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22 录入时间:08-05-16 16:31:52
1、有序观察(整体 局部  整体)
2、观察(看  摸  闻  尝  听) 3、有序表达(从上到下,或 形状  颜色  ,或 主体到局部,或根 茎  叶)
4、观察收获。
整理观察日记,选择各具代表性的日记三则,进行连贯整理。(有序)
观察日记,就是对日常生活经常观察所作的记录,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之一。写观察日记,可写一人、一事、一物;可写一个细节、一个侧面、一个场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观察日记是一种局部的训练,操作简便易行,费时少,负担小,目标单一,易见成效,因此学生兴趣很浓。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激发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写
小学生知识面不宽,生活内容不够丰富,对周围事物缺乏观察和思考。针对这种现象,我经常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我带领学生接触自然、社会,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浏览湖光山色,在社会中领略市场春潮,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我还特别注意采用激励的策略。如组织学生采集
植物标本前,我先告诉学生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观察不同树叶,按形状给树叶分类,要比一比谁采集的树叶种类最全,形状最多,谁的日记描写最生动,表达最准确。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给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写
抓好观察顺序的指导。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对象不同,观察的顺序也不同。观察静态事物,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重点观察“部分”。观察动态事件,则按“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进行。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人物的活动、事情的起止,都按这个过程指导。如观察一个人跳高,我便指导学生按助跑(发生)——起跳、腾空、过竿(发展)——落地(结果)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
抓住事物特点的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人、景、物、事,都千姿百态,各具特点,只有抓住特点细心观察,写出的文章才形象逼真、生动感人。
写人注意观察人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我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时,告诉学生要特别细心观察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抓住了特点。我在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貌时,采用最多的是比较法。这样,学生有内容写,基本上做到了“写谁象谁”。
写景状物注意观察景物的形状和色彩。不同的景物各具特色,有的形状奇特,就把形状作为重点,有的色彩鲜明,则把重点放在颜色上。
写事注意观察事件的细节。学生写事时,往往只关心事件的结果,忽视事件的过程,尤其是忽视细节部分。为了克服这种毛病,我通常采用直观演示法,即采用各种手段,把
事件的过程详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培养观察习惯,放手让学生写
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人和事的习惯。小学生的活动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在家里同亲人打交道,在学校同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司空见惯了的往往熟视无睹。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给学生发一张表,让他们按课堂上掌握的方法去观察一个人、一处景物或一件事。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把每天观察到的内容记下来的习惯。我除了注重运用激励艺术外,还适当给学生压担子,要求学生及时记下每天观察到的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再次,让学生放手写。当学生能够把写观察日记当成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时,就全面放开, 让他们自己去安排,我只是不定期地抽查一些学生的日记,不过多进行干预。
含羞草
我一直都觉得含羞草很神奇,因为它是一种会害羞的草!前几天爸爸给了我一个惊喜——买了一盆含羞草给我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含羞草的叶子是一串一串的,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大片,但仔细地看,你会发现它是由许多小叶片组成的,小叶片成对地铺在茎上,向相反的方向,好像两个好朋友在拉着手玩似的。它的嫩红色的茎衬着那鲜绿的叶子,就像一个朴素而高雅的女孩,真秀丽!
含羞草非常有趣,只要你用手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命令成串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又好像要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藏起来一般。为什么含羞草会这样
呢?难道这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吗?在我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爷爷走过来了。我把我的疑问告诉爷爷,他听了笑着说:“多好学的孩子啊!”他用手摸着我的脑袋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面有很多水分,当人用手摸它的时候,叶子中的水分就会流到其他地方,叶子因为失去了水分所以就向上卷曲了。相反,如果你碰到它的叶柄,下面的水分流走的多,那叶子就垂下头来了。”
“哇!爷爷你真厉害,竟然知道这么多!”爷爷狡猾地笑了。原来含羞草害羞的时候不单单是向上卷曲的,有时还会垂下头来。我恍然大悟地回到了房间,突然瞥见我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打开目录一找,找到了“含羞草为什么害羞”的问题。我立刻翻开答案查看,书上说的竟然跟爷爷说的一样!原来这就是爷爷的秘密!在书上,我还知道含羞草的害羞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的时候才会害羞,每逢遇到强风或者大雨,它也会害羞起来。
原来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现我身边的美!真感谢爸爸给我的惊喜!
