话出自课文《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介绍文章背景。

三、初读课文,扫请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四、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两局部其中一局部。 3、汇报并说明原因。

4、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这句在文章中出现几次?每一次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出示最后一句设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五、总结全文,了解详略

《难忘的一课》中一课都包含哪些内容?文章哪一局部详哪一局部略? 六、感情升华,读写结合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2、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难忘的一课》教案2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表达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似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炽热的真挚的心。〞 “炽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刚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冲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冲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拟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使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忘的一课》教案3

学习目标:

★认识2个生字。

★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了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表达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冲动地说,说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你认为课文哪局部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局部。 ◆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五、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一国两制〞的使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难忘的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出示地图

祖国的板块上,有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省找到位置了吗?

引入交流:想了解吗??老师介绍的富饶美丽、特殊地理、久远历史、当前局势、

导入课文: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在中国横行霸道八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等无数大血案,而且侵占并血腥统治了整整50年。我们今天要读的课文就是在刚刚光复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课题:23 难忘的一课

(1)齐读课题:从课题你们读出什么?“这一课〞到底怎样的“难忘〞? (2)读出主见:用自己最想用的方式与策略读书。注意读准3个生字。 (3)互助研读:学生在充分自读根底上同坐研读讨论。 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和谈谈初读课文体会。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到底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感情? 二、切入关键句子,体验“难忘〞之情。

谈话导入:刚刚同学们质疑水平非常高。有一个句子贯穿全文,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们会写会读这句话吗?

1、一生演板写句子――体会老师板书的吃力。 2、一生尝试读句子――体会师生朗读的认真。

引导:(生读后)你现在已经是的那个教师和他的学生了,你应该怎样读?多形式点拨学生读入情境。品味“一遍一遍〞、“那么……那么……〞、“好似……〞的深刻情感意蕴。他们仅仅是在读这几个字组成的这句话吗?你们怎么体会?

全班再读这句话:女生读第一次出现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次出现的句子,全班读最后一次出现的句子。

三、回嚼“难忘〞深意,丰富文本外延。

1、整体把握:你们从这难忘的一课里,从“我〞和师生的活动中,集中地体会到了什么?

2、走入今天: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对今天的小朋友说吗? 3、今年温州农博会出现了商人卖水果,你对这可喜变化有什么看法? 4、搜集爱国名言。

《难忘的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文章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义。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大意,体会蕴含在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板书: 难忘的一课。 生读课文。 二、概括文章大意

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依次读文章各段。7、8自然段及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并思考。 师:来说说。

师:介绍一件事,有几点一定要说清楚,这几点是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些。 师辅助生概括大意: 板书:

抗战胜利 X 国语课 小礼堂 感动 震撼

三、品读重点段,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挚爱国情感

师: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屡次,请大家再读课文,划出这句话,思考这句话出现在怎样的情形下,可以动笔写一写。 学生默读思考并做批注。 师: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 生:三次。

师:找到第一次出现的情形,读一读。 指名读一至四段。 生1:一笔一画。 生2:很认真、很吃力。 师:写字时一笔一划,说明教师 生1:很认真,怕写错了。 生2:很敬仰祖国的汉字。

师:这位国语教师,怀着敬仰的心情,端端整整的写下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下的是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板书: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他写得

生:很认真、很吃力。

师:一个中国人,写中国字,怎么会吃力呢? 生1:他好长时间没写过汉字了。

师:是啊,日本统治下,不许X民众学习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依恋自己祖国的文化。哪怕是断断续续的说。年轻的教师也是如此,那吃力的一笔一划,代表着他的 生:爱国心。 师:他先用 生:闽南语。

师:先用家乡话读,然后又用国语 生:一遍一遍的读。

生齐:老师和孩子炽热而真挚的心。 生自由读7至12段。 师: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热,我爱中国。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发现了。 指名读第9段。

师:很奇怪,孩子们在上课,一个陌生地成年人走进来,还一起读,孩子和老师却反对,不觉得意外?

生1:人们都希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生2:日本人不许中国人学习汉字,光复了,中国人可以学习自己的语言了。 生3:每个中国人都渴望学习汉语和汉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