观察蚕卵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晴
几天前,老师告诉我们这学期要养蚕,让我们准备蚕卵和桑叶,我们都很期待。
课间同学们把张老师团团围住,都说自己找不到蚕卵。张老师笑咪咪地看着大家讲:“不要急,上课再说。”
“叮铃铃”,上课了。张老师神神秘秘地拿起一个盒子,让大家猜里面装的是什么?聪明的同学们有的猜是蚕卵,有的猜是桑叶,还有的同学猜是可爱的蚕宝宝。张老师打开盒子,只见盒子里一簇簇小黑点,远看像一幅沙画,近看却像很多很多芝麻。同学们惊呼起来:“蚕卵!蚕卵!耶!”
张老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蚕卵。只见圆圆的蚕卵颜色还真不少呢!有灰的、黑的、黄的,还有棕色的。它们紧紧地粘在盒底,不管张老师怎样摇动盒子,它们都不会掉下来。
张老师又拿出很多粘着蚕卵的小纸片,把它们分给同学。我也分到了一小片儿。我仔细地数了数,哇!小小的纸片上竟然粘着八十多个小蚕卵。我真希望它们能全部孵出来。
我一定要为蚕卵准备一个温暖的家。等可爱的蚕宝宝出世时,迎接它们的是我精心准备的“桑叶大餐”。
蚕宝宝出世了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晴
清晨,我锻炼身体回来,跟以往一样看了看装蚕卵的盒子,原本是五颜六色的蚕卵已经完全变成了银灰色了。我惊奇地发现,有两个蚕卵上出现了针尖样的“小黑点”。仔细一看,啊!蚕宝宝的小脑袋。“蚕宝宝出世了!蚕宝宝出世了!”妈妈赶紧拿出相机,“啪,啪,啪”地拍了起来。我静静地观察——头出来了,上半身也拱出来了。蚕宝宝用尽全身的力气,左摇右晃想离开蚕卵。经过七分钟的努力,终于出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妙,我要到处看一看。”它一定是这样想的。我们赶紧拿出准备已久的“桑叶大餐”,蚕宝宝一闻到桑叶的香味,就缓缓地像桑叶爬去。“吃到了,吃到了!”瞧它幸福的样子,我们
的心也跟着幸福起来。
这真是一个愉快的早晨。
观察蚕宝宝
2007年4月7日星期五 晴
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三天前,我家的蚕宝宝终于从蚕卵里钻出来了。我想学校里的蚕宝宝也一定出世了。
今天,张老师又拿出上次那个盒子,从里面拿出几片桑叶,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我们观察蚕宝宝。我们只见到绿油油的桑叶,咦?蚕宝宝在哪儿呢?我们怎么也看不见。张老师小心翼翼地用铅笔在桑叶上一拨,果然拨下了四条蚕宝宝。张老师把它们放在白纸上。啊,全身都是黑色的蚕宝宝比蚂蚁还要小。
张老师拿出一把尺子,想去量蚕宝宝的身长,可是调皮的蚕宝宝就把身体弯一弯,怎么也量不准。张老师几经周折,找准时机,一量,哈!只有3毫米长。
那些蚕宝宝真是有趣。它们有的组成“U”字形,有的组成“L”字形,最有趣的是还有两只合作,形成了“T”字形。一眨眼的功夫,只剩下三条了。“怎么少了一条?”大家议论起来。这时候,从桑叶底下探出一个小小的黑脑袋。大家惊呼起来:“在那儿,在那儿!”
可爱的蚕宝宝们,快去享用那美味可口的桑叶吧。多多吃长哦!
蚕宝宝长大了
2007年4月14日 星期五 晴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星期五——张老师让我们看我们的老朋友蚕宝宝的日子了。
张老师打开盒子,取出桑叶的时候,大家都惊呼起来,“蚕宝宝长大了!长大了!”只见蚕宝宝的头已经变成了白色,而身体呢却还是黑色的。张老师拿出一把尺子,又去量蚕宝宝的身体。可是蚕宝宝却一点也不配合,一扭一扭的,好像在说:不让你量,不让你量,身长是我们的秘密。上次被你量到了,这次绝不让量!它们哪能顶得过张老师呀!张老师找了一只正在“休息”的蚕,量了量,长到6毫米了,大家都为蚕宝宝的长大而鼓掌。
这些蚕宝宝聚集在一块的样子就好像是在开“故事会”呢。我也想过去听听呢!
蚕宝宝长大了,我们都很开心。
整理蚕房子
2007年4月21日 星期五 中雨
星期五又到了,张老师把盒子打开,大家都惊讶了,“蚕宝宝不见了!蚕宝宝哪儿去了?快找找!”同学们都议论起来。张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为了给蚕宝宝一个更美好的家,暂时把它们移到另一个盒里去了。”大家听了才知道刚才是虚惊一场。
空荡荡的蚕床上有很多细小的像黑色沙子样的东西。张老师告诉我们,那是蚕宝宝的粪便,学名叫“蚕沙”。听妈妈说,那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可以治疗各种关节疼痛。
张老师用小刷子把盒子里面的蚕沙全拨进一个小盒子里储存起来,再给蚕宝宝铺上新鲜的“桑叶床”。“快把蚕宝宝们请进来。”我们心里都这样想着,希望蚕宝宝在舒适的蚕床上快乐地生活。
移到刚打扫好的蚕床上的蚕宝宝可真是自由自在呀!我惊奇地发现上次6毫米长的蚕宝宝已经长到了15毫米,我们特别高兴。蚕宝宝的头已经完全变白了,两只鼓鼓的眼睛显露得非常明显,身体也变成了淡黄色。一只蚕宝宝把头昂得高高的,好像在说:“瞧我站得多高,你们谁也比不上我,哈哈!”还有3条蚕宝宝身体弯起来,组成一个笑脸的模样,逗的大家也像那个笑脸一样开心。
采桑叶
2007年5月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到了下午,蚕宝宝们把我们最后的几片桑叶也吃得差不多了。我对爸爸说:“蚕宝宝都长到4厘米了,每天吃四顿,每顿要5大片,咱们家都没桑叶了,快去老地方采吧!”于是我们顶着午后炎炎的烈日,到那一看,凡是能摘到桑叶的地方都被摘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和几片小小的叶芽了。于是我们决定在龙江附近找找,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桑树,一边找,一边想蚕宝宝有没有饿肚子……转了一大圈,终于在造船厂旁边找到了一棵绿叶葱葱的桑树。我站在自行车后座上,一片一片地摘着桑叶,装了一大口袋,满载而归。这个星期再也不用担心蚕宝宝们会饿肚子了。
又白又胖的蚕宝宝
2007年5月10日 星期三 多云
这几天,家里的蚕宝宝胃口大增,一天能“沙沙,沙沙”地吃几十片桑叶。蚕宝宝吃得胖胖的,都长到7厘米了,这下可以解开我一直在想的问题——蚕宝宝有多少条腿?我把蚕宝宝翻过来,这才数清了。蚕宝宝有16条腿。
今天中午,张老师把那个盒子打开,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一打开开关,大家都叫起来:“蚕宝宝长大了!”“长长了!”“长粗了!”“长胖了!”张老师把一条蚕宝宝放在汤殊捷的小拇指上,哈!蚕宝宝跟她的小拇指一样长。一眨眼的功夫,蚕宝宝就在她的手指上转了一个圈,头和尾调了个。蚕宝宝真是太调皮了。
张老师把那条调皮的蚕宝宝放在手心上,把手翻过来,覆过去,可是蚕宝宝怎么也不掉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张老师说:“蚕宝宝的脚上有吸盘,所以能粘在手上。”
蚕宝宝在一天天发亮,那肚子里亮晶晶的东西可能就是丝吧,希望蚕宝宝快点吐出丝来。
最后的蚕茧
2007年5月16 星期二 晴
家里的蚕宝宝陆陆续续地结茧了。今天,最后一条蚕的身体也开始发亮,慢慢地缩短了。妈妈告诉我,这条蚕宝宝也快要结茧了。它开始在盒子的四周转来爬去,结果发现能搭窝吐丝的地方基本上都被别的蚕茧占领了。盒子的四个角上粘着好几个蚕茧,就连盒子的边上也粘着蚕茧。蚕宝宝最终爬到了一片吃剩的桑叶底下,这里也许是它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了。它吐出好多的丝先结了一个网,然后开始结茧了。只见它一边吐着细细的丝,一
边转动身体,先做了一个薄薄的椭圆形的外壳,把自己的身体裹在里面,身体缩得更短了。迎着光看,还可以看见蚕宝宝在里面扭动的身躯。它一层一层地吐着丝,最终把自己的身体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经过一天的时间,一个雪白雪白的蚕茧结成了,我们都为蚕宝宝结成茧而高兴,希望蚕茧里快点钻出蛾子,下下蚕子,变成新的生命。
变成蛾姑娘(一)
2007年5月18星期四 阵雨
“茧子里面的蚕姑娘一声也不想,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
今天下午,张老师把盒子打开,只见盒子里有很多很多的茧子,有淡黄色的,橘黄色的,还有雪白雪白的,真是好看。仔细一看,呀!有两只蛾子!蛾子长着一对雪白雪白的翅膀,头上长着一对黑色的触角,就像美丽姑娘的一对弯弯的黑眉毛。蚕蛾趴在一个淡黄色的蚕茧上,一动也不动好像还没睡醒似的,其实是它正在静静的等待着它心爱的人儿的到来,然后生儿育女……我真心地希望那一刻快一点到来。
变成蛾姑娘(二)
2007年5月24星期三 晴
今天早上,吃完早饭,我忍不住又看了一下蚕盒子,我高兴地叫道:“呀!最后一只蛾子也从蚕茧中钻了出来。”妈妈跑过来一看:“真的,肚子胖胖的,肯定是只雌的!”她静静地趴在蚕茧上一动也不动,一对翅膀还是卷着的呢。我摸了一下,软软的。过了大
约5分钟,卷着的翅膀 开始放平了,不过还是有点软。又过了一会,蛾子的翅膀终于全部展开了,她开始“啪啦,啪啦”地拍动着翅膀。我把手放在上面,都能感到一阵阵的凉风。正在这时,一只雄蛾子仿佛听到了她的呼唤,快速地扇动着翅膀飞了过来,正好尾巴对尾巴地跟雌蛾子碰到了一块儿。它们粘得太紧,不管我多么用劲,都不能把它们分开。瞧它们相亲相爱的样子,我的心也跟着幸福起来。
产卵
2007年5月26日 星期五 晴
下午放学回来,我惊奇地发现,原来粘在一起的两只蛾子竟然分开了。而雌蛾已经开始产卵了。只见它把尾巴一翘,哈,就下了一个卵。就样,它不停地产卵,先在盒子里面产下几十个卵,又爬到盒壁上产卵,不一会儿,就下了好多好多淡黄色的蚕卵,聚在一起就像一幅美丽的沙画。
真希望春天能快一点到来,这样蚕卵里就又能尽快地钻出新的生命了。
天虫的家
2007年6月8日 星期四 晴
前几天,所有的雌蛾子都下了子,我非常高兴。可是,没想到今天,它们却都一动不动了,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的蛾子虽然不会飞,但它始终保持着飞行的样子,还有一对蛾子它们仍然紧紧地粘在一起。妈妈说这些蛾子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去了另一个世界了。我很难过。真想让它们再陪伴我一会儿。
我决定给它们再找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家”。因为我们家附近没有桑树,我只好和妈妈在楼下选了一棵小树。我用纸仔细地把它们包好,就像给蚕宝宝盖上被子一样。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 来到小树下,用铲子在小树旁挖了一个坑,将那个纸包轻轻 地放了进去,再在它上面撒上一层细细的土……
陪伴了我快乐的两个多月的伙伴们,希望你们在天堂过得依然快乐幸福,无忧无虑。我每天上学时都会来看一眼你们的。
一、 回顾交流
(一)师:你能把你平时观察中最感兴趣的或观察中的发现写下来介绍给大家吗?
(二)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
(三)师读范文
我家里养了2只小乌龟,一只叫调皮鬼,另一只叫霸主.它们有一个象石头一样硬的壳,还有会伸缩的脖子,它的脚上有些小爪子,她的尾巴象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们在水里游动的姿态象大海龟在海水里安详地游动.小脚伸出硬壳,不停地用力划水,慢慢地向前.但是它们在水里的时间不能很久,过了不久后,就会爬上水面,把小脑袋露出水面,不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4只小脚在水里就使劲滑动.
吃饲料时,他们总是抢着吃,好象在说:“是我的。”
有一次,我为它们举行了一次爬行比赛.我把它们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后让他们
自己爬行.不要小看它们,爬行的速度也挺快的.在它们不慢不快的速度之下.最终调皮鬼赢了比赛的冠军.
我是它们的朋友,它们就象我的亲兄弟,等它们长大后,我要把它们放回大自然,让他们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
师: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观察日记,从中你能体会出怎样描写动物吗?师出示投影:
1、 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要注意提醒学生用“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四)如何写植物呢?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五)学生当堂习作